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川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胡 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日报》2012年11月8日。的长期战略任务,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最新认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觉。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其中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以下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关注人们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抓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着力铸牢人们的精神支柱;坚持联系实际,区分层次和对象,加强分类指导,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坚持改进创新,善于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群众便于参与的平台,开辟群众乐于参与的渠道,积极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基层工作创新,增强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②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人民日报》2013年12月23日。这无疑为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强有力的原则指导。在学习理解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具体提出以下几条可遵循的方法论原则: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既离不开学理研究,也离不开宣传普及。学理研究是宣传普及的基础和前提,能指导宣传普及的有效进行,为理论的大众化提供新元素和新依据;宣传普及则为学理研究提供动力元素,促进理论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可见,学理研究与宣传普及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既相互支撑,又相互促进。特别是当某个理论的学理研究已经历一段时间,达到一个相对成熟的水平,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之后,做好宣传普及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三个倡导”的表述语,以简洁明快、通俗易懂、便于普及、易于践行的“通俗表达”方式来进行理论概括和宣传普及,其目的在于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化在人民大众的性情心理之中,融入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精神血脉之中,成为支撑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主心骨”。①张 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和保证》,《学习时报》2012年11月19日。
过去理论界那种人为地把理论神秘化、抽象化和意识形态化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所以,只有将抽象理论进一步通俗化,才能在实质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但我们在防止一种倾向的时候,决不能走向另一种错误倾向。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并不是要以削弱学理研究为条件和代价来进行宣传普及。学理研究与宣传普及当然是一对矛盾,二者的关系不是从通过削弱一方来加强另一方的方式来看待和处理的。理论的深刻与否首先并不在于其是否大众化、是否通俗易懂,而是取决于该理论对事物本质的揭示和把握程度。事实上,人们往往被如何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内在逻辑依据等学理问题所困扰,从而给宣传普及工作带来困难。因此,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过程中,我们应当把学理研究与宣传普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笔者认为,有两个命题是需要加以区分的。一个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另一个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是指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的知识的系统化结论。“实践”是指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际”是指不依赖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意识为转移的一种客观存在,它可以包括一切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实际行动(实践活动)、思想实际(作为认识对象的认识活动)三个方面。可见,就外延而言,“实践”只是“实际”中的一个方面、一个部分,它不能取代“实际”的总体。这里侧重于分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
一般而言,理论与实践二者之间往往存在着一定的间距,这种间距是指二者之间表现出的一定张力、距离,是二者在内容、范围和层次、表现形式等方面的差异性。有了这种间距,就可能产生二者分裂和脱离的严重后果。这也是之所以出现唯心主义和经验主义错误倾向的原因。其表现:一是理论脱离实践;二是实践脱离理论。理论脱离实践错在以为实践并不是理论的来源,理论也不必经过实践去检验,而可通过其他途径产生并得到证实,因而理论无须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是可以脱离实践的。这样一来,就会出现两种结果:一是理论丧失了其存在的物质基础,导致唯心主义;二是为理论而理论,仅停留在理论阶段,没有把理论回到实践中去,否认了理论认识中的实践目的性。实践脱离理论错在以为实践无须理论指导,可自行实践、盲目实践,俗称“闭门造车”。这样一来,就会否认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把个人的经验和努力绝对化,认为个人的原有经验和努力程度决定实践的成功与否,这显然走向经验主义。因此,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必要的。同时,理论与实践二者之间的这种间距,也正是二者结合的前提。一旦我们能够在实践过程中正确地把握了这种间距及其相结合的规律和途径,那么就完全可能做到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坚持理论联系实践,区分层次和对象,加强分类指导,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因此,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要产生实际成效,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完成从思想认同到实践认同的转化,即通过动员群众和掌握群众,由一种科学的思想理论和精神力量转变为现实的积极的物质力量。
