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娟
摘 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为了满足现代经济社会对于技术人才的需求,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具有顺应经济发展规律、有机衔接中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多样化技能人才的特点。为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技工教育应积极变革,不断创新发展,从而为经济建设提供更多技能人才。本文基于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探讨技工教育下一步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技工教育;发展策略
为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确保人民群众有条件接受职业教育,协调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目前必须坚持的发展方向,这一体系的建立,反映了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以及学习型社会的逐渐形成。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制造,技工学校作为中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向社会输送第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教育目标是确保学生充分掌握劳动技术技能、形成实际职业能力、获得社会生存能力以及终身发展的素养,其目的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目的是有机统一的。本文从现代职业教育视阈出发,分析探讨了现代技工教育发展、革新的方向及策略。
一、现代职业教育特点
1.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建立在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现代产业结构调整、满足人的终身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的,通过建立和完善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制度,研究和遵循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科学定位各类职业教育机构与合理布局,从而形成全面、灵活对接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层次结构和类型结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科学统筹,合理衔接。现代职业教育应当科学统筹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合理设计教育课程,将目标培养、教学资源整合、招生制度设置、教育专业设定、评价机制、教师队伍建设、从业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办学等不同领域有序衔接起来,使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具有更高的针对性、多样性及系统性;
3.多元化教育模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仍然保持着教育类别的共同属性,办学模式的多样化、多层次、多类型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实施以需求为导向,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相互沟通,全日制教育与非全日制教育并行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从而为职业教育人才的成长拓宽道路。
二、现代技工教育不足之处
目前,我国经济已经逐渐步入健康发展的新阶段,这一外部环境的改善,显著增强了技工教育发展的经济基础,技工教育正迎来一次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应借此机会提高教学效率,加快教学建设,提高教育层次。然而,目前的技工教育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具体包括:
1. 发展困难,居于弱势。与普通教育相比,技工教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始终处于弱势地位,技工教育毕业生个人收益低,社会地位不高,造成实现的个人需求较少。我国过于扩大的教育筛选功能忽略了社会需求及人才多样性,造成一方面技术应用型人才及高技能人才的短缺,另一方面却缺少主动接受技工教育的生源,从而导致技工教育发展较为困难。
2. 投入不足。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传统印象的影响,在技工教育的资源配置及师资力量建设方面均存在着匮乏、滞后的现象,教育经费的增长幅度较小,投入明显不足,而投入的有限资源又优先调配到高等职业教育方面,技工教育资源变得异常缺乏。同时,技工教育院校的师资力量建设普遍存在着教师学历低、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缺少双师型教师、培训进修机会少等弊端,造成技工教育发展迟缓。
三、发展对策
1. 树立新观念,调整专业结构
1.1 变人力资源为人力资本。技工教育发展应将自身发展目标全面融入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之中,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基础,紧随新时代经济发展步伐,建立起市场化观念。教育属于服务贸易范畴,其教育目标始终致力于服务未来、服务经济、服务现代化建设,而技工教育的服务目标,是辅助社会实现工业化转变,社会生产活动实现现代化、商品化及社会化,将劳动密集型生产转变为智力密集型生产。技工教育必须着眼于市场经济需求,积极参与经济发展循环,将人力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本,将人力资源优势转变为智力优势,进而转变为社会生产力。
