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生
在娱乐圈,演员都想成为“明星”,在教育界,教师都想成为“名师”。明星一直是娱乐新人模仿的对象,每个教师都想通过模仿名师的教学,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虽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是按图索骥、一味模仿却是东施效颦、邯郸学步,不尽人意。明星教师刘欢在评点《中国好声音》选手时直言自己“不主张模仿,好声音的前提在于它真实的本性……每位选手都应该展现出个性和声音的特质”。诚然,名师课堂呈现出的先进教学理念和独特教学设计,还有融洽的课堂气氛和精湛的教学技艺,给一线教师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然而,学习名师课时一味照搬,盲目模仿,就会忽略自身的素质,失去自身的教学风格。齐白石老人曾告诫弟子说:“学我者生,似我者亡。”那我们学名师,究竟学什么呢?
循厚积薄发的经历
平凡的教师们,即便平凡得只像天空中的“繁星点点”,但是星星也会有绽放光明的梦想。虽不能与日月同辉,但也深知厚积薄发的自然规律。历数名师的成长历程,无一不是“厚积而薄发”的典范。几十万字的读书札记、教育随笔和 1000多节的听课笔记的积累,为名师窦桂梅积淀了力量。8年时间完成100篇“中学语文教例品评”、几十篇有关教学思路设计的文章、40多篇“别出心裁读课文”专栏文章、几十篇教案设计、50讲“阅读教学艺术”,记录并展示了名师余映潮成功经验和成长历程。教师不要只惊羡名师成名后的光鲜,不能只模仿名师成名后所展示出来的精彩课例、先进理念,重要的是关注名师成名前长期、丰厚的积累,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学习名师应该循着名师的成长经历,静下心来“厚积”,期待“薄发”之机。
持潜心坚守的心态
“名由实生,故久乃大”,名师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炼过程。在历炼的过程中有“面壁十年图破壁”的苦学,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的清思,更有“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跋涉……在无为之中有所作为,才成名师。学习名师应该学习他们“沉得下去接地气,静得下来做研究”的心态,这是我们应从名师成长历程中汲取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17岁时在乡村小学做教师,潜心进行教育实践和探索。29岁时辞掉教育局长,谢绝到城市学校任教的邀请,默默守望乡村教育,苦心实践24年,终成力作《给老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等,至今这些著作仍被被誉为“教育学的活教材”。无独有偶,上海交大晏才宏老师之所以成为名师,也是因为多年来他一直潜心教学,研究教学艺术。他们的教学水平和艺术及其影响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长期静心研究、不懈追求的结果。
秉卓尔能群的品质
草根教师仰视“名师”,无可厚非,而有些名师“相轻”却也有失名师品质。名师之所以为名师,是因为他们卓尔不凡,与众不同。但真正的名师、大师要有“卓尔”的能力和魅力,但更应该有“能群”的气度和魄力。《荀子·君道》:“君者,何也?能群也。”名师从来不是“孤独的行者”,在他的成功路上除了自己的努力和坚守,一定有强大团队的支撑,一定有与团队的合作。江苏教师刘东升“数学课学生讲题”“学生反思小论文”的研究得到了很多老师的推崇和借鉴,并且借助于网络平台,集合了众多的“同行者”。 数学特级教师符永平自己成功的同时成立“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师的专业引领作用,组织和带动带动南通整个教师队伍专业水平的提升。笔者认为在这些名师身上体现出来的是“能群”的合作品质,另一个层面更显“卓尔”的魅力,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一个好汉三个帮”,牛顿也说过:“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一线教师在专业成长的路上或许更需要这些卓尔能群的品质。
在学习名师的路上,名师是“范本”,我们是“学生”。俄国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曾说:“学生如果把老师当成一个范本,而非敌手,他就永远不能青出于蓝。”“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光。”倘若尽信“范本”,没有“相荡”,没有“相击”,何来的“涟漪”与“灵光”?因此,学习名师不能止于表面的模仿,更重要的是循其经历、持其心态、秉其品质、建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