把握真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原则,关键在于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要抓住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具体方针政策的转换。因为理论只有变成具体的方针政策,才具有可操作性。只有当广大干部群众感受到具体的方针政策体现了他们的根本利益和需要,他们才会进一步接受和拥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要高度关注民生问题,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物质基础。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三)要充分关注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各种精神文化需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必须深入了解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状况、情感需求、目标愿景、爱好情操等。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提升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是科学,它具有真理性,同时又是行动指南,它具有价值性。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培育和践行的依据所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既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理性,又要时刻突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性,根本目的在于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行动指南。所谓真理性,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相结合的产物,它是在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践中产生、成长并不断得到检验的。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地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正确找到并解决了新时期社会价值观的主要矛盾和根本问题。因此,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也必须体现和贯彻这种内容上的真理性。所谓价值性,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只是一种纯粹的思想理论,它同时是我们党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行动指南和根本价值取向。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不是强制人民大众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毛泽东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曾明确指出:“不能强制人们放弃唯心主义,也不能强制人们相信马克思主义。”③《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9页。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既需要对群众主动“灌输”,又要强调群众的自主选择和积极“渗透”。一方面,积极“灌输”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主要途径之一,“灌输”是理论宣传的重要方式。马克思曾把灌输过程比喻为思想的闪电射向人民的园地;列宁曾系统地阐释了灌输理论,积极倡导并身体力行地把社会主义思想和“政治自觉”灌输到无产阶级群众中去。目前。我们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当然也需要有一个“灌输”的过程。
渗透原则是指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要渗透到其他工作中去,要与工作对象的日常生活相结合。人是社会的主体,既表现为人的主体实践构成了完整的社会实践,也表现为人在社会中的任何思想和行为活动归根到底都是自主选择的结果。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进程中,强调选择性就是要给人民群众以多种接受科学理论的途径和方式,通过各自不同的选择,从被动、自发的学习转向主动、自觉的学习,主动将之付诸社会实践。灌输与渗透的结合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根本方法和途径。因而,在理论宣传模式上我们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一味政治化,强行灌输,以求统一群众的所有思想。而应该在坚持一元化、包容多样的原则下考虑我们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以及怎样做到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尊重实践、尊重创造,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开拓,聚合各项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②《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人民日报》2012年12月12日。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实践活动是以改造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应实践需要而产生的,因而其培育和践行,最终必然体现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创造历史的实践结果上。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与智慧、行动与实践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最为重要的力量,自然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为根本的力量。因而,尊重实践也就是尊重群众。我们正确把握尊重群众与尊重实践的原则,一是要正确理解尊重群众与尊重实践是内在统一的,二是要积极探索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中如何来实现尊重群众与尊重实践结合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三是要认真总结广大群众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创精神与实践经验。
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实践和认识的主体,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因而,要尊重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就在于支持群众的创造,参与到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去,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及时发现、总结、概括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新鲜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政策和价值观,同时来宣传、动员、指导人民群众从事新的实践,从而推动历史向前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指出:“我们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①《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人民日报》2012年12月12日。尊重群众,就是要相信群众中间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能够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方法和措施来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斗。
过了好一会,阿花用纸巾擦了泪,又像蛇一样缠过来,温柔地说,阿坤,你是误会了,我和江锋真的没有什么。我把脸扭过去,茫然地望着窗外,眼神空空的。阿花对着我的背影说,阿坤,其实我从没说过要嫁给你呀,我们只是好朋友,那种可以肝胆相照同床共枕的异性朋友,这难道还不够吗?
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不能总是“满堂灌”,用传统的思维方式说教,“大话”、“套话”连篇,那样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还会适得其反。我们必须认识到,群众接受和掌握理论是一个自觉自愿的过程。“灌输”要注意方式方法;“渗透”则要注意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注意向社会环境、心理环境、网络环境等方面的渗透。
