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军
摘 要: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诗中的韵律、画面、意境与形式完美地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明确指出:“努力开阔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渐形成健康人格。”这也给语文教学明确了目标任务。那么,教师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进行美学渗透呢?下面以《渔歌子》教学为例谈古诗词教学中美学渗透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古诗词;韵律美;意境美;人格美
一、读成一首歌,品味诗词的韵律美
古诗之美首先美在形式和语言。古典诗词语言优美,内容精练,讲究对仗押韵,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诗的音乐韵味很浓,由于平仄而抑扬顿挫,由于节奏美与诗味的隽永而可以吟唱、谱曲。古诗合乎乐曲的韵律、节奏,讲究字数、句数的限制,平仄的搭配以及韵脚的合辙。比如《渔歌子》这首词由于其平仄相间,声调高低错落,朗读起来就优美动听;而其“4/3”的节奏,也显示出了一种疏密相间、缓急交替、整齐匀称并且具有弹性、周期性的节奏美。因此,诵读起来铿锵有声,朗朗上口,顿挫有节,自然而然地产生乐感,让人感受到其中顺畅的音韵美、均匀有力的节奏美。这种美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诵读来感受。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一定要分配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来多读多背以体会其中的美感。比如,我在教学《渔歌子》的过程中,先引导学生把诗词读通,然后引导读出诗词的节奏再试着读出不同的节奏和韵味,进而师生对读,感悟词的韵律美,最后欣赏吟诵《渔歌子》这样的分层教学,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词作的音韵美,实实在在地把词读成了一首歌。
二、想成一幅画,再现诗歌的意境美
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歌常常是人们用来表达感情的主要方式。人们很容易受到诗歌内容与形式美的熏陶感染,从而激发人们对美的表现、创造与追求,不少诗人因此在书画艺术方面有相当的造诣。如何通过联想和想象体会古诗词的意境美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我在教学张志和的《渔歌子》的过程中是这样操作的。(1)感悟景多。让学生感受到一首词仅27个字,竟写了9种景物。(2)感悟色多。通過品读,引导学生去发现诗中那些表示颜色的词语。(3)想象画面。师:这么多的景物,这么多的颜色聚在一起该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画面啊!想看吗?闭上眼睛,用心聆听,老师相信你一定能看到一幅美丽的画卷,如果你再用心一点说不定还能听到动听的声音,闻到迷人的气息呢!(师有感情地朗读诗词)然后汇报:仿佛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闻到了什么?(4)说话训练。出示句式训练:我看见,远处是 ,近处是 ,再仔细一看 。我还听到了 ,闻到了 ,这真是一幅迷人的江南春景图啊!这样的一个教学,其实是我利用了一个个特写镜头,故意放大词中的景和色,让他们在孩子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然后让他们诵读想象画面,这样在他们的脑海中就真的会出现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最后引导学生组织语言表述整幅画面,这样一来让感悟诗情与语言表达进行了有机的整合,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三、感悟一种情怀,把握诗歌的人文美
人文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比如爱国主义精神、民族意识、人格、风骨、气节等,支撑着中华五千年文明,支撑着中华民族多难兴邦,传承文明,开拓创新;这些人文精神都在古典诗词里得到充分的反映,都可以给学生以教育,而这种教育又往往是生动、形象的。诗歌是作者高尚的思想品格、道德操守和远大志向的直接表露。在教学《渔歌子》时,为了让大家感受张志和的人生情怀,我从引导孩子们质疑开始,很多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下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刮起了风、下起了雨,张志和还不须归呢?”利用这个问题,深入感悟张志和的人生情怀,原来张志和钓的不是鱼,而是一份与世无争的闲适,一份自命不凡的清高,一份千古不变的人生情怀。
四、走进一段故事,再现作者的人格美
诗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知人论世,了解作者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即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理解作品,有助于更好地把握诗歌的内容和主题。我在教学诗歌时,常常把表现作者人格美的故事制作成幻灯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作者的人格美。如,在教学《渔歌子》时,我分别出示了张志和的两段资料,一份是张志和少年得志,春风得意之时,开创一代词风,受后人敬仰。而另一份是张志和中年失意,弃官弃家,隐居江湖,悲惨现实。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这两份资料引导学生对比阅读,同时引导学生在充分了解张志和人生遭遇的基础之上再来读《渔歌子》,这样张志和在这首词中所表达的积极人生情怀就一览无遗了。
综上所述,我们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其审美教育功能,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渗透审美教育,让语文教学中充满浓浓的美学味,让学生的心灵在对音乐美、画面美、思想美、意境美的领悟中受到美的熏陶。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谈美书简[M].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12.
[2]朱光潜.诗论[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04.
[3]黎志强.人文精神,诗歌教学的灵魂[J].江苏教育,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