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朗诵艺术中的意境美

2014-09-12 09:56王健
新闻世界 2014年8期
关键词:意境美

王健

【摘 要】朗诵艺术是众多艺术门类中的一种,人们在过去把它简单的理解为是见字出声,但是意境美的营造,赋予了朗诵艺术新的生命和活力。朗诵艺术广泛吸收了各类艺术的优长,把情与景、情与境完美结合,在创作主体的二次创作下,赋予了作品更大的想象空间和全新的含义,以一种自然天真之美营造出的意境美,带给了创作者和受众极大的审美愉悦感。

【关键词】朗诵艺术 意境美 二次创作 审美愉悦

《朗读学》中认为“朗读,作为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这被看做是简单、容易的事。朗读看似只是“见字出声”,但其实它同我们的文化传承、个人阅历、知识积累、表达能力、审美感受等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朗诵艺术恰恰是因为和这些因素有着密切联系,才造就了它具有一种独特的美感——意境美。

意境,其实是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的一个重要范畴。中国的古典诗、画、文、赋、书法、音乐、建筑、戏曲都十分重视意境。意境就是艺术中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是艺术中主客观因素的有机统一。意境中既有来自艺术家主观的“情”,又有来自客观现实升华的“境”,“情”和“境”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境中有情,情中有境。意境是主观情感和客观景物相熔铸的产物,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

朗诵艺术广泛吸收了中国的古典艺术形式的优点,使得创作主体的想象空间更加广阔,把自己的主观情感和稿件中的客观景物相融合,把抽象性的东西形象化,于是就赋予了作品以新的灵魂和生命,使得整部作品活灵活现的展现在人们眼前,与创作主体一起融入他所营造的独特的意境中。正如宗白华所说“在一个艺术表现里情和景交融互渗,因而发掘出最深的情,一层比一层更深的情,同时也渗入了最深的景,一层比一层更晶莹的景;景中全是情,情具象而为景,因而涌现了一个独特的宇宙,崭新的意象,为人类增加了丰富的想象,替世界开辟了新境。”

朗诵艺术,是朗诵者把文字稿件通过自身理解感受之后,进行的二次创作,这是对稿件的一种审美升华。再通过现实可感的有声语言,形成一种特殊的意境美。不仅能让听众得到审美愉悦,同时也会使创作主体获得无穷的创作经验和审美享受。

第一,朗诵艺术中意境美的重要性

创作主体在朗诵艺术中营造出来的意境美是它区别于文字稿件,并且吸引受众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创作主体不结合作品中的情感以及自身的领悟就直接进行创作,那么创作出来的作品必然是毫无生命力和吸引力的。

诗歌朗诵是朗诵艺术中最为基础也最为必要的一个环节。从唐代司空图提出的“韵味说”,到宋代严羽的“妙悟说”,清代王士祯的“神韵说”,直到近代王国维的“境界说”,都认为诗歌中“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是更令人沉吟玩味,难以忘怀的,也就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正是诗歌中具备的这些意境具有一定的深意,所以对创作者的要求也相对较高,这就要求创作主体能够深刻理解、具体感受、形之于声,最后才能够及于受众,把受众带入到我们所营造的意境美中。

第二,如何营造朗诵艺术中的意境美

首先,要想营造朗诵艺术中的意境美,必须对朗诵稿件的背景,包括作者背景、创作背景、时代背景,以及稿件的具体划分,层次的转换,语气的转换,并结合自身的理解对稿件进行大胆又合理的创作。

例如,朱自清的《春》,人们往往把它解读为一篇“春的赞歌”。其实这是一种误读。《春》与朱自清其他众多的抒情散文一样,看似一目了然,但其实它却在骨子里蕴含着作者深层次的情感和意味,要想真正品尝出它的滋味并非易事。在这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中,事实上饱含了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对人生及致人格的追求,表现了作家骨子里的传统文化积淀和他对自由境界的向往。1927年之后的朱自清,始终在寻觅着、营造着一个灵魂深处的理想世界——梦的世界,用以安放他“颇不宁静”的拳拳之心,抵御外面世界的纷扰,使他在幽闭的书斋中“独善其身”并成就他的治学。《春》描写、讴歌了一个蓬勃的春天,但它更是朱自清心灵世界的一种逼真写照。

