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文化视野下的信息技术课程价值及其实现

2014-09-16 17:41刘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16期
关键词:课程价值价值实现信息技术课程

刘璐

摘 要:文化具有三个阶层,分别是物质的,社会的,精神的。信息文化的三个阶层分别是物质形态的、社会规范的、精神观念的。在信息文化视野下的信息技术课程价值也具有三个层面,分别是工具价值、社会价值与生命价值。在信息技术课程具体价值内涵的基础上,对应这三个层次,本文阐述了信息技术课程价值是如何得以实现的。

关键词:信息文化 信息技术课程 课程价值 价值实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6-00-02

随着社会的变革与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文化已经成为信息社会的主流文化,它是社会信息化的产物。而信息技术课程作为社会发展在特定阶段的产物,加之在信息文化观的影响下,我们必定要重新审视它的价值所在。只有挖掘出信息技术课程应有的价值,才能使它在质疑的道路中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向。

1 信息文化的内涵

1.1 文化的三阶层

想要了解信息文化的内涵,我们必须先了解什么是文化。钱穆先生在他所著的《文化学大义》中谈到,文化具有三个阶层。第一阶层是物质的或自然的,人类生活不能不依赖物质的支持,是人对物的关系;第二个阶层是社会的或政治的,需要一种制度的制约,是人对人的关系,如家庭组成、国家体制、民族分类等;最后一个阶层是精神的或心灵的,是属于观念的、理性的、趣味的,如宗教人生、道德人生、文学人生、艺术人生等,这是一种内心世界。

1.2 信息文化的三个阶层

信息文化是以文化的内涵为基础,所以根据文化的三阶层可以将信息文化分为三个层面,分别为物质形态的信息文化、社会规范的信息文化、精神观念的信息文化。

(1)信息文化的物质形态特征是数字化与网络化。多媒体技术、通讯技术、互联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构成了当今信息时代的物质技术基础。没有这些技术的支撑,就不可能产生信息文化。物质基础成为信息文化向更高的精神层面发展的奠基石。

(2)信息文化的社会规范特征是交互性和自治性。信息时代的人类活动是在人与人、人与信息的交互中产生的。海量的网络信息通过我们的感官进入到我们的大脑并进行加工存储,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在信息社会中,人类具备一定的自治性去筛选信息,并且各国为促进信息知识的交流,也创造了一定得政策法规环境。

(3)信息文化的精神观念特征是自由与平等。由于信息知识的不断延伸、信息空间的不断扩大,人们的交流方式也在不断地改变。人们拥有更多的方式与机会来进行自由平等的信息交流,实现信息的共享。信息社会提供给我们愉悦便捷的生活环境,使我们对生活有更高的精神追求。

2 信息文化视野下的信息技术课程价值

2.1 工具价值

这是相对于信息文化的物质形态方面的角度。可以理解为学生通过对技术操作掌握之后,对自身所发生的改变。没有技术,就没有信息技术课程的存在,所以技术要素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要素。但在基本掌握技术的同时,要向更高层次的信息收集、处理、加工能力方面发展。要超越只为技术的操作模式,更要理解技术应用的方法、过程与情境,培养一种创新的思维模式。教师在教学中更要融入技术史和技术哲学的思想。因为学科的历史能让学生了解其中的联系,也能使学生认识到技术的变革对将来社会的发展还会持续产生深远的影响。

2.2 社会价值

这是相对于信息文化的社会规范方面的角度。刘向永认为信息技术课程的社会价值包括实现信息公平、适应信息社会、构建信息文化。这是社会价值的第一种广义的含义。因为信息技术课程的最终极的目标是培养健康的人才为信息社会服务。对于信息文化的构建与实现信息公平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基础,进而才能对于我们存在的信息社会有清晰积极地认识,最后实现对信息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而社会价值的第二种含义就是需要制定一些行为规范准则来约束信息技术课程,也可以理解这是为了促进信息技术课程的健康发展。小到要根据课程标准形成对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每章节的选择准则,大到国家需要出台一些规范政策来促进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与实施。

