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红艳+徐志君
[摘要] 目的 分析开腹子宫切除术后感染因素,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例开腹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Pearson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术后感染因素。 结果 17例术后感染患者共检出致病菌17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12株,占70.59%;革兰氏阳性菌4株,占23.53%;真菌1株,占5.8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恶性肿瘤、手术时间、切口长度、贫血、住院时间在术后感染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5岁(β=1.119,OR=3.052)、恶性肿瘤(β=2.014,OR=7.478)、贫血(β=1.585,OR=6.063)、手术时间(β=1.010,OR=5.755)是术后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 致病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年龄、恶性肿瘤、贫血、手术时间是引发术后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应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
[关键词] 开腹子宫切除术;术后感染;危险因素;致病菌;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R737.3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18-0079-03
Analysis of abdominal hysterectomy factors and nursing countermeasure of infection after excision
SHEN Hongyan XU Zhijun
Quzhou CityPeople's Hospital in Zhejiang Province,Quzhou 324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ection after abdominal hysterectomy factor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nursing. Methods The general data of 200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by abdominal hysterectomy,the causes of postoperative infections we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Pearson univariate analysis and multivariate Logisticregression analysis method. Results All 17 strains of pathogens were detected,Gram negative bacteria were 12 strains(70.59%),Gram positive bacteria were 4 strains(23.53%),there was one strains of fungi(5.88%).Single factor analysis showed that age, tumor, m alignant, operation time, incision length, anemia, hospitalization time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erms of the infection after operation(P<0.05).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55 years of age or older (β=1.119,OR=3.052),m alignant tumor(β=2.014,OR=7.478),anemia(β=1.585,OR=6.063),operation time (β=1.010,OR=5.755)were the risk factors for infection after operation(P<0.05). Conclusion The pathogenic bacteria is pseudomonas aeruginosa, escherichia coli 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The age,m alignant tumor, anaemia,operation time are the important risk factors of postoperative infection.We should adopt according to the incidence ofinfection nursing measures to reduce postoperative.
[Key words] Abdominal hysterectomy;Postoperative infection;Risk factors;Pathogen;Nursing countermeasures
开腹子宫切除术为妇科最常见术式之一,是早期主要的子宫切除术式。由于手术切口大,术野可清晰暴露,最大程度减小盆腔粘连、子宫体积大小等带来的影响[1]。但手术中患者腹腔、盆腔暴露于空气可增加医院感染的几率[2]。因此,分析开腹子宫切除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对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00例开腹子宫切除术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00例开腹子宫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参考文献及本院情况制定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3]。入选标准:①无严重心、肝、肾等器官功能不全者;②无严重慢性疾病者;③恶性肿瘤无转移者;④年龄18~70岁;⑤学历水平在初中及以上。排除标准:①入院前白细胞计数异常或者已经出现感染者;②病历资料不完整者;③存在精神或者智力障碍者。年龄27~68岁,平均(47.12±9.19)岁,年龄<55岁117例,≥55岁83例;病情分布:子宫腺肌瘤56例,子宫肌瘤63例,子宫颈癌3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35例,子宫内膜癌14例;住院时间:<7d 138例,≥7d 62例;住院季节:春冬季107例,夏秋季93例;学历分布:高中以下129例,专科及以上71例。
1.2 调查方法
根据目标性监测的方法对监测对象进行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监测内容包括病人的基本资料、医院感染的出现时间、术前术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手术时间、住院季节、病情、手术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年龄、感染时间、手术切口分泌物培养结果以及感染部位等。术后感染诊断标准参考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4]。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endprint