在理解了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作者的成长背景之后,我们再创作的时候,就不会仅仅只表达成简单的春的赞歌,而会潜意识里去理解作者的情感,将自己置身其中,想象着这是在纷扰的世界中为自己营造的一片心灵的净土,自然就会产生不一样的境界,营造出更深层次的意境美。

其次,营造朗诵作品中的意境美,一定的朗诵技巧以及绘画中的“构图”技巧也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要学会运用声音的虚实、远近和高低结合,才能够构造出作品中想要表达的景物的色彩,再加以感情才能营造出如诗如画的意境美。

在这篇作品中,我们需要借助绘画中的“构图”技巧,也就是在自己的脑海中构造出整幅图的画面、每个景物的具体方位,以及静和动的结合都是在朗诵的意境美的创作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这样创作出来的意境不仅是美的,更是可感的、立体的,使整幅画面合情合理,“在有限中把握无限”才是艺术创作的极致。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朗诵艺术的创作中的适当留白。中国传统艺术十分讲究留白,不管是绘画还是书法中都对留白非常讲究。清代画家华琳认为“无画处正是画中之画、画外之画,其妙不可言传”,所说的也就是一种虚实结合的境界。这种境界在朗诵艺术中同样需要,当然,这种虚实结合和我们之前所说的声音上的虚实是不同的,这是一种情感所到之处所自然营造的一种时空的留白。

例如,宋代文学家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这首词写的是陆游自己与原配唐氏的爱情悲剧。全词记述了作者与唐氏在沈园的一次偶然相遇的情景,上片通过追忆往昔美满的爱情生活,感叹被迫离异的痛苦;下片由感慨往事回到现实,进一步抒写夫妻被迫离异的巨大哀痛。作品表达了他们眷恋之深和相思之切,抒发了作者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心情。endprint

在朗诵这首诗时就要学会留白,比如说在“错、错、错”这句话中,每个错之间是应该缓慢而适当留白,但是这种留白只是声音上的间断,情感却是连续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声断情不断”,以此来烘托出陆游的那种沉浸在回忆当中的遗憾、痛苦的情绪。这样才能够把整个作品的意境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三,我们应当在朗诵艺术中营造何种意境美

在中国美学史上,历来有两种美的理想,一种是“错彩镂金,雕缋满眼”的美,另一种是“初发芙蓉,自然可爱”的美。在其他艺术形式中,两种形式都创造出了流传于世的震惊之作,但是在朗诵艺术中,我们更加提倡的是后一种“初发芙蓉,自然可爱”的美,在朗诵中我们强调的是“以情运气、用声传情、气随情动,以情带声”,也就是说情感的把握和掌控要比技巧上面的雕琢更重要些,往往最简单的东西最能打动人。

尽管在朗诵中技巧的雕琢也比较重要,但是我们要做的是让技巧无痕的深入到作品中,这种结合营造出来的自然无华的美才是最高境界的美。朗诵艺术中的意境追求的正是这种自然之美、纯真之美、淳朴之美,这种自然天真的美营造出来的意境美才是最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也是最符合创作者的表达思维的。

朗诵艺术中的意境美的构造不仅要靠创作者本身,更需要受众在接受的过程中予以反馈,创作主题可以根据受众的反馈感知自己的创作。别林斯基提到过“熟悉的陌生人”这样一个说法,也是提醒创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注意创新,满足人们的“期待视野”,才能更好地营造出意境美。这种意境美即是情理之中,又是意料之外的。

不管何种艺术,最终的目的都是使创作者和受众能够得到审美愉悦,朗诵艺术的意境美的营造不仅使朗诵艺术更具表现力、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强烈的视觉和听觉享受。朗诵艺术的意境美的营造也使得人们对于朗诵这门艺术有了更加深刻、具体的了解。朗诵艺术意境美的营造为朗诵艺术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和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①⑤张颂:《朗读学》[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1999:13、12

②王一婷,《谈谈播音意境》[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7(1):31-33

③胡经之:《文艺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63

④蒲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62

⑥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332

⑦彭吉祥:《艺术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37-346

(作者单位:合肥市广播电视台)

责编:周蕾endprint

猜你喜欢
意境美
以《渔歌子》教学为例谈古诗词教学中的美学渗透
珠宝设计中意境美的表现技巧探索
美术教学中“古诗配画”教学探微
三维动画艺术的审美特征分析
浅谈中国传统戏曲表演艺术的意境美
浅析美育在诗词教学中的体现
浅析诗词翻译中增译法的运用
论诗歌的意境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