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玲
摘 要: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发现,同学们作文习惯平铺直叙,往往见头知尾,见始知终。这样的作文总让人觉得平淡乏味。的确,一池春水,风平浪静,纵然有宁静柔和之美,也引不起人们的阅读兴趣,激不起人们思想的浪花,得不到人们的认同和欣赏。那么,怎样才能使文章兴起波澜,一波三折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法:巧设悬念法、运用抑扬法、情节突转法。
关键词:平铺直叙;兴起波澜;悬念;抑扬;情节突转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6-048-1
一、巧设悬念法
巧设悬念,就是指作者在展开故事情节、安排矛盾冲突时,将后面要表现的重要内容,先行提出或预作暗示,来个悬而未决。
设置悬念,能马上抓住读者,让他在探幽寻奇的心理支配下,紧张愉快地跋涉于阅读之旅,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产生关切之情,激起心中的波澜,产生好奇的心理和急于读下去的动力。
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就是一个很突出的例子。
小说开头反复渲染了“我”家庭生活的拮据,“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那时候,只要一看见从远方回来的大海船开进口来,父亲总要说他那句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父亲”的这句话,就成了悬念,使我们产生了很多的疑问,这个于勒是何许人也,他能给这个家庭带来什么?它就像一块磁铁,吸引我们,使我们产生一种急于读下去的强烈的愿望。
当然,像这样的文章很多,如孙犁的小说《荷花淀》荷塘遇险一段,也是这样。
二、运用抑扬法
“抑扬”分两种,一种是“欲扬先抑”,另一种是“欲抑先扬”。
欲扬先抑,即作者为肯定和褒奖某人某物,先作某些退让,有意贬抑或否定,而后再着力褒扬,让人景仰,这是中国传统的描写技巧之一。由于这样大起大落地进行叙述,势必在读者心头引起较剧烈的心理变化,于是,便能形成“波澜”之势。
欲扬先抑法手法多用于肯定的人或物。唐弢的《琐忆》一文,开头说鲁迅“多疑”、“世故”、“脾气大”、“不容易接近”,这是“抑”,它造成悬念,引起读者的思索。接下来讲述几个故事,通过故事表现鲁讯先生对青年平易近人、亲切热情的特点,以及他对那些攀附阔佬的奴才、伪装的道学者、满嘴昏话的骗子、烧杀抢掠的屠伯的“脾气”和“骂”,这些都是“扬”,先抑后扬,很好地表现了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人格。
对于“物”的歌颂也是如此。初中课文杨朔的《荔枝蜜》一文,作者先从小时候自己被蜂螫,对蜜蜂的感情总是疙疙瘩瘩入手,展示自己与描写对象之间的情感矛盾。然后,再由甜香的荔枝蜜过渡,转入对蜜蜂精神的赞美。文章一起一伏,让人们多角度、多侧面地认识了蜜蜂的精神和品质,进而赞扬了具有蜜蜂精神的勤劳的劳动人民。
这种先抑后扬的写法,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它很好地调动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让人们在情感的起伏变化中走完了阅读历程。
欲抑先扬法这是一种“抬高比跌重”的方法。本意在抑,在贬,却先以扬入手,竭力加以抬高。抬高是为了造成更大的陡势和落差,使后面能够跌得沉重,有力。这种写法,使所记的人或物所体现的内容深刻化,也使作品具有讽刺的艺术效果。这种手法多用于否定的人物。不再举例陈述了。
三、情节突转法
事件按照合乎逻辑的顺序波澜不惊地向前发展,读者的心态平和自然。突然峰回路转,石破天惊,故事的情节突转急下,逆向发展,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莫泊桑的小说《项链》先写主人公玛蒂尔德对现实生活不满对豪华生活的向往,紧接着一个意外的参加舞会的机会,让她有了在上层社会展示自己的机会,她从老朋友佛来思节夫人处借来了精美的项链,舞会上,她出尽了风头,快乐到了极点。可是乐极生悲,舞会之后,当她还陶醉在舞会的气氛中时,却吃惊地发现,那串“昂贵的项链”却不翼而飞了。遍寻不见,只好赔偿,十年艰辛的生活终于偿还了债务。当她在公园里再见佛来思节夫人,自豪地说出自己这十年的遭遇时才得知,那串项链才值五百法郎。小说结尾情节突转,引人深思,那虚荣的危害,一目了然,而读者却在这突转之中,既感到意外,又觉得是情理之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当然,要想写出有波澜的文章,绝不仅仅只有这几种方法,只要我们平常在读文章时,善于发现,多做总结,就一定能掌握叙事文章兴起波澜的方法技巧,让文章摇曳多姿,光彩夺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