2 结果
2.1 术后感染情况
200例患者中出现术后感染17例,感染发生率为8.5%。医院感染发生在术后2~9d,平均(5.4±1.1)d。7例患者切口感染,占41.18%,术后发热和泌尿道感染各5例,各占29.41%。
2.2 病原菌分布
17例术后感染患者共检出致病菌1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2株,占70.59%;革兰阳性菌4株,占23.53%;真菌1株,占5.88%。见表1。
表1 病原菌分布及构成比
2.3 术后感染单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恶性肿瘤、手术时间、切口长度、贫血、住院时间在术后感染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术后感染单因素分析结果
2.4 术后感染多因素分析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5岁、恶性肿瘤、贫血、手术时间是术后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3 术后感染多因素分析结果
3 讨论
3.1 术后感染情况
目前医院感染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课题,尤其是术后感染更是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5]。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但还是有术后感染病例出现。在本组患者中17例患者出现术后感染,占8.5%,其中主要感染部位是手术切口,手术切口感染率在40%以上,与Dronge AS等[6]的研究基本一致。
从表1可以看出,本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革兰阴性菌,占70.59%,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为主,二者占47.07%;而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17.65%,与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相似[7]。
3.2 术后感染危险因素
近几年关于开腹子宫切除术后感染危险因素的研究较多,且研究结果也不尽一致。Apisarnthanarak A等[8]的研究显示,危险因素主要有术后肠功能紊乱、贫血症、间断导尿、术后失血>500mL、尿路药物治疗以及术前未使用抗生素。而王西玲等[9]的研究发现,术后血肿、年龄>50岁、术前住院>3d、恶性肿瘤、导管留置>7d等是术后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在本研究当中,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恶性肿瘤、手术时间、切口长度、贫血、住院时间在术后感染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5岁、恶性肿瘤、贫血、手术时间是术后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其中恶性肿瘤的OR值最大为7.466,提示恶性肿瘤大大增加了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因为恶性肿瘤细胞能够对机体的免疫机制产生抑制作用,且肿瘤代谢产物也能够抑制机体的免疫作用,导致恶性肿瘤患者抵抗能力严重下降[10]。其余依次为贫血(OR=4.822)、年龄≥55岁(OR=3.052)、手术时间(OR=2.766),子宫恶性肿瘤、子宫肌瘤等容易造成患者出现缺铁性贫血,而缺铁较为显著的影响是减少了T淋巴细胞的数目,降低了中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的杀菌能力,因而较容易出现术后感染[9];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免疫系统功能逐渐衰退,更加容易受到致病菌的侵袭,而且免疫系统杀菌能力也逐渐减弱;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患者遭受致病菌侵袭的几率逐渐升高。
本研究还发现,术前使用抗生素≥1 d、术后使用抗生素≥3 d均对术后感染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提示对于开腹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前1 d或者数天、术后长期使用抗生素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减少术后感染的危险性。分析主要原因可能是,术前使用抗生素主要是为了抑制或者杀灭患者自身、手术区环境当中的细菌,当手术结束缝合切口后,术前使用抗生素的主要作用仅限于此段时间[11]。
3.3 术后感染防控措施
加强围术期患者用药,药物使用时间应包含整个手术过程,总体应用时间控制在24 h之内。可以于术前30 min~2 h使用抗生素,如果手术时间在5h以上或术中出血量大于1000 mL时,可根据手术情况给予第二次抗生素药物使用。对于长期使用抗生素药物的患者,可以根据其细菌培养结果和药敏试验选取针对性抗生素,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加强手卫生管理 ,加强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做好术前准备,尤其是营养不良、贫血等患者,术前改善其全身状况。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加强手术操作技能,减少对邻近组织器官的损伤[12]。
综上所述,年龄、恶性肿瘤、贫血、手术时间是引发术后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做好术前准备,根据患者具体状况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以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宋国敏,方欢. 流程再造在手术切口感染控制管理中的作用[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9):1289-1290.
[2]廖小萍,胡美霞,陈丽华,等. 产科手术部位感染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6):22-23.
[3]王西玲,王宇,余玲,等.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5):67-68,71.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S].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1:36-52.
[5]Duan SZ,Usher MG,Mortensen RM. PPARs:the vasculature,inflammation and hypertension[J]. Curr Opin Nephrol Hypertes,2009,18(2):128-133.
