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党员表达权是健康的党内生活的基本要求
——邓小平的党员表达权思想及现实启迪

2014-09-12 03:51崔建周
观察与思考 2014年7期
关键词:文选人民出版社意愿

□崔建周

保障党员表达权是健康的党内生活的基本要求
——邓小平的党员表达权思想及现实启迪

□崔建周

健康的党内生活是无产阶级政党战斗力的源泉。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是健康党内生活的基础,保障党员表达权则是党内民主的前提。邓小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对党员意愿表达作出过重要论述,主要包括党员意愿表达在党内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党员意愿表达是党员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怎样进一步做好党员意愿表达工作等诸多内容,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深入挖掘邓小平的这些论述,对于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正确看待党内思想差异,更好地发展党员意愿表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表达权 邓小平 党员意愿表达 启示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表达权是民主政治的基础。关于邓小平党内民主思想的研究是邓小平理论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学术界就邓小平党内民主思想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对邓小平党内民主思想的内涵、内容、基本特点、形成过程、重大意义等都有非常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对邓小平关于党员意愿表达的论述却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研究成果相对较少,这与当前党内党员意愿表达的状况不相适应,也与表达权在权利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不相称的。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党内出现的不敢讲话、不讲真话与无视纪律、随意发表言论并存的状况,我们重新回顾、研究邓小平的相关论述,对新时期更好地坚持民主集中制,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推进党员意愿表达从而保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一、邓小平关于党员意愿表达问题的主要观点

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对党员意愿表达这一问题既有深入的理论思考,也有亲身的实践体会,在党的不同历史时期提出了大量有价值的论断,是邓小平党内民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关于党员意愿表达问题的基本观点主要涉及党员意愿表达在党内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党员意愿表达是党员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怎样进一步做好党员意愿表达工作等诸多内容。

(一)在规律把握上,邓小平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执政党建设规律的高度,认识保障党员表达权的极端重要性

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来看,党员意愿表达是解放思想、防止思想僵化的重要基础,是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支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不断开动脑筋、创新观念。如果设定种种条条框框、思维禁区,给党员套上思想和言论的“紧箍咒”,不允许党员在党内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党员不敢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不能说与组织、领导不一样的话,只能说与文件一致、与上级一致、与书本一致的话,党内生活不讲原则地一团和气、缺乏独立思考地全体一致,暗流汹涌地鸦雀无声,就会导致思想僵化、实践停滞,教条主义、本本主义、自由主义盛行。“解放思想,开动脑筋,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就是要真正实行无产阶级的民主集中制。我们需要集中统一的领导,但是必须有充分的民主,才能做到正确的集中。”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4、144-145、144页。社会主义事业是人类发展史上各个国家都未曾充分实践的全新事业,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必然要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情况和问题,必然要充满各种各样的挑战和风险。党要顺利地应对挑战、化解风险,充分听取党员的意见和建议,凝聚党员的智慧和力量是重要途径。“我们的路是漫长的,还会遇到许多困难,错误也是难免的。关键在于不断地总结经验,使我们党的生活民主化,使我们国家的政治生活民主化。这样就能听到更多人的意见,特别是人民群众的意见。”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9页。从党的建设规律来看,邓小平指出:“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现在党内外小道消息很多,真真假假,这是对长期缺乏政治民主的一种惩罚。有了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小道消息就少了,无政府主义就比较容易克服。”③《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4、144-145、144页。健康的党内生活是无产阶级政党凝聚力、战斗力的根源。要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就必须认真开展党内的批评与自我批评,鼓励党员对党说真话。“为了保持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上的团结和统一,为了及时地帮助同志克服缺点,纠正错误,必须大大发展党内的批评和自我批评。鼓励和支持由下而上的批评,禁止压制批评的行为,对于发展批评有决定的意义。”④《邓小平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40、248-249、309、307、244、244、223-224页。

(二)在认识定位上,邓小平揭示了保障党员表达权对党的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意义与价值,明确指出党员表达权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体

