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铎
中国的思想家都重视教育的作用。之所以重视教育,就在于教育能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对人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中国古代思想家都重视教育的积极作用。
一、孔学的教育观念:学思结合
孔子认为,“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这实质上强调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宋代理学家张载别开生面地提出了“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两层人性论。“天地之性”是本然之善性,“气质之性”则是后天形成的有美恶智愚之别的性。明代学者王廷相又重申“习与性成”的命题,强调“习”在人的个性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孔子说:“学则不固。”(《阳货》)学习是使人去固解蔽的重要手段,它可使人消除偏见,不固执。王充说:“如无闻见,则无所状。”又说“实者圣贤不能性(生)知,须任耳目以定以定情实。”(《实知》)荀子说:“多闻曰博(广博),少闻曰浅(浅陋);多见曰闲(渊深),少见曰陋(浅薄)。”(《修身》) 、“不记,则思不起。”、“能记得便说得,说得便行得,故始学亦不可无诵记。”(张载《理窟·义理》),“记诵者,学问之舟车也。人有所适也,必资乎舟车。”(章学诚《文史通义·内篇三》)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在学习中思考,孔子在具体的教学中采取“启发诱导”的教学原则,就是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养成了学思结合的学习习惯。学习必须用心思考,思考了,就会有收获,以偏概全的学习是不会有任何收获的,这便是对孔子学思结合的思想的进一步解释。在这两方面,孔子还提倡“好问”的精神,“学—问—思”是孔子提倡的一个连贯的过程。他的这种学习过程的教学观念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中庸》中有以孔子名义总结出学习过程的五个环节:“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便是对孔子这种“学—问—思”的学习过程观的最好解释与总结。
二、《学记》的教学原则:讲究辩证
1.“长善救失”
《学记》 概括总结了致使学生学习失败的四种类型的原因:“人之学者也,或失之则多,或失之则寡,或失之则易,或失之則止。”一是好高骛远、 贪多务得、急于求成;二是知识面窄,所学过于初褊狭;三是拈轻怕重、专拣容易,难有造诣;四是意志薄弱、浅尝辄止、半途而废。《学记》接着说:“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教师只有对每一个学生“知其心”,了解到学生的短处,才能有的放矢地去矫正这些缺点,做到“长善救失”。
2.“善喻”与“善问”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有经验有修养的教师,总是善于运用启发诱导的方法给学生指引一条正确的道路,启发他们自己前进,而不是硬牵着他们走;“道而弗牵”,学生才会乐于受教,教与学之间,师与生之间的关系才会和睦友善;“强而弗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才能很好发挥,即使有困难也易于克服;“开而弗达”,学生才能独立思考,培养其思维能力。《学记》以“攻坚木”、“撞钟”作喻,从善问与善答两个方面来论述了问答教学法。“善问者如攻坚木, 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善于发问的教师要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到先易后难,由浅入深。
祖先留下的文化精华充满智慧,给我们的教育指点了方向。几千年来,古代的劳动人民和教育思想大家为我们后世子孙积攒了无穷的教育智慧,我们要继续发扬。但同时也要看到,由于客观条件的局限,古代的教育思想也有不如人意之处,我们也要包容和改进。从先秦到晚清,两千多年在思想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没有多大程度的拓展,因袭前人、“代圣人立言”的弊端也十分突出。当然,我们不能苛求古人,这也与农耕文明时代的中国两千多年“年复一年,丝毫没有长进”不无关系。社会生活的停滞必然带来思想的因袭,因为死寂的社会生活不能为思想者提供丰富的、具有挑战性的思想资源。但综合而言,古代教育大家留给我们这些宝贵的思想遗产值得我们很好的继承和发扬光大。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