[6]Dronge AS,Perkal MF,Kancir S,et al. Long-term glycemic control and postoperative infectious complications[J]. Archives of Surgery, 2006,141(4):375-380.
[7]Kirkland KB,Briggs JP,Trivette SL,et al. The impact of surgical—site infections in the 1990s:attributable mortality,excess length of hospitalization,and extra costs[J]. 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 2011,20(11):725-730.
[8]Apisarnthanarak A,Jones M,Waterman BM,et al,Risk factors for spinal surgical-site infections in a community hospital:a case-control study[J]. 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 2010,4(1):31-36.
[9]王西玲,王宇,殷亚亚,等. 护理干预对预防手术室感染的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8):41-42.
[10]张海敏,张海琴,赵正杭,等. 剖宫产术后感染的发生与抗生素应用时机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2013, 10(12):76-78.
[11]阮晓翠,周毛婴,张腾飞.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7):935-936.
[12]岳莉,张云,刘丽丽. 聚维酮碘对阴式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感染的预防[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4):725-726.
(收稿日期:2013-11-08)
endprint
2 结果
2.1 术后感染情况
200例患者中出现术后感染17例,感染发生率为8.5%。医院感染发生在术后2~9d,平均(5.4±1.1)d。7例患者切口感染,占41.18%,术后发热和泌尿道感染各5例,各占29.41%。
2.2 病原菌分布
17例术后感染患者共检出致病菌1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2株,占70.59%;革兰阳性菌4株,占23.53%;真菌1株,占5.88%。见表1。
表1 病原菌分布及构成比
2.3 术后感染单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恶性肿瘤、手术时间、切口长度、贫血、住院时间在术后感染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术后感染单因素分析结果
2.4 术后感染多因素分析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5岁、恶性肿瘤、贫血、手术时间是术后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3 术后感染多因素分析结果
3 讨论
3.1 术后感染情况
目前医院感染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课题,尤其是术后感染更是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5]。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但还是有术后感染病例出现。在本组患者中17例患者出现术后感染,占8.5%,其中主要感染部位是手术切口,手术切口感染率在40%以上,与Dronge AS等[6]的研究基本一致。
从表1可以看出,本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革兰阴性菌,占70.59%,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为主,二者占47.07%;而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17.65%,与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相似[7]。
3.2 术后感染危险因素
近几年关于开腹子宫切除术后感染危险因素的研究较多,且研究结果也不尽一致。Apisarnthanarak A等[8]的研究显示,危险因素主要有术后肠功能紊乱、贫血症、间断导尿、术后失血>500mL、尿路药物治疗以及术前未使用抗生素。而王西玲等[9]的研究发现,术后血肿、年龄>50岁、术前住院>3d、恶性肿瘤、导管留置>7d等是术后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在本研究当中,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恶性肿瘤、手术时间、切口长度、贫血、住院时间在术后感染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5岁、恶性肿瘤、贫血、手术时间是术后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其中恶性肿瘤的OR值最大为7.466,提示恶性肿瘤大大增加了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因为恶性肿瘤细胞能够对机体的免疫机制产生抑制作用,且肿瘤代谢产物也能够抑制机体的免疫作用,导致恶性肿瘤患者抵抗能力严重下降[10]。其余依次为贫血(OR=4.822)、年龄≥55岁(OR=3.052)、手术时间(OR=2.766),子宫恶性肿瘤、子宫肌瘤等容易造成患者出现缺铁性贫血,而缺铁较为显著的影响是减少了T淋巴细胞的数目,降低了中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的杀菌能力,因而较容易出现术后感染[9];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免疫系统功能逐渐衰退,更加容易受到致病菌的侵袭,而且免疫系统杀菌能力也逐渐减弱;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患者遭受致病菌侵袭的几率逐渐升高。
本研究还发现,术前使用抗生素≥1 d、术后使用抗生素≥3 d均对术后感染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提示对于开腹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前1 d或者数天、术后长期使用抗生素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减少术后感染的危险性。分析主要原因可能是,术前使用抗生素主要是为了抑制或者杀灭患者自身、手术区环境当中的细菌,当手术结束缝合切口后,术前使用抗生素的主要作用仅限于此段时间[11]。
3.3 术后感染防控措施
加强围术期患者用药,药物使用时间应包含整个手术过程,总体应用时间控制在24 h之内。可以于术前30 min~2 h使用抗生素,如果手术时间在5h以上或术中出血量大于1000 mL时,可根据手术情况给予第二次抗生素药物使用。对于长期使用抗生素药物的患者,可以根据其细菌培养结果和药敏试验选取针对性抗生素,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加强手卫生管理 ,加强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做好术前准备,尤其是营养不良、贫血等患者,术前改善其全身状况。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加强手术操作技能,减少对邻近组织器官的损伤[12]。
综上所述,年龄、恶性肿瘤、贫血、手术时间是引发术后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做好术前准备,根据患者具体状况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以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宋国敏,方欢. 流程再造在手术切口感染控制管理中的作用[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9):1289-1290.
