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丐强
1 “非科学”能力的欠缺 严重影响着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但小学科学课堂中出现的“教学时间紧”等现象深深地困扰着许多科学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轻松地经历探究过程,并建构准确的科学概念成为许多教师头疼的问题。通过长期的科学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关注学生的“非科学”能力的培养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显得非常重要。所谓“非科学”能力就是指表面上看似与科学课并无紧密联系的一些生活技能和其他学科技能力等,往往影响着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2 解决对策
2.1 关注学生生活技能的培养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效率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科学学习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
2.1.1 “划火柴”引发的思考
在证明“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的变化”实验中所产生的气体不支持燃烧这一实验环节时,需要用到火柴,下面的几个画面令人哭笑不得。
镜头一:学生A拿出1根火柴,使劲在火柴盒上划,没两下子火柴断了,再拿1根继续上面的动作,没点着,火柴盒都被划破了。
镜头二:学生B小心翼翼地试了好几分钟,火柴终于划着了,好不容易点着了蜡烛,在她迫不及待地吹灭火柴的同时,蜡烛火焰也一同被吹灭了。
整个实验室因为点火柴这件平时认为很简单的问题变得像个幽默剧表演现场,不能不令人深思。如果连点火柴这样一件简单的操作都不会,又怎么能有效地进行相关的探究活动呢?
笔者对我校5年级的222名学生进行了相关调查,结果见表1。
2.1.2 “结绳”调查结果
在学习教科版5年级下册《沉和浮》及《时间的测量》时,多个实验中需要用线固定物体。因此,给线打结的熟练程度就直接影响着一堂课的教学效率。课前笔者对我校5年级的222名学生的结绳情况展开一次摸底调查,情况见表2。
从调查结果来看,不会系鞋带的学生还占18%,有过多次用线去绑其他物体经历的学生并不多,会两种或两种以上系结方法或能熟练系结的学生就更少了。可以想象如果以调查时学生的状态参与课堂探究,一定是非常低效的。
2.1.3 “切苹果”引发的问题
学生在进行教科版5年级下册《沉和浮》单元第一课《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中“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水中的沉浮”的实验时,需要将苹果切成1/2、1/4、1/8大小,甚至更小。暂且不说学生切的比例怎样,大致有1/3的学生还不敢动刀。究其原因,都是家长曾有过阻止他们使用刀具的经历,理由都是用刀不安全。还有大约1/3的学生用起刀来也让人不禁捏把汗,至于对桌面的保护等方面学生们基本上就无暇顾及。
2.1.4 措施
从以上3个常见的现象来看,为完成相应的探究内容,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在探究时需要用到的辅助生活技能进行测评,掌握学生的实际水平,对于需要加强的技能要提前训练学生并使其掌握,扫清课堂中不必要的障碍,这样课堂上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小插曲了。
2.2 关注其他学科技能的应用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效率
2.2.1 关注数学技能服务科学课堂
数学学科的技能在科学上的应用是最为广泛的。一些测量仪器刻度的认读,体积、容积等概念的区分,画柱状图,做相应的表格等,都需要有较为扎实的数学基本功。当学生具备相应的能力时,这些本领无不为学生的科学学习服务。
2.2.2 关注美术技能服务科学课堂
2.2.2.1 画图——引领学生细致观察
教科版4年级上册《溶解》单元中《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一课,在引导学生记录观察到的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时,学生大部分只关注水的颜色变化或只关注“震荡”,而忽略进入水的另一液体的变化或完全忽略实验现象的记录,导致汇报内容非常单一。当改变记录方式,要求学生用画图的方法去记录时,他们为了有内容可画,开始关注进入水中的液体的扩散方向、初步扩散后的形状等,也不急于“震荡”了。像这样通过对实验现象进行多方位的观察之后,学生对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才会有一个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
2.2.2.2 画图——帮助学生建构概念
在教学教科版3年级下册《磁铁》单元中《磁铁的两极》一课时,课前先请学生猜一猜1根条形磁铁上不同部分的磁力大小,再把自己的猜测画在长方形的方框内。用点的疏密来表示条形磁铁相应部分磁力的大小,大部分学生能根据要求再现自己的猜测(即学生前概念的呈现)。上实验课时,笔者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并根据实验获得的数据修正自己的猜想。因为有任务,学生在实验时格外小心翼翼,当他们依据实验中获得的数据修改原先画的图时,很多学生就会发现条形磁铁的磁力“两端强,中间弱”这一规律。在对全班学生所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整理、综合分析和对自己所做的图进行第3次修正(准确概念的建构)之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明确地认识到条形磁铁的磁力“两端强,中间弱”的规律。
2.2.3 关注音乐技能服务科学课堂
较好的音乐“功底”是学习教科版4年级上册《声音》单元的保证。声音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一个正常的人无时无刻不在感知着声音。声音的强弱和高低区别较大,大部分人都能快速分辨,但要对本单元实验过程中发出的强弱和高低区别不是很大的声音进行分辨却有一定的难度。少部分有一定的乐器学习基础或声乐基础的学生,可能会较准确地分辨,而其他学生基本无法分辨。这种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具备的,因此,课前可以请音乐教师帮忙多试唱给学生练耳,以提高学生识音、辨音的能力,为本单元的学习服务。
2.3 关注学生相关知识的获取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效率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为他们的终生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课外知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增长学生的见识,提高课堂效率。
2.3.1 阅读传记点面结合
在学习“重力”这一概念时,向学生推荐《牛顿传》。学生们可以像看故事一样在轻松的氛围中去了解牛顿和他的成就,使科学课堂上枯燥的概念有了一个丰富的背景平台,同时,学生对“重力”这一概念的构建也会更加科学。
2.3.2 上网查阅 各取所需
在上过教科版6年级下册《微小世界》单元的《微小世界和我们》一课后,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查一查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在查找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许多新鲜的信息,会有很多很多新奇的事物吸引他们去深度挖掘。如:弗莱明是怎样发现青霉素的,巴斯德又是怎样将自己的发现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的,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有什么特殊意义……通过掌握相关信息,既深化了课内知识,又使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考虑学生学习科学的能力,还要关注学生的生活技能、各学科的相关知识储备等多种因素。一些看似和科学课毫无关联的“非科学”能力,往往能影响着一节科学课的效率,甚至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