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语言艺术调节幼儿音乐课堂气氛

2014-09-10 01:02杨光秀
博览群书·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教学效益课堂氛围语言艺术

杨光秀

摘 要:教师良好的语言素养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语言是否简洁明了、生动传神、富有学科特点,直接关系到课堂纪律能否得到有效的调控、学习目标能否达成、教学效益是否优质高效。

关键词:语言艺术;音乐教学;课堂氛围;教学效益

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在教学中,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情形,教师的知识水平相仿,教育对象相近,教学内容相同,但教学效果却迥然不同。有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盎然;有的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昏昏欲睡。 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大的差别呢?原因就在于前者掌握了教学技巧,懂得运用语言艺术调节课堂气氛,而后者缺乏教学技巧。

语言是人们相互交流、沟通重要的手段。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是关系到课堂教学这一活动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语言的魅力是无穷的,形式也是多样化的,它是音樂艺术的造型基础与创造核心。尤其是幼儿园学生,由于年龄特点,爱听老师清晰明快的语言,从中获得快乐;爱听老师亲切温和的话语,从中得到温馨,留下回味;爱看老师自然大方、恰到好处的面部语言,从中感受到爱和温暖,增强信心和力量;爱看老师优美、和谐、有动感的肢体语言,从中得到启发,受到艺术感染。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讲究语言艺术,就如同美丽的茉莉花,让它淡淡“暗香”浮动在音乐课堂中,让孩子们得到美的熏陶与身心得到快乐!

那么,在教学实践又该如何实施,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指令性语言

指令性语言是声乐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指示命令学生调整身体某一部位来协调歌唱时所使用的有声语言。在教学中正确的使用指令性语言既可使课堂教学时间得到充分运用,又不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如果运用恰当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在节奏练习中,我们经常会用到这样一句话:“预备,起!”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的指令语并没真正起到很好的指令作用,其结果是导致孩子们不整齐地、毫无情绪的机械练习。花点心思将其变成变成:“一 起”、“一 二 起||”、这样的指令语加上一定的眼神与手势,能使学生在教师无形的提示中明白拍速和力度等要求,表达出应有的节奏感。

在节奏练习中,有时我们需要多次练习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这时候,我们往往会说:“大家再来练习一次,好不?”然后就不管学生的好与不好,继续再练,又是“预备,起!”。用得多了,让人觉得非常乏味,不妨改成:“真棒 | 再来 一次|| ”,在说这句话时,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掌握情况,用上快慢、强弱不同的声音来表述。同样是“再来一次”的训练要求,前者是干巴巴的,后者则将速度、力度、乐感、情绪有机融合在一起,使指令语富有音乐性、示范性和感染力。

因此,教师课堂语言的语速、语调、节奏要符合音乐的塑造手法,做到恰如其分,使创造的情境与音乐的氛围相互交融、浑然一体,让学生把握住音乐的脉搏,全身心地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

二、问题的设计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输送信息,传递思想,沟通师生感情,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重要教学方式。恰当的提问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能紧凑课堂结构,活跃课堂气氛,满足学生的表现欲。音乐教学中,就数欣赏最“难以言传”了。因此对于问题的设计更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在聆听鉴赏作品时,“听了这首乐曲,你有怎么样的感觉?”是许多老师在教学中经常用到的,其实它有着广阔的思维空间,但是由于它的宽泛及一成不变的谈话方式,导致孩子们描述音乐、感受音乐的能力始终停滞不前。 “这首乐曲有几个乐段?”“旋律和节奏有什么特点?”“在哪段音乐中出现了力度、速度的变化,它们描绘了怎样的意境?”“你要选择怎样的颜色、动作、打击乐器来表达你所听到的音乐呢?”“请小朋友们注意倾听乐曲的速度变化,听到用手势表示,如:渐慢时伸出一个手指,渐快时伸出两个手指。”……一旦发现学生能够正确表达乐曲的意思,教师立刻送给学生鼓励性的语言:“你是作曲家的知己。”“森林爷爷夸奖你真棒,是大家的好榜样”……采用这样的教学语言,能使学生系统的掌握所学知识,真正用心去感悟音乐。