[2]廖小萍,胡美霞,陈丽华,等. 产科手术部位感染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6):22-23.
[3]王西玲,王宇,余玲,等.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5):67-68,71.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S].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1:36-52.
[5]Duan SZ,Usher MG,Mortensen RM. PPARs:the vasculature,inflammation and hypertension[J]. Curr Opin Nephrol Hypertes,2009,18(2):128-133.
[6]Dronge AS,Perkal MF,Kancir S,et al. Long-term glycemic control and postoperative infectious complications[J]. Archives of Surgery, 2006,141(4):375-380.
[7]Kirkland KB,Briggs JP,Trivette SL,et al. The impact of surgical—site infections in the 1990s:attributable mortality,excess length of hospitalization,and extra costs[J]. 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 2011,20(11):725-730.
[8]Apisarnthanarak A,Jones M,Waterman BM,et al,Risk factors for spinal surgical-site infections in a community hospital:a case-control study[J]. 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 2010,4(1):31-36.
[9]王西玲,王宇,殷亚亚,等. 护理干预对预防手术室感染的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8):41-42.
[10]张海敏,张海琴,赵正杭,等. 剖宫产术后感染的发生与抗生素应用时机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2013, 10(12):76-78.
[11]阮晓翠,周毛婴,张腾飞.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7):935-936.
[12]岳莉,张云,刘丽丽. 聚维酮碘对阴式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感染的预防[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4):725-726.
(收稿日期:2013-11-08)
endprint
2 结果
2.1 术后感染情况
200例患者中出现术后感染17例,感染发生率为8.5%。医院感染发生在术后2~9d,平均(5.4±1.1)d。7例患者切口感染,占41.18%,术后发热和泌尿道感染各5例,各占29.41%。
2.2 病原菌分布
17例术后感染患者共检出致病菌1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2株,占70.59%;革兰阳性菌4株,占23.53%;真菌1株,占5.88%。见表1。
表1 病原菌分布及构成比
2.3 术后感染单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恶性肿瘤、手术时间、切口长度、贫血、住院时间在术后感染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术后感染单因素分析结果
2.4 术后感染多因素分析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5岁、恶性肿瘤、贫血、手术时间是术后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3 术后感染多因素分析结果
3 讨论
3.1 术后感染情况
目前医院感染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课题,尤其是术后感染更是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5]。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但还是有术后感染病例出现。在本组患者中17例患者出现术后感染,占8.5%,其中主要感染部位是手术切口,手术切口感染率在40%以上,与Dronge AS等[6]的研究基本一致。
从表1可以看出,本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革兰阴性菌,占70.59%,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为主,二者占47.07%;而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17.65%,与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相似[7]。
3.2 术后感染危险因素
