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微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0068-01
“作文真难”,这是小学生的普遍反映。作文到底难在哪里?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笔者发现,小学生作文之所以这么难,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小学生缺乏写作兴趣,二是写作素材平时积累不足。针对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就如何搞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提出几点粗浅建议。
一、兴趣写作
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运用情境、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让全体学生都喜欢上作文,尤其是后进生。面对后进生,教师更要有耐心,要用辩证的观点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及时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积极诱导,促使他们进步,激发其写作兴趣。
1.设计各种课堂活动,激起学生灵感的火花,诱发他们的作文兴趣。爱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作文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活动,如游戏、表演等,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激起灵感的火花,诱发作文兴趣。
2.利用形象训练,化抽象为具体,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小学生形象思维较强,为了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我利用电脑、实物等教学媒体和工具,化抽象为具体,给予了学生直观的理解,从而调动了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良好的氛围中完成了写作任务。
3.多鼓励、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保持他们的作文兴趣。自信心是学生保持作文兴趣的持久动力。而小学生大多缺乏写作信心,认为自己写不好作文。对此,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产生写作的动力。
二、生活写作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语文课程标准》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对学生作文写作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树立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的表达。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我们要在正确解读《语文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语文作文教学策略。我们可以借助教材的讲解和学校、班级组织的一些基本活动以及学生的课间游戏活动等,比如在教学古诗《画》的时候,我们可以借助诗句“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让小学生自己去观察自己喜爱的小物品,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将自己的想法化作文字描绘出来。比如在学校或班级组织春游的时候,或者降雪之后,学生们即兴玩耍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学生余兴未尽的时候,因势利导,启发小学生将所见、所闻、所感用文字表达出来。因为这些活动是每一位学生亲身经历的,是学生的现实生活,所以,这些命题也是小学生能够驾驭的,因为是真情实感,因为是“我手写我口”,所以,学生的作文自然是精彩的、优秀的,不会雷同和做作,不会将作文当做一种任务和累赘。
三、阅读写作
1.课内阅读积累。“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教师应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在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他们在写作时就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教学《桂林山水》一文,学生通过阅读可以积累一些描写山和水的词语,欣赏描写山和水特点的优美语句,以后写景可作借鉴。
2.课外阅读积累。对学生来说,课内阅读量还远远不够,所积累的语言素材也十分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给学生推荐一些课外读物让学生进行阅读。如《读者》《微型小说》《阅读与作文》《读者俱乐部》等书刊,让学生在读书中体验不同的人生,感悟人生哲理,提高写作水平。并在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划出自己喜欢的词语与句子,然后再摘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从而积累广泛的语言素材,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学生不仅可以积累更多的佳词佳句,还可以丰富课外生活,增长见识,陶冶情操,激发习作兴趣。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多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和语文的魅力,同时教会学生将这些素材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并在写作中加以应用。
3.写日记积累。坚持写日记是积累生活素材和语言素材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达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使学生写出真情实感。
总之,作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没有创造性,就没有艺术。我们教师要逐步打破当前教学模式的清规戒律,为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而探索,为使学生真正具有扎实的写作能力而努力,从而使他们不仅能应付考试,还能应付未来社会的需求。
(责任编辑 刘凌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