4.2.1 明确平台定位,构建国家级资源共享平台。联合采访平台的建设只有在满足绝大部分用户需求的前提下,具备公益性质才能被广泛认同和运用。例如美国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OCLC数据,以及国内的联机联合编目系统就是很好的例证,它们成功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满足了所有图书馆的共同需求。相反,由任何一方以营利为目的构建的平台自然不被市场看好,因为逐利性是商业的本质,也是众多商家的本性。只有将平台定位为公共服务资源平台,坚持行政推动和发挥市场作用相结合,最大限度地调动馆配三方参与平台建设的积极性,确保多方参与建设,扩大平台的覆盖范围,才能真正实现资源共建共享的目的。
混凝土的凝结和硬化是水泥与水发生水化反应的最终结果,要想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就要建立适宜于水化反应的环境。所以,养护对于混凝土的质量至关重要。通常采用的养护方法主要是覆盖浇水养护和覆膜养护,其关键在于为混凝土水化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以促进水化反应的顺利进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需要正确处理好先进性与广泛性的关系。先进性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主导性和引领性的特点。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造力、感召力、说服力的源泉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使人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并去为它努力奋斗,能够激励人们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水平并体现在具体行为之中。广泛性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现实性和普遍性的特点。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依据所在。现实中的人们只有直接和真正地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实惠、利益和幸福,能够切实解决当前人们普遍存在的思想认识问题、普遍关心的利益需求问题,才有助于他们真切地拥护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乡愁”“童年记忆”“情怀”“家人”等词语体现了游客入住民宿的情感价值。所谓情感价值主要指的是入住民宿的体验对于人情感的影响,即民宿及民宿体验从整体上有益人的心理,强化人的认知,呼应人的情感,进而强化游客的认同感和精神象征。“远离了大城市的喧嚣,民宿让我忆起了淡淡地乡愁”“住在民宿里竟然体会到家的感觉,五湖四海的小伙伴更是像家人一样彼此照顾”“蛙叫蝉鸣都是童年的记忆”等游客评论,体现了游客与具体的生活环境即民宿体验的过程中,建立起了一种复杂情感联系,形成了一种充满记忆的情感体验。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要依靠“大众”。而“大众”是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他们的生活状况、文化程度、知识结构、职业特点、个人信仰系统等都存在着差异性、多样性和层次性。不同的人群对理论的期待、理解、需求等等也是有很大差异的。因此,我们要重视区分层次,分类指导。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的对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党员干部,二是青年学生,三是普通公众。对这些不同层次的对象,期望用一种教育和传播模式来满足所有人的需求,这样的做法变得越来越难。我们应当针对不同对象的不同情况,分层次地提出不同的标准和要求,采用不同的教育手段和方式,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就要求他们能够比较完整和准确地认知与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他们通过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努力做到真学、真信、真懂,着重解决好理想信念与现实矛盾的关系,自觉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对青年学生来说,要求他们认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和参考书,自觉提高认识社会与人生的能力,着重解决好个人成长与回报社会的关系。对普通公众来说,则要通过简单易懂的形式,从现实问题入手,引导和帮助广大基层群众学习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和觉悟逐渐转化和渗透到日常生活和行为中,从而达到转变整个社会风气和增进社会和谐的目的。因此,我们必须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在充分认识和把握人们思想政治水平和道德觉悟多样性和层次性的基础上,研究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文化精神需求和价值取向,研究人们思想活动的新情况、新特点,根据不同对象,确定不同的宣传教育目标和内容。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既要继承前人的智慧,又要根据基本国情和时代特征进行创新;既要继承革命战争年代里那些成功地进行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经验,又要根据时代的需要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方法和实现路径。继承性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在已有的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及社会生活的基础上进行的,要受一定的历史条件和文化传统的深刻影响,还要从前人已经积累的大量思想文化资料出发,因而在其自身建设中保持着一些不断重复的、相对不变而可以世代继承、积聚的联系和关系的属性。这些联系和关系,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被人们认识、凝练和概括,并且以经验和理性的方式凝结成一定的结构和特定的功能。创新性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是在人的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必然伴随着人的主体性的不断展开和丰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的属性。这些变化和创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历史进程的每一个阶段,在社会主客体相互作用下,与时俱进地改变自己的内容和方式,发挥“化”大众的功能。
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是我们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牢固基础和不竭动力。一方面,创新不能割断历史,创新首先要继承,不善于继承,就没有创新的基础;另一方面,继承是为创新而存在,继承是手段,创新才是目的,不善于创新,就会缺乏继承的发展活力。因此,继承和创新,就好比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两个重要轮子,缺一不可。我们在培育和践行过程中应当立足于“继承”,着力于“创新”。始终要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并结合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形成的新思想、新话语、新理论等,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的话语体系,充分利用当代教育传播方式宣传普及开来,深入人心,使之成为早日实现“中国梦”的前进动力。
例如,学生笔记时对“组成蛋白质的元素”在理解“氨基酸”的概念以及“氨基酸如何形成蛋白质”后可省略;对“线粒体、叶绿体基质中含有的特殊成分与结构——DNA、 RNA和核糖体”在学习了“原核生物与内共生起源学说”后可省略,因为前者均可由后者推知。当然这需要教师对课程内容的重构。因此,学生笔记更多的是对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对课程内容是否理解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