近几年关于开腹子宫切除术后感染危险因素的研究较多,且研究结果也不尽一致。Apisarnthanarak A等[8]的研究显示,危险因素主要有术后肠功能紊乱、贫血症、间断导尿、术后失血>500mL、尿路药物治疗以及术前未使用抗生素。而王西玲等[9]的研究发现,术后血肿、年龄>50岁、术前住院>3d、恶性肿瘤、导管留置>7d等是术后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在本研究当中,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恶性肿瘤、手术时间、切口长度、贫血、住院时间在术后感染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5岁、恶性肿瘤、贫血、手术时间是术后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其中恶性肿瘤的OR值最大为7.466,提示恶性肿瘤大大增加了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因为恶性肿瘤细胞能够对机体的免疫机制产生抑制作用,且肿瘤代谢产物也能够抑制机体的免疫作用,导致恶性肿瘤患者抵抗能力严重下降[10]。其余依次为贫血(OR=4.822)、年龄≥55岁(OR=3.052)、手术时间(OR=2.766),子宫恶性肿瘤、子宫肌瘤等容易造成患者出现缺铁性贫血,而缺铁较为显著的影响是减少了T淋巴细胞的数目,降低了中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的杀菌能力,因而较容易出现术后感染[9];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免疫系统功能逐渐衰退,更加容易受到致病菌的侵袭,而且免疫系统杀菌能力也逐渐减弱;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患者遭受致病菌侵袭的几率逐渐升高。
本研究还发现,术前使用抗生素≥1 d、术后使用抗生素≥3 d均对术后感染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提示对于开腹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前1 d或者数天、术后长期使用抗生素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减少术后感染的危险性。分析主要原因可能是,术前使用抗生素主要是为了抑制或者杀灭患者自身、手术区环境当中的细菌,当手术结束缝合切口后,术前使用抗生素的主要作用仅限于此段时间[11]。
3.3 术后感染防控措施
加强围术期患者用药,药物使用时间应包含整个手术过程,总体应用时间控制在24 h之内。可以于术前30 min~2 h使用抗生素,如果手术时间在5h以上或术中出血量大于1000 mL时,可根据手术情况给予第二次抗生素药物使用。对于长期使用抗生素药物的患者,可以根据其细菌培养结果和药敏试验选取针对性抗生素,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加强手卫生管理 ,加强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做好术前准备,尤其是营养不良、贫血等患者,术前改善其全身状况。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加强手术操作技能,减少对邻近组织器官的损伤[12]。
综上所述,年龄、恶性肿瘤、贫血、手术时间是引发术后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做好术前准备,根据患者具体状况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以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宋国敏,方欢. 流程再造在手术切口感染控制管理中的作用[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9):1289-1290.
[2]廖小萍,胡美霞,陈丽华,等. 产科手术部位感染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6):22-23.
[3]王西玲,王宇,余玲,等.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5):67-68,71.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S].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1:36-52.
[5]Duan SZ,Usher MG,Mortensen RM. PPARs:the vasculature,inflammation and hypertension[J]. Curr Opin Nephrol Hypertes,2009,18(2):128-133.
[6]Dronge AS,Perkal MF,Kancir S,et al. Long-term glycemic control and postoperative infectious complications[J]. Archives of Surgery, 2006,141(4):375-380.
[7]Kirkland KB,Briggs JP,Trivette SL,et al. The impact of surgical—site infections in the 1990s:attributable mortality,excess length of hospitalization,and extra costs[J]. 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 2011,20(11):725-730.
[8]Apisarnthanarak A,Jones M,Waterman BM,et al,Risk factors for spinal surgical-site infections in a community hospital:a case-control study[J]. 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 2010,4(1):31-36.
[9]王西玲,王宇,殷亚亚,等. 护理干预对预防手术室感染的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8):41-42.
[10]张海敏,张海琴,赵正杭,等. 剖宫产术后感染的发生与抗生素应用时机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2013, 10(12):76-78.
[11]阮晓翠,周毛婴,张腾飞.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7):935-936.
[12]岳莉,张云,刘丽丽. 聚维酮碘对阴式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感染的预防[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4):725-726.
(收稿日期:2013-11-08)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