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圆梦

2014-09-12 15:49陈转英
广东教育·综合 2014年7期
关键词:马修心灵儿童

陈转英

看过许多的电影,也被不少的电影感动过。然而,《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经典的教育影片,留给我的岂止是感动,更多的应该是震撼!主人公马修老师坚持执着的教育信念,让我想起了“第56号教室”奇迹的创造者雷夫老师,这些教育人让我敬佩的同时,也在悄悄地影响着我对教育的理解,启迪着我对教育的思考。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满身缺点的学生,让所有人都觉得头痛。影片里“池塘畔底青年辅导院”里有句经典的话:犯错、处罚,成为了教师的唯一教育方式。学生一旦犯错,后果就是禁闭、取消“家长探访日”、面壁受罚……在影片的第一幕,由于抓不到真正的“凶手”,院长要求由新来的马修老师“点将”,这个倒霉的学生一直要等到真正的“凶手”出现。其实,倒霉的又何止是这个代罪羔羊呢?这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当然不能解决问题,严格来说,这不是教育,而是摧残。所幸,马修老师从第一天起就没有认同这种教育方式,他要求院长取消全体受罚制度(尽管没成功),他“保护”犯错学生的同时,想方设法教育、引导学生认识错误。他用仁爱的心关注每个孩子的变化,他给每个孩子充分的肯定,他为每个孩子找到适合的位置(哪怕是当钢琴谱架),他用眼神来鼓励孩子,用爱的语言来诠释教育。他的乐观、积极、投入,感染了班上的孩子,影响着孩子。他用行动践行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道理。教师之所以伟大,并非教师有何过人之处,而是因为教育是爱的事业,是良心的事业。教育是爱的艺术,一个温暖的拥抱,一次触动心灵的对话,一个眼神的交流,都是爱的强音,教育的足迹。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只有眼中有学生,心中有爱,才能培养有爱的人。爱事业,理应从爱学生开始。一个老师若心中无爱,又何以传道授业解惑?我们面对的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要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我们就要想方设法在工作的过程中加入“爱”的催化剂。

宽容,教育的力量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每个儿童都是一个独特的小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们会犯错,会调皮,会叛逆。犯错是大多数儿童的共性,老师要允许儿童的犯错,宽容他们,理解他们,才能走进奇异的儿童世界。在这个特殊的世界里,马修老师目睹了学生各种各样的“罪行”,他一次次地“包庇”学生的错,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他甚至“欺骗”家长,“隐瞒”真相,他相信孩子的善良,期待孩子的改变。他的宽容变成了一种教育的力量,唤醒学生心灵,温润学生心田。反观我们的教育工作:曾几何时,面对学生的犯错,我们也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是,我们似乎没有真正的以一颗宽容的心来看待儿童的成长,孩子的屡教不改会让我们变得无奈,变得愤怒。我们的眼里经常装满学生的毛病,于是就有了挑刺,有了挖苦,有了嗤之以鼻……唯独没有足够的宽容。其实,每个人的成长经历都是一场特殊的呈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只是呈现的方式不同而已。每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他们需要尊重,需要宽容,需要我们有静待花开的耐心。有人说:“教育,就是一颗树摇动另一颗树,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心灵感召另一个心灵。”穿行在教育的丛林里,沿途会荆棘满布,“惊喜”不息,唯有带着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对生命成长的宽容之意,我们才能仰望教育,拾掇教育,进而珍藏教育。

相信孩子,成就孩子

影片中有一个这样的画面:劳累一天的马修老师正准备结束当天的训练时,站在一旁的安静男孩莫翰奇突然说了一句:“为何不接着练习第二部分?”马修回答:“还没教呢。”“可是我已经自学了。”正是这样一句不经意的对话,马修老师意外地发现在这个特殊的学校里边,竟然也有如此的“好声音”“好天赋”,他震惊了,他兴奋了,他的合唱团,他的音乐梦也都一一变成现实了。这就是相信的魅力!儿童的心中拥有无穷大的力量,他们的潜力不可低估。我们不敢随意断定冷眼里真的有牛顿,但谁又敢保证这里边就没有未来的音乐家呢?事实上,莫翰奇成为出色的指挥家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我常想,究竟什么是好的教育?在马修身上,我似乎找到了答案:当每个孩子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当他们都能找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当集体中的每个人都有共同的语言密码,当每个孩子都能在自己的轨道上快乐滑行,当每个孩子的眼睛都充满自信,当每个教师的脸上都写满爱意时,这也许就是好的教育,甚至是成功的教育!

猜你喜欢
马修心灵儿童
生日谜语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唤醒心灵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马修的夜晚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