三、注意学生所学知识的衔接

课堂教学应注意各环节之间的过渡,注意学生所学知识的衔接,注意学生思维的延续和认知能力的提升。

在音乐教学中,播放录音、多媒体和弹奏钢琴是每节课的家常便饭,老师们个个得心应手,操作娴熟。但我经常发现有的老师在操作和使用这些物品时,一声不吭,专注的对物品进行操作,任凭学生在那里唧唧喳喳;还有一种现象是老师说:“请听录音。”“请看大屏幕。” 再看看学生的回应,爱听的听,不听的任思绪乱飘。这样,会使音乐教学的各个环节支离破碎,破坏了课堂良好的氛围,更别说音乐课应有的美感了。如何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呢?换种说话的方式教学的效果就要良好许多。比如可以边准备播放录音边说:“小猫小狗小鸡小鸭都在听青蛙唱歌,让我们也来听听!”边操作投影边说:“来我们班做客的小宝宝他看到全班小朋友都坐好了才会出来哦!”这些连接语将物品的使用很好的融入到教学情境中去,就象教师一抬手、一点头那样自然和谐,它不仅能让学生静下来听清楚老师的每一个要求,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何乐而不为呢?

四、评价性语言

教育,是一种温暖的抚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评价性语言必须是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赞美一定要真诚而亲切。

在体验音乐美的过程中,因为音乐的模糊性,每个人对音乐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在课堂中,某学生唱好后,有许多老师会说:“谁能比他唱的更好?”这句话让人感到其内在的含义在于只有比他唱的好的人才可以唱,万一唱得不好,说明学生高估了自己,其结果可能导致被人笑话。正是这样的一句话,无意中将学生进行横向的比较,使很多学生的参与热情不高,创新思维被扼杀。我建议试试这样评价他们:“他的歌唱情感特别到位,听了让我们非常感动,谁也想来试试?”“她的节奏感和音准特好,如果在带上微笑就很完美了。” “哇,你的歌声真动听,你都是我们班的小歌星了!”这样的引导与评价语蕴涵着指向学习目标的教育意向和教学机智,教师对学生的歌唱以审美的眼睛去观察,以审美的耳朵去聆听。久而久之,学生也会拥有音乐的眼睛和耳朵。

课堂评价语,是教师教学机智、口语技巧的全面展示,更是教师文化底蕴、人格魅力的真实体现,虽然多属即兴,却源自教师个人的良好素养。精当的课堂评价语是滋润学生心灵的甘泉。

五、形体语言

形体语言是眼睛看得见的语言,它和乐曲语言结合就变成可见可闻的艺术。教师在教学中,无论讲话、提示、指挥都必须加上手势、眼睛、脸部表情,才能使人感到逼真、完美。在课堂教学中,除了优美而准确的语言表达,还应当恰到好处地运用形体语言。形体语言运用恰当,对于音乐课堂教学,无疑是锦上添花,有时还会出现出乎意料的好效果。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中,许多教师都喜欢运用投影、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忽视了有声语言和形体语言这两种自身的法宝,殊不知这才真正是人类交流情感的最重要而直接的方式。在音乐教学中,使有声语言和形体语言在每一节课中得到完美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在音乐教学中,以丰富的语言魅力引领同学们进入高雅的艺术圣殿,使他们的心灵“浮动”。

猜你喜欢
教学效益课堂氛围语言艺术
主持人语言艺术与包装的重要性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构建生活化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妙用音乐渗透,让语文阅读教学更具活力
教师的有效引导与数学教学效益的提高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的反思效益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促进学生课堂有效思考的几点做法
小议高中数学的兴趣教学
习近平的语言艺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