党作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是否排斥党员的个性认识呢,是否绝对不允许党员有不同的看法呢?党员作为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个体,必然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必然会在一些党内事务上存在不同认识。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来也不排斥党内客观存在的思想分歧,而是在不断的思想斗争中走向更充分的思想一致。邓小平指出:“党是思想一致的组织,党员的思想一致是党的团结和统一的基础。但是,一切党员对于党组织的一切决议的认识都不能有任何出入。不,这是不可能的。党所要求的一致,是在党的一切基本原则问题上的思想一致和一切实际问题上的行动一致。在各种日常工作问题上,党员们的意见有某些不一致,不但是许可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⑤《邓小平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40、248-249、309、307、244、244、223-224页。邓小平认为,民主是集中的基础,全党只有充分允许党员意愿表达,实现党内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才能有正确的集中。“这种集中,如果没有高度的民主作基础,集中也是假的。全党提倡民主、提倡批评与自我批评,就能真正把全党的意志集中起来,真正做到万众一心。”⑥《邓小平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40、248-249、309、307、244、244、223-224页。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襟怀坦白、实事求是地向党组织表明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不仅是党员的权利,而且是党员的义务。“党员对党,对工作,对问题,对领导人,都有权按组织原则,在党的范围内,提出批评和意见,并且有权保留自己的意见。”⑦《邓小平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40、248-249、309、307、244、244、223-224页。“每一个党员有义务实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揭露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并且努力加以克服和纠正;有义务向党的领导机关直到党的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⑧《邓小平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40、248-249、309、307、244、244、223-224页。党员不敢表达、不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对党、对党员本人都要造成损害。“党员必须对党忠诚老实,不隐瞒和歪曲事实真相。这对于党的生活有重大的原则意义。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是我们唯物主义者的根本立场。任何对党隐瞒和歪曲事实真相的行为,都只能对党造成损害。而归根结底,对于隐瞒和歪曲事实真相的人自己,也只能造成损害。”⑨《邓小平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40、248-249、309、307、244、244、223-224页。

(三)在实践要求上,邓小平阐述了保障党员表达权的实现途径与方式

保障党员表达权要健全党的民主生活,使民主走上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邓小平指出:“必须健全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使党的和政府的下级组织,有充分的便利和保证,可以及时地无所顾忌地批评上级机关中的错误和缺点,使党和国家的各种会议,特别是各级党的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成为充分反映群众意见、开展批评和争论的讲坛。”⑩《邓小平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40、248-249、309、307、244、244、223-224页。健全党的民主生活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避免在党的生活中重蹈“左”的覆辙,“我们要创造民主的条件,要重申‘三不主义’: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在党内和人民内部的政治生活中,只能采取民主手段,不能采取压制、打击的手段”⑪《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4、144-145、144页。。党的各级领导的态度对于健全党的民主生活、推进党员意愿表达具有重要的影响。邓小平指出:“要把我们党的老传统真正地恢复起来和发扬起来,党的各级领导同志的态度是很重要的。各级领导同志要善于倾听反面意见,倾听不同意见;要听老实人的话,要听老实话。”①《邓小平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08、309、156页。“领导人的度量要大一点。要能听得进反面意见,要能用平等态度待人,要能更谦虚谨慎。”②《邓小平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08、309、156页。要使民主走上制度化、法制化轨道。“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③《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6、183、392、392页。

