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列线索化条件下返回抑制容量的年龄差异

2014-09-13 00:52陈新宇白学军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17期
关键词:注视点靶子方框

陈 衍 陈新宇 白学军

(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返回抑制是选择性注意中的一种抑制能力。Posner等〔1,2〕人采用经典的线索-靶子范式进行研究时发现,对先前线索化的刺激再次注意时,当靶子出现在非线索化位置的反应快于当靶子出现在线索化位置的反应。抑制缺陷理论表明,随增龄个体的抑制能力出现下降趋势〔3,4〕,对成年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系列视觉搜索范式中返回抑制可以出现在多个外周位置上〔5~7〕,那么在其他年龄的人群中结果如何,序列线索化范式是:先在多空间位置条件下对提示位置进行依次线索化,然后呈现靶子,被试需要将注意依次指向线索化位置,是集中注意在不同位置上的转移。本研究考察年轻组和老年组序列线索化条件下返回抑制的容量,进一步揭示返回抑制年老化现象及深层机制。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取样,老年人35名。纳入标准:①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②简易智力状况检查量表得分(MMSE)〔8〕>27分,以排除认知功能缺损的可能;平均年龄(65.1±4.2)岁,受教育程度(13.7±2.5)年。35名大学生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21.2±1.5)岁,受教育程度(14.9±1.0)年。

1.2试验材料与仪器 试验程序用心理学实验专用开发软件E-prime编制而成,被试眼睛离屏幕57 cm,头部用头托固定。在屏幕中央呈现白色“+”号为中央注视点。采用8个同等大小的方框为线索刺激,围绕中央注视点按圆形排列,方框大小为1.5°视角,每一个方框中心到中央注视点的视角约为7°。以呈现在某个外周方块内的白色“○”号和“☆”作为辨别靶子,大小接近小方块的内接圆。

1.3试验设计 采用2(年龄组:老年组、年轻组)×6(靶子位置:非线索化、第一次线索化、第二次线索化、第三次线索化、第四次线索化、第五次线索化)的混合实验设计。自变量为年龄、与靶子位置,其中年龄为组间变量,后者为组内变量。因变量为被试者的反应时和辨别反应错误率。

1.4试验流程 ①呈现500 ms的标准画面,提醒被试做好准备,要求被试者保持注视中央注视点。②第一次线索化,外侧某一小方框线索化,持续时间为200 ms。③第二次线索化,依次外侧某一小方框线索化,持续时间200 ms。④第三次线索化,依次外侧某一小方框线索化,持续时间200 ms。⑤第四次线索化,依次外侧某一小方框线索化,持续时间200 ms。⑥第五次线索化,依次外侧某一小方框线索化,持续时间200 ms。⑦中央线索化,中央注视点高亮800 ms后,靶子随机地出现在外侧8个方框中某一方框,被试觉察后需迅速按对应键反应,要求一半被试在看到靶子(白色“○”)出现时立即按“Z”键做出反应,靶子(白色“☆”)出现时立即按“M”键做出反应。另一半被试做相反反应。如被试不做按键反应,画面持续2 000 ms后消失;每一次试验结束后间隔1 000 ms开始下一次试验。五次线索位置均不相同。两种辨别刺激呈现的次数相同。靶子出现在各线索化位置和非线索化位置的概率相等。线索化位置的反应时与非线索化位置的反应时之差为抑制效应量。流程见图1。试验分为练习和正式两个部分。练习部分安排30个试次,对于老年人,增加练习次数知道其熟悉任务要求。正式试验共360个试次,每种处理水平下有60次测试。组内所有测试混合随机呈现。每完成40个试次后休息2 min。

1.5统计学分析 用SPSS16.0 对数据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

2 结 果

2.1方差分析结果 ①年龄主效应显著,F(1,63)=104.20,P<0.001;说明两组被试的反应时存在显著差异,老年组的反应时(767±82)ms显著长于年轻组的反应时(583±72)ms。②靶子位置主效应显著,F(5,315)=5.16,P<0.001;说明在靶子位置不同时,被试的反应时存在显著差异。③年龄与靶子位置交互效应不显著,F(5,315)=0.10,P>0.05。说明两组被试的返回抑制容量不存在显著差异。为了更清楚的说明被试在各个靶子出现位置的IOR效应,对两组被试分别进行分析。

2.2检验结果 年轻组被试:第一次线索化位置的IOR不显著(t=0.29,P>0.05);第二次线索化位置的IOR不显著(t=1.30,P>0.05);第三次线索化位置的IOR显著(t=3.25,P<0.05);第四次线索化位置的IOR显著(t=4.25,P<0.01);第五次线索化位置的IOR显著(t=4.02,P<0.001)。老年组被试:第一次线索化位置的IOR不显著(t=0.76,P>0.05);第二次线索化位置的IOR不显著(t=1.48,P>0.05);第三次线索化位置的IOR不显著(t=1.78,P>0.05);第四次线索化位置的IOR显著(t=3.06,P<0.01);第五次线索化位置的IOR显著(t=2.99,P<0.01)。见表1。