2.3 精神价值

这是相对于信息文化的精神观念方面的角度,是信息技术课程的最高价值。信息文化的最高层次是精神上的,是对于信息交流的自由与平等,进而发展成为一种信息化生存能力,形成对人生的一种更高的追求。对于信息技术课程来说,这种生命的价值是与教育的终极目的相对应的。卢梭说,教育即生长,也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在生长的过程中体会生活的美好与生命的价值所在。信息技术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让学生在信息化社会中健康生长,真切体会信息文化观下技术带给我们的便捷与它为社会创造的巨大价值。

3 信息文化视野下的信息技术课程价值实现

3.1 物质基础层面,应是改良教学环境的硬件设施与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第一,教学设备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只有硬件设备配置齐全,教学才可以顺利进行。第二,还要把教师的专业素养归结到基础层面。因为只有教师达到了一定的技术素养水平,才能为整个信息技术教学打好根基。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确实有些不尽如人意。一是学校对信息技术课没有足够的重视。二是课堂时间总被其他学科占用,信息技术教师有时会觉得自己没有存在感,所以没有上进的观念,也不会想继续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所以应多给信息技术教师提供一些相关技术与观念的培训。此外,教师个人还是要多读好的教育书籍,多领会教育的真正目的。只有认识到教育的真正本质,才不会对学科有所偏见,因为不管分多少学科,最终的目的还是让学生受到正确的教育。

3.2 社会层面,要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政策的制定与构建信息文化的信息意识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小学科,虽地位不如主学科受到重视,但是从整个人生的感悟来讲,用心学好信息技术学科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在这门课上可以了解技术的发展史、技术的哲学思想、技术变革给整个社会带来的极大便利。我们今天之所以可以很快地了解到千里之外的信息,而无需再用飞鸽传书,这是信息技术社会对我们的赏赐,让我们感受到生活可以如此丰富美好。由于其有明显的优势,所以在教学方面要给予重视。要规划整个课程的结构,选取与生活密切相连的例子来编写教材。政府要大力支持信息技术的课程实施,要让各个学校对这个小学科引起足够的重视。高考不考的科目不代表没有存在的价值。它也许会比其他学科存在的意义更为重大。而此期间,学生与教师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信息意识去构建与发扬信息文化,信息文化的内涵需要我们认真领悟与贯彻实行。就像中国人要弘扬中国传统美德一样,作为一个信息时代的公民,弘扬信息文化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3.3 精神层面,要求学生内化自己的人生境界

智育目标上,要培育的是学生自由独立的大脑;美育目标上,要培育的是学生魅力丰富的心灵;德育目标上,要培育的是学生善良高贵的灵魂。爱因斯坦引用过一句俏皮话——“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也许教师多年后需要反思,自己所教的信息技术知识学生是否还能记得。学生多年后也许会反思,在信息技术课上所学的东西是否记忆如初。所以正确的教育不是要强给学生灌输多少知识,因为这种知识在离开学校后因不再使用而终究会忘记。所以要培养的是学生高贵的心灵、渴望真理的思想和永不会停止学习的智慧,还有一种至高的人生境界。因为这是能够深扎到学生骨子里的东西,是伴随他们一生永久的财富。所以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在教授课本知识的同时,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以上各种品质,因为这才是教育的真理和人生的真谛。

信息时代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了信息文化,信息技术课程在信息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独有的价值体系。每个层面的价值观念都对信息技术教学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因为信息技术课程的存在本身就是为了实现它的价值,所以教师与学生要一起努力去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去切身体会信息技术教育给我们生活带来的种种改变。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参考文献:

[1]钱穆.钱穆先生全集[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2]党跃武.信息文化简论[J].情报资料工作,1995(5).

[3]魏钢.信息文化的涵义和特征分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07(3).

[4]刘向永,董玉琦.信息哲学视野下的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体系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11(11).

[5]李树培,王荣良.信息技术课程核心价值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3(3).

[6]刘向永,董玉琦.信息技术课程价值实现的困境与机制[J].电化教育研究,2012(1).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程价值价值实现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新课程下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讲授法简析
传统媒体内容供给侧改革的三条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研究综述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价值的实现
解析在高中语文教学下“微课”应用价值的实现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情境教学法提升化学实验课程价值的探讨
如何将教改精神与创新信息教学融合在高中教学中
提高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能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