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乐
〔关键词〕 课堂教学;师生互动交流;启发式;讨论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6—0041—01
从事教学工作数年来,笔者深深地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与学生的互动交流非常重要,互动交流做得好可以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互动交流做得不够则会使教与学脱节,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以启发式教学为平台的教学互动
上课时先利用几分钟时间大致说明一下该堂课要学的主要内容,并强调该堂课的重点、难点,并设计出几个题目,以“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思考问题,然后再运用学生所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让学生知道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轻松掌握知识,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二、以讨论式教学为平台的教学互动
讨论式教学法是指在一定教学目标的指引下,通过精心的组织与设计,由教师积极准备,指导学生对某特定问题表述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育学生的自我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一般包含以下过程:一是构建问题,二是给出相关资料,三是启发式思维,四是总结结论。分小组讨论、全班整体讨论或者分组讨论和全班讨论相结合是讨论式教学方法最为常用的组织形式。在进行讨论式教学的过程中,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
1.应恰当设置讨论题目。设置课程(课堂)讨论题目应遵循六大原则。(1)时刻以教学目标为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教学目标,教学素材的组织要为教学目标服务;(2)教学过程的组织、开展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要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在不同教学内容之间建立联系;(3)课堂讨论题目设置的难易程度要适中,既可以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又不显得过于晦涩难懂;(4)讨论题目的数量不易过多,内容尽量具体,不要设置模棱两可或者似是而非的题目;(5)应设置生动鲜明、具有启发性的讨论题目;(6)好的讨论题目还应当设置的具有针对性或代表性。
2.应激发全班同学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教师在激发学生讨论积极性时应做好三方面的工作:(1)积极发挥好教师在讨论式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尽可能多地结合教学内容从日常生活中发掘问题,抓大放小,用心设计和准备供学生讨论的相关题目。(2)切忌讨论伊始就告诉学生所讨论问题的正确答案,这会使学生产生惰性和对教师的依赖,不利于讨论式教学的开展,而是应该循循善诱,想办法诱导其他同学发现错误答案中存在的问题,在主要问题已经被学生的积极、广泛讨论解决以后,教师要及时对讨论作出总结,从而结束旧的讨论开始新的讨论。(3)应避免大部分的讨论过程被少数的成绩优异学生所垄断,问题讨论要尽可能地让大多数学生都参与进来,否则就有违于组织课堂讨论式教学的主要目的,占全班多数的非成绩优秀学生也会丧失讨论的积极性。
3.整理过程。对零碎和肤浅的认识进行系统化和理性化是整理过程的本质所在。整理就是对讨论式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信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凝练、升华,形成真理性、客观性的全班学生的普遍认识。整理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改善其知识认知结构。该过程有几个要求:(1)语言的规范性、准确性、精炼性和科学性;(2)整理过程要注意观点的具体性、鲜明性、清晰性,所选对象的适用性和局限性,观点不可绝对化、极端化,避免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
4.巩固过程。为了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必须让学生运用在课堂讨论式教学过程中得到的观点、知识去解决和研究一些与日常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应用性、现实性问题。《金融学》课程与日常经济生活联系相当紧密,学习了金融学相关知识,而不会运用其来解释或解决我们日常金融活动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不会是我们在大学开设金融学课程的初衷,因此,学以致用非常重要,特别是像金融学这样的应用经济类课程。
5.强化过程。进一步深化和运用课堂讲授内容的过程即强化过程,培养学生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是强化过程的关键所在。适量的课后习题对学生在课后巩固、强化课堂讨论和总结内容必不可少,因此,授课教师在选择和布置课后练习题时应注重所选习题的的综合性、分析性、应用性、理解性和现实性,要督促学生按时完成所布置的课后习题并及时批改、讲评,特别要注重格式的规范、解题思路和方法的评讲,切实消除和解决学生的遗留问题,使其明辨是非对错。
编辑:蔡扬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