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兰君
摘 要:教学课堂上,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本文就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展示自身的创造力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初中 信息技术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6-0-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学生是主体,在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个积极主动探究学习的过程。所以,在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技术课堂中,只有引导学生展示自身的创造力,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性。
1 吸引学生参与——“主题探究式”活动
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不仅是一个学习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探索知识的过程。初中生是一个具有好奇心的群体,在开展课堂活动时,如果能以设计具体情境、创造主题的形式探究学习,这将会很符合初中生的特点。尤其是在选择具体情境与主题时,如果能生动有趣、贴近生活,并能运用上课所学习到的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去解决问题,将有利于燃起学生兴趣与学习的激情。让学生主动去探索,主动学习相关知识,自然而然地把学习当成一种自身的需要,能够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效率。
2 让学生主动参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在中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是指在教师分配好课堂任务时,学生自发组织成为2—5人的学习合作小组共同学习,互帮互助地完成教师分配的小组任务。这种“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对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都非常有益,不仅能够产生思想碰撞的火花,也能使学生学会团结合作。除此之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也有利于学生受到其他学生不同观点的启迪,从而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都有新的角度和高度。并且,在利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信息技术课堂里,师生间的充分交流也是一种非常有利于学习的良好氛围。学生之间也能取长补短,从而到达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3 让学生得到鼓励——“多元化”的评价
利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多角度地评价学生,会使更多优秀学生出现。在信息技术课堂的学习中,应该从不同角度观察学生,发现学生身上不同的特点,用多种尺度评价学生。尤其是在面对部分所谓的后进生时,要根据其喜爱上网,常常与计算机接触的特点,进而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例如,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更为浓厚以及具有更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等。教师根据这些特点来鼓励、引导他们更多地参与课堂的学习,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发挥,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在信息技术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平等、民主地交流,有利于学生探究知识,创新知识,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在课堂构建时,基于信息技术知识的特点和教学方法的特点,教师可以创设一些具体情境,让课堂充满活力又不失秩序,还可以积极组织一些有利于学生展现综合能力的活动。例如,让学生根据课堂知识设计电子板报,并进行讨论评比。一些在其他科目上成绩并不理想的学生动手能力可能比较突出,设计的板报新颖有特点。教师在活动中对这些学生进行及时的鼓励和表扬,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部分学生找到自信,从而更认真地参与到学习中。总之,合理有效地利用多种评价方法,可以激发学生潜能。
4 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创设“良好环境”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良好的环境能使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中来。所谓良好的环境,即具有和谐性、启发性、鼓励性、丰富性的教学环境。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内在教育需求,为学生提供在学习上获得成功感的机会,这样有利于各个层次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引导的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造不同的机会,使学生能够体会成功的滋味,收获成功的经验。例如,在进行PPT教学时,不能只关注PPT教学内容本身,而要深挖主题,让学生参与到主题中,通过让学生扮演具体的角色可以使其体会更加深刻,对课程更加投入。
5 结语
总的来说,在初中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课堂教学中,要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堂中锻炼实践能力,培养合作精神,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在课程教学与活动组织中注重三维目标,即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
(江苏省盐城多伦多国际学校,江苏 盐城 224000)
参考文献:
[1]胡婧.基于理解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1.
[2]陈俊玲.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初探[J].新课程(中学),201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