杨静
摘 要: 新型心理健康教师的教育目标为:在学生心灵上种植一粒富有动力的种子,生根发芽,为学生成长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提供帮助和支持。本文重点从允许自己和学生首先是人;善于体察学生行为背后的动机;不断充盈积极心理学的内涵;相信改变是可能的;心育功能重在预防和发展,而不是个案咨询五个方面谈谈怎样做好一名心理健康教师,给更多学生带来福音。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师 心理健康理念 教育目标
一名优秀的心理健康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笔者根据多年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谈谈心理健康教师应具备的理念。
第一个理念:允许自己和学生首先是人
在以《先目标,后行动》为题的心育课中,有个环节是我和学生一起探讨“假如你在一个大型图书馆里待一天,里面有你想研究的任何东西,你想研究什么?”一位男同学说他想研究“微表情”,他说班里很多同学表情单一,基本判断不出真实想法,而微表情是一闪而过的表情,很多人察觉不到,但它可以真实反映我们的真实感受和动机。
这席话不禁让我联想到:在中国人的教育理念中,孩子从小就被各种规矩要求和束缚——你应该这样,你应该那样,我们被要求是一名好学生、好妈妈、好爸爸、好老师、好同事……我们被限制在各种角色里,但往往忽略了一点:我们首先是人,我们会有情绪,会有缺点,会有很多错误和不完美,但允许我们是人的地方实在太少了。因此,很多人的表情已经标准化和礼仪化了。
在以《激励与磨砺》为题的心育课中,请学生谈起“我曾深深受到激励的一刻”时,约四十人的班级里只有三、四个学生举手,有位女同学分享:在一次课间休息时,班主任走到她身边说:“你的语文、英语功课都非常好了,唯独数学还没跟上,你下课要常翻数学书,多做一做数学题,把数学赶上去!”这位同学说那一刻她受到了深深的激励,她不能辜负老师的期望。这让人不禁诧异:现在孩子在很多人看来似乎飞扬跋扈,不讲规矩,不懂感动。但从只有几位同学举手到这位女同学的分享,我感受到学生受到激励的时刻实在太少了,他们很坚硬、很自我甚至冷漠。我们和学生一样,身边围绕的更多的是亲人、朋友、领导对我们这样或那样的要求。
人性就像一粒种子,需要鼓励和阳光,需要激励和感动,但这样的机会太少了。因此,每位心理健康教师都应树立师生首先是人的理念:允许自己和学生犯错,给自己和学生一些不够完美的时间和机会,创造能够让学生受到激励的机会和情景。
第二个理念:善于体察学生行为背后的动机
我们把太多事情都想成是理所当然的,比如,成绩不好的同学就是不爱学习,调皮捣蛋的学生就是坏学生。其实不然,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实,就像魔术。
我们要了解学生行为背后的动机是什么,这样的育人理念随着心理教育的推进已得到广泛普及,很多心理老师遇到事情的时候爱思考:TA为什么会这样?
记得一位给新心理健康教师培训的老师跟我交流,谈到参加培训的老师的学习状态各异,有的竟然置课堂于不顾,完全逃避听课。后来我和他一起分析参加培训的老师们大部分是班主任,有的老师只是为了拿到心理健康教师资格证才硬着头皮参加培训的。这时我们才释然。在心育工作中,能够体察学生行为背后的动机尤为重要,犹如把准脉是医生的必备术。
又如有位晨同学,初中时热爱学习,成绩非常棒,但新进高一才一周就想休学,冠以不爱学习显然想得简单了。原来他升入的是高中重点班,每每进入教室看到的都是学生埋在一堆课本里奋笔疾书地学习,他感觉仿佛又回到初三紧张激烈的学习氛围中,一股令人不能喘息的压抑气息扑面而来,他想休息一会儿,又怕自己落下来,一周的学习生活积累了太多负面情绪,他害怕进入班级,入学适应出现了问题,他想休学的动机不是不爱学习。把准动机后,心理健康教师可以在帮助他宣泄紧张情绪和调试他适应新学习生活两个方面多做一些工作。
因此,体察别人行为背后的动机,分析原因,有实质地、针对性地想办法才是助人之道。
第三个理念:不断充盈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心理学的传统理念为解除心理问题,解决心理障碍,治疗心理疾病,大部分时间,传统心理教育更关注人性中的负面。
近年来,哈佛大学开设了“幸福课”,即积极心理学课程,其中提到从1936年到2000年发表的心理学方面的论文中,关注人性负面和人性正面的论文比例为21:1;投入大额资金关注的心理问题的实验和调查大多数以失败告终。为什么没有关注人性正面的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倡导的理念和传统心理学恰恰相反:怎样开发个人潜质,让每个人更快乐和幸福。这门幸福课程成为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心理调查结果显示,培养积极情绪是消除抑郁和焦虑的最好方法。
在心育工作中,我们要拥有积极心理学理念,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心理学家研究了大量在不幸环境中成长但仍然成功的孩子,分析这些孩子具备什么品质。在心育实践中,这些积极品质是我们培养学生的重要参考。
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具备哪些积极品质呢?乐观,乐观地相信事情在自己的努力下会被圆满解决,不是盲目乐观;意义感,对自己从事的学习和生活有信心,学生喜爱从事一些利他行为;认清自己的长处,学生有较好的自我认识,能够扬长避短;有目标,即使现状不如意,但仍然能够在不断认清糟糕现状的同时,设想自己五年或十年之后的目标;有一个可以效仿的榜样;懂得合作,不单干;有承认自己某种弱点的勇气。
心理健康教师拥有了积极心理学理念,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又可以让学生在面对各种困难时有足够大的心理引擎。
第四个理念:相信改变是可能的
心育工作中,“改变是可能的”这一理念至关重要。然而当下,很多学生都没有目标,没有梦想,每天只是浑浑噩噩地混日子,这些同学潜意识中认为改变是不可能的,长辈走的路就是他们以后走的路,所谓前路茫茫。新型心理健康教师的教育理念应是:今天学生是这样,几个月后,几年后,经过我们的努力,他们会实现自己的梦想。或者实现不了梦想,但离自己的梦可以更近一些。我们要相信每个学生的改变都是可能的,做务实的理想主义者。
第五个理念:心育功能重在预防和发展,而不是个案咨询
一个心理咨询个案需花费较多精力和时间,更需要强大的社会支持,甚至很难恢复。有的心理健康教师比较乐于做心理个案咨询,岂不知费时费力,问题有时严重到连教师自己都感觉绝望和崩溃。
针对性地开设心育课和团辅,使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有“预案”,在学生心田种下一颗可以汲取能量的种子,增强心理引擎。当下,很多班主任兼任班级的心理健康教师,非常适合做这样的工作,如果一次专题团辅或活动课不够,就可以设计多次不同形式的课程,使学生得以螺旋式成长,因为学生的心理教育理念也需要不断巩固。
新型心理健康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梳理。用人性、智慧、积极、坚定、发展的理念武装自己的心灵和事业,才能成长自我、丰富人生,实现自我价值,更重要的是可以给更多学生带来福音。
参考文献:
[1]泰勒·本·沙哈尔著.汪冰,刘骏杰译.幸福的方法.当代中国出版社,2011.
[2]阳志平.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课操作指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