(四)在具体操作上,邓小平指出了保障党员意愿表达必须防范的误区

党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允许和鼓励党员向党的各级组织提出意见和建议。邓小平针对一些无限上纲、随意打击党员意愿表达的行为指出:“无论如何,思想理论问题的研究和讨论,一定要坚决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一定要坚决执行不抓辫子、不戴帽子、不打棍子的‘三不主义’的方针。”④《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6、183、392、392页。邓小平认为,必须对党员表达权进行必要的约束,但约束并不是简单粗暴地压制和打击。一方面,要对党内的错误言论从团结的角度出发,进行必要的、民主的、说理的批评,“坚持‘双百’方针,也离不开批评和自我批评。批评要采取民主的说理的态度,这是必要的,但是决不能把批评看成打棍子”。⑤《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6、183、392、392页。另一方面,要强化纪律约束,使党员意愿表达合乎党的原则、遵守党的规章。“对我们党员中的作家、艺术家、思想理论工作者,那就首先要求他们必须遵守党的纪律,而现在的许多问题正出在我们党内。党如果对党员不执行纪律,还怎么能领导群众呢?”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6、183、392、392页。再一方面,针对一些抱有疑虑、存在争论、难有定论的表达,要由实践去检验,由事实去说服。“既然搞的是天翻地覆的事业,是伟大的实验,是一场革命,怎么会没有人怀疑呢?即使在主张和提倡改革的人当中,保留一点怀疑态度也有好处。处理的办法也一样,就是拿事实来说话,让改革的实际进展去说服他们。”⑦《邓小平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08、309、156页。

二、邓小平关于党员表达权思想的特点

邓小平关于党员意愿表达的思想,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思想,又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实际作了深入全面阐述,具有自身的鲜明特色。

一是原则问题的稳定性与具体论述的变动性的辩证统一,体现了高度的实践性。所谓原则问题的稳定性,就是在不同历史时期邓小平对党员表达权的基本认识具有一致性,都把通畅的党员意愿表达作为党内民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发展党员意愿表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关于党员表达权的论述散见于邓小平的各个时期的著作和讲话,可以看出,邓小平无论是作为党的地方军政领导干部,还是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还是成为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乃至在退出党和国家的领导岗位之后,邓小平对党员表达权的认识具有一以贯之性。与此同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针对不同的倾向,邓小平都以解决当时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出发点,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论述:当民主不够,党员意愿不能通畅表达时,邓小平就更为强调党内民主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地强调表达权;当党内党员意愿表达出现无序、混乱状态时,邓小平就强调要加强党的集中、强化对党员意愿表达的纪律约束。这显示了邓小平关于党员表达权的思想,从来都不是从教条和原则出发,而是以发展变化的实际作为立论的基础,具有强烈的实践指向。

二是强调党内思想一致的必要性与认识差异的客观性的辩证统一,体现了深刻的唯物性。无产阶级政党既把党内存在不同认识作为客观必然的存在,也把思想一致、步调一致作为对党员的基本要求,强调思想一致基础上的行动统一。邓小平正是从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立场出发,认为党员存在认识的不一致是无法避免的,是允许的,党既要要求全体党员无条件执行党的决议,也允许党员保留自己的意见、向党的组织提出自己的看法。邓小平也高度重视党的思想一致,明确提出党员应在党的一切基本问题、原则问题上做到思想一致,在一切实际问题上、在执行组织决议上要做到行动一致。

三是指出党员意愿表达权利的基础性与相对性的辩证统一,体现了理论的科学性。任何权利都是相对的。邓小平十分看重党员表达权在党员民主权利中的地位和功能,认为公开郑重真实地表达意见是共产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对于形成健康的党内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邓小平也认识到,权利具有相对性,其相对性既体现在表达权总是存在于特定的时空条件之下,其发生条件、表现形式、实现条件都要随着不同社会历史条件而不断发展变化,也体现在从来都没有无边界的绝对权利。党员权利的主体是自愿加入党组织的党员,必须在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的约束下活动,也要遵守党的纪律,在党的组织原则下行使自身的权利。

四是强烈的历史感与敏锐的前瞻性的辩证统一,体现了思维的开阔性。邓小平总结了党员表达权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经验教训,在以史为鉴的基础上对党员表达权的重要性、发展党员意愿表达的途径以及党内思想分歧的处理办法等方面提出科学判断。邓小平敏锐地预见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为一场全新的实验,作为一场伟大的革命,在发展的各个阶段必然要有不同的看法,必然要产生差异的认识。这些不同的看法的存在并不一定是对社会事业的妨害,相反总体上是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因此,一定要坚决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鼓励党员在党内表达自己的观点。

