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晨曲
传统的课程被形象地称之为“圈养式”课程:学生被封闭和限制在一个固定的空间,教师扮演饲养员的角色,给学生喂什么、喂多少、什么时候喂都由教师决定。这是因为传统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源于行为主义的思想,行为主义坚持真理的客观性,轻视学习者的主观意识。
而现行课程则被称之为“游牧式”课程:教师就是放牧人,是站在生灵(即学生群体)的后面指导,而不是牵着他们的鼻子前行,教师预设的行进路线在行进的过程中也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在“游牧式”教学的过程中,生灵(即学生)在行进的过程中时而会发现更加丰美的“水草”。(即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因学习中的问题而偏离教师预先设计的路线图,往往会获得新鲜的而不同于教师课前预设的种种体验和心得。)
到了今时今日,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在“圈养”学生,还是“放牧”学生呢?2013年度我深入学校观摩了几十节“推门课”,在观摩的过程中受益匪浅,也使我不断反思。
其中仍有教师没有把三维目标具体化为一节课的教学行为目标,三维目标只停留在教案本上成为新课程的装饰与点缀。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只关注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否完成,这就容易造成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越位”,甚至只有知识与技能目标迈进了课堂。
观摩的其中一节《记承天寺夜游》课,该教师的教学流程如下:(一)板书课题 。1.释题 。2.简介作者。(二)整体感知课文 。1.听录音朗读课文 。2.学生朗读课文,教师纠正读音。3.分析课文,概括段意。(三)布置作业。
另一节《古文二则》,该教师的教学流程如下:(一)齐背《三峡》。 (二)板书课题《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1.齐读 。2.释题。(三)串译课文 。(四)课堂练习。
在这两节课里,教师只顾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训练,缺少对学习情境的创设,学生学习的方法单一,丝毫不见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情感上的激励、疏导、调控。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只有知识的教授,还要关心学生是怎么学会的,他们的学习过程有什么样的体验。这需要我们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从课程目标的高度来正视它们的地位。
有的教师根本没把课堂的“主人”当回事。教学不可能近乎完美、滴水不漏,在课堂中常常会出现教师事先难以预料的问题情景与偶发事件,而我们往往过分拘泥于教案,期望学生按教案的设想做出回答,不要“节外生枝”,稍有偏离就会对“主人”(即学生)“生拉硬拽”,以免“主人”“误入歧途”,如此喧宾夺主,久而久之“主人”就会变得唯唯诺诺、亦步亦趋。
“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没有落到实处。小组合作学习成为某些教师公开课上用来标榜新课程教学,走走过场、徒有其表的新招式。一位教师在《愚公移山》的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翻译课文,可学生一个个无动于衷,根本没有合作学习的习惯。无独有偶,几天之后我又观摩了一节《捕蛇者说》。有一环节也是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读通附文的意思。热闹了几分钟后到了汇报的环节,老师提问,无人举手,原来热闹只是表面,小组合作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要使学生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进而养成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事,需要我们日复一日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与训练。
如何分组才能起到促进合作探究的作用?如何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职责,扮演好自己组内的角色?什么样的内容才适合小组讨论?小组合作的时机如何把握?如何让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与合作探究学习相辅相成?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好好琢磨。
或许我们还是习惯于“圈养式”的教学,满足于“饲养员”的角色,习惯于高高在上,很享受被学生仰视的感觉。认为教师掌握着知识的权威而无所不知,学生一无所知,于是理所当然的“一言堂”“满堂灌”“双手捧书,目中无人”,那我们只能成为一名教书匠,永远体会不到教学相长的乐趣,我们的教学水平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停滞不前。
是继续做一名落伍的“饲养员”,还是尝试着当一名新时代的“放牧人”,全在你的一念之间。老师们,是改变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