1.2 树立起能力为本的新观念。技工教育体系的改革,应当将传统的学科本位变为符合时代要求的职业能力本位,围绕个人能力开发这一核心,以专业需求为指导,通过科学的职业分析,从专业水平、解决问题能力、社会交际能力等三方面着重培养,教育策略遵循理论扎实、技能全面、应知为用、应用为主的原则,培养学生就业能力及转岗综合适应能力、社会竞争能力等一系列实际能力,使学生同时具备自身能力达标和获取资格认证的能力。
1.3 教育创新。技工教育应当及时进行教育制度创新、教育模式创新及教学媒介的创新,在专业设定方面,应突出职业针对性,反映职业特色,同时,技工教育应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及转岗需求,本着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教育理念,在专业设置方面应适度扩宽范围,打破传统学科限制,根据职业需要适当模糊专业之间的界限,将专业教育所面对的对象视为一个岗位群,而非单一的岗位,从而确保学生在未来的就业和转岗过程中应对自如。
在课程安排方面,应明确技工教育所面向的是职业和岗位,因此课程应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并确保实践教学占有足够的比例,注重学生实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理论教学也不应照本宣科,生硬死板,而是以必要性和实用性为原则,具有一定的深度、广度及层次,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基本素质,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从而更好地完成实践学习,应对未来的职业要求。将上述二者结合起来,便可以构成基础扎实、实践灵活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具备企业要求的相关职业知识及操作技能,具有更高的针对性。同时,综合化课程设计,能够打破传统学科本位的局限,使技工教育更加具有实践价值,并体现其创新性、适应性和实用性。
2. 注重可持续发展。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意味着技工教育要求学生具有相对稳定的职业技能,注重职业资格认证,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从事职业及岗位,这是社会工业化的迫切要求。然而这种教育模式忽视了学生在职业发展道路上的可持续性,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无法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因此,技工教育应与创新教育及创业教育相互结合,培养学生善于自我学习、学以致用、不断创新的新思维。所谓的创新精神,包括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创建解决之道的能力,要实现这一能力的培养,应消除束缚学生创新思维的各种惯性力量,例如权威盲从、从众心理、唯经验论、非理性思维等,指导学生养成理性独立思考的習惯。
此外,在進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校办企业、社会服务项目、企业合作的生产科研项目及其他经营实践等途径,实现书本知识与实际操作的有机统一,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引导学生发现和利用实践所带来的广阔创造空间,帮助学生树立起道德感、责任心、事业心及创新能力,并且从人格、性格、理论及实践技能等综合方面得以完善和增强,从而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就业和创业道路。
3. 增大资源投入,优化资源调配。技工教育欲达到紧跟经济发展潮流的目的,必须全面提高自身专业现代化建设,因此,相关部门及技工院校本身均应增加资金资源的投入,改善教学环境,加快实践教学设备的补充及更新换代,尤其是对实践培训基地的建设,杜绝片面追求规模、数量的短视行为,基地应突出职业特色及实践实用性,避免重复化、常规化和粗放经营,将有限的资金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用,建立起具有先进性、前瞻性、独特性及实用性的实践教学基地。
4. 加大教师队伍建设。技工教育的成功与否,教师起到了极其中药店决定作用,因此,师资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技工院校应积极引进理论过硬、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或者聘用、邀请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师、骨干开展讲座或指导,并组织教师定期参加进修,深入企业相关生产岗位学习实践,从而确保教师随时了解行业动态,提高教学质量,紧跟发展步伐。
5.中等、高等职业教育衔接。长期以来,技工教育仍然停留在满足就业需求的“终结性”教育阶段,继续教育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然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要求中等技术教育必须进一步朝更高的阶段发展,与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实现普通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相互结合沟通,协调发展。为实现这一目的,应当设计成一套完备的初中高等一体化职教大纲,由浅入深地进行教学培养,不仅能够使技工院校学生实现了接受高职教育的愿望,还能够节省学时、避免重复学习、增强实践。同时,采取学业认可制度,将成绩及职业实践技能综合考评,无论何时何地、采取任何方式进行的职业学习和考试,均能够取得职业资格认证或技能等级证书,从而实现终身学习的目的,确保技工院校的学生能够进一步深造,并终身受益。
四、结语
技工教育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方面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发展现代技工教育,应着眼于市场经济需求,树立新观念,调整专业结构,注重实践性及可持续发展性,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谢革新.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困境的经济学分析与对策建议[J].教育学术月刊,2009 (06):83-85.
[2] 刘营,汪欢.基于SWOT分析的广州市技工教育发展战略[J].职教通讯.2011,(3):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