五是理论性阐述与操作性探索的辩证统一,体现了思想的系统性。邓小平关于党员意愿表达的思想丰满而立体,既从理论层面对党员意愿表达的重要性、内涵等都进行了深入的阐发,还对如何推进党员意愿表达的具体措施进行了探索,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增添了新鲜内容。

三、邓小平党员表达权思想在新时期的启示

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中执政,肩负着更为繁重复杂的任务,党内思想问题将更为复杂而突出。从当前的形势来看,党员行使表达权存在说假话问题突出、表达自由散漫倾向明显等种种违背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表现,既造成党内民主的“虚假繁荣”,也影响了党的集中统一。回顾总结邓小平关于党员意愿表达思想,有助于全党更加深入准确地把握党员表达权的重要性、必要性,对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好地激发全党活力、保持党内的团结统一具有积极的启示性意义。

第一,保障党员表达权必须深刻认识表达权在发展党内民主中的核心作用。当前对党内民主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已经取得一致认识,而且大都认为应当把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作为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基础,但是往往忽略了表达权在党员权利中的基础地位,在党内民主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大家敞开思想,畅所欲言,敢于讲心里话,讲实在话。大家能够积极地开展批评,包括对中央工作的批评,把意见摆在桌面上。一些同志也程度不同地进行了自我批评。这些都是党内生活的伟大进步,对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将起巨大的促进作用。”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0页。“党内民主机制不够健全、党员话语权缺乏保障,是当前制约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发展的主要障碍。”②陈鼎:《话语权回归下党内民主建设绩效与限度》,《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发展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民主权利,首先就是要保障党员表达权。没有党员表达权的真正落实,就不可能有党内民主的实质性推进。

第二,保障党员表达权必须正确认识与处理党内思想分歧,努力营造党内民主的良好环境。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也是思想多元、歧见丛生的历史时期。面对改革的日益深化,面对纷繁复杂的党内事务,党员思想认识上的差异不可避免。而党员队伍的逐步知识化、年轻化,使得党内的民主意识、参与能力、表达意愿都大为增强,保障党员表达权已经成为健全党内生活、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的活力的必然要求,但是必须辩证地看待党员意愿表达,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不动摇,既要充分民主,也要科学集中。

第三,保障党员表达权必须拓展党员意愿表达渠道、完善党员意愿表达机制。亨廷顿认为,政治参与政治制度化的比率决定着政治稳定的可能性,也即政治稳定必须使政治制度化水平与政治参与的要求同步,否则就有可能引发不稳定。党要始终保持党员的归属感、主体感,就必须顺应党员表达的新要求,完善党员意愿表达机制,拓宽党员意愿表达渠道,提高党员意愿表达的制度化水平。保障党员表达权最根本的是,要形成科学的党内权力结构,改善党员与党组织,党的中央组织与地方组织、基层组织,普通党员与党员领导干部,党员与党代表之间的关系,使党的各级组织、不同职级党员之间形成权力的均势平衡,确保党的各个层级拥有平等话语权。拓宽党员意愿表达渠道要沿着自上而下征集与自下而上反映两条路径进行。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党内意见征集制度,逐步建立党内重大事项听证制度、重要事务咨询制度、党内舆情调查制度等,使自上而下的意见征集制度制度化、常态化;另一方面,要健全完善自下而上的表达渠道,充分借助现代信息传播手段,不断创新党员意愿表达的微观机制。

第四,保障党员表达权必须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形成有利于党员意愿表达和发展党内民主的规律性认识。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党员表达权方面的经验教训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采用阶级斗争的思维、粗暴运动的方式来处理党内正常的思想分歧;二是对党员表达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使党组织成为“争论不休”的俱乐部。保障党员表达权要坚决消除“左”的思维,坚决摒弃无情打击、过火斗争的方式;同时也要避免右的倾向,在指导思想、旗帜、道路、理论体系等问题上要坚持原则,敢于理直气壮地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责任编辑:凌 雁

作者崔建周,男,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太原 030006)。

猜你喜欢
文选人民出版社意愿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画与理
画与理
我可以咬你一口吗
汪涛:购房意愿走弱是否会拖累房地产销售大跌
画与理
画与理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抉择
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