表1 不同实验条件下两组被试的结果±s)

图1 实验流程图

3 讨 论

本实验的结果显示,在序列线索化条件下,年轻组被试返回抑制可以出现在连续线索化的3个位置上,这与先前的两项研究结果是一致的〔6〕。另一个结果是,随潜在位置数量的增加,IOR效应量逐渐下降,这一结果也与先前的一些研究结论一致〔9,10〕。在序列线索化研究中,线索化位置存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目前比较多的研究都发现,在最早线索化位置上的返回抑制量最小,在最后线索化位置上的返回抑制效应量最大,这可能说明了记忆痕迹的影响,最早线索化位置上的记忆痕迹减退最多,因此,当靶子出现在该线索化位置上时,IOR量比后面的线索化位置的少。

先前的研究〔9~12〕采用的是觉察任务,而当前研究采用的是辨别任务,在两种不同的任务类型下,年轻组被试的返回抑制容量是相同的;Danziger等〔11〕采用了辨别任务研究连续线索化条件下返回抑制的容量,结果显示,在SOA为600 ms的条件下,有三个位置的返回抑制容量,而在短SOA(100 ms)条件下,没有出现明显的返回抑制现象。Snyder等〔10〕研究中要求被试对“P”和“E”做辨别反应,研究结果也发现有三个位置的返回抑制容量。以上的研究结果说明,在年轻组被试中,返回抑制的容量未受到任务类型的影响。

老年组的研究结果显示,在辨别任务下,序列线索化返回抑制的容量是两个位置,而年轻组的容量是三个位置。两组的返回抑制容量没有显著性差异。目前,仅有一项研究比较了返回抑制容量上的年龄效应〔12〕。Pratt等〔13〕采用觉察任务,研究发现,老年组和年轻组被试在返回抑制的容量上没有显著差异。本研究采用了难度更高的辨别任务,也获得了一致的结论。两项研究的结果支持了返回抑制与上丘有关的观点,而上丘则不受年老化影响的。

在序列线索化条件下老年人的返回抑制容量与年轻人无显著差异。在序列线索化条件下,年轻组被试返回抑制容量为3,老年人被试返回抑制容量为2。返回抑制的容量不受任务难度的影响。

4 参考文献

1Posner MI,Cohen Y. Components of visual orienting.In H.Bouma & C.G.Bouwhuis (Eds.).Attention and Performance〔M〕.Hove: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Ltd.1984:531-56.

2陈 衍,白学军.内源性注意定向对老年人返回抑制的调节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7):323-9.

3Brodeur DA,Boden D.The effects of Patial uncertainty and cue Predietability on visual orienting in children〔J〕.Visual Res,2000;40(2):2351-8.

4Wright RD,Richard CM.Inhibition of return at multiple location in visual space〔J〕.Canadian J of Expl Psychol,1996;50 (3):324-7.

5周建中,王 甦.连续和同时线索化条件下的返回抑制容量〔J〕.心理科学,2001;24 (3):269-72.

6Abrams RA,Pratt J.Spatially diffuse inhibition affects multiple locations:A reply to Tipper,Weaver,and Watson〔J〕.J Exp Psychol:Hum Percept Performance,1996;22(5):1294-8.

7Snyder JJ,Kingstone A. Inhibition of return at multiple locations in visual search:When you see it and when you don't〔J〕.Quarterly J Exp Psychol,2001; 54A(4):1221-37.

8张明园.精神科量表评定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92-3.

9Dodd MD,Castel A,Pratt J. Inhibition of return occurs with multiple shifts of attention:evidence supporting the limited role of memory in visual search〔J〕.Percep Psychophy,2003;65(7):1126-35.

10Snyder JJ,Kingstone A.Inhibition of return at multiple locations and its impact on visual search〔J〕.Visual Cognition,2007;2(15):238-56.

11Danziger S,Kingstone A,Snyder JJ. Inhibition of return to successively stimulated locations in a sequential visual search paradigm〔J〕.J Exp Psychol:Hum Percep Performance,1998;24(5):1467-513.

12Pratt J,Chasteen AL.Examining inhibition of return with multiple sequential cues in younger and older adults〔J〕.Psychol Aging,2007;22(2):404-9.

13Pratt J,Dodd MD,Welsh TN.Growing older does not always mean moving slower:Examining aging and the saccadic motor system〔J〕.J Motor Behavior,2006; 38(5):373-82.

猜你喜欢
注视点靶子方框
眼动仪技术在里院建筑特色分析中的应用
靶子
基于超复数小波和图像空域的卷积网络融合注视点预测算法
方框里的数字
方框里填数
找准“靶向治疗”的靶子
射击运动员的反向眼跳研究
独特的靶子
基于中央凹图像显著性和扫视倾向的注视点转移预测模型
该涂黑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