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技工学校师德建设问题研究

2014-09-09 22:10蔡卫星
职业·中旬 2014年7期
关键词:现状对策师德

摘 要: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新形势下,民办技工学校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但民办技工学校的教师却出现了比较普遍的职业倦怠,师德问题日趋凸显。本文在分析当前民办技工学校师德现状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民办技工学校师德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民办技工学校 师德 现状对策

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一系列利好政策和用人单位对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推进了民办技工学校的规模扩张,为民办技工学校带来了难得的新一轮发展机遇。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民办技工学校的教师却出现了比较普遍的职业倦怠,师德问题日趋凸显,这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民办技工学校的发展。

一、民办技工学校师德建设现状

1.对岗位,有岗不敬

由于没有国家事业编制,民办技工学校的许多教师还是临时代课性质,他们没有从内心去珍惜这个岗位,表现在工作上就是无所谓的态度。

2.对学生,想爱无方

民办技工学校的学生多来自单亲家庭,他们心理问题多、思想素质低、主体意识差、文化基础差、法制观念淡。而一些没有经过专门培训和没有工作经验的教师想去关爱学生,却常常被学生“戏弄”得收不了场。

3.对教书,应付了事

民办技工学校的一些教师只把教书当做谋生的一个手段,而不是作为自己的事业来追求。备课不备学生、不备教材成为常态,上课照本宣科,不管教学过程和效果,教学事故不断。

4.对自身,师表难为

民办技工学校的一些教师在教书的同时,还在外面兼职,学不高、身不正,言行难以一致,甚至有时还当着学生的面做出出格的事,玷污了教师的形象。

二、民办技工学校师德缺失的原因

1.政府层面

从体制上看,一是表现在民办与公办的差别上。在政策上,民办技工教育应该与公办技工教育享有同等地位。但是到了基层,这一要求根本无法落实。突出的问题是教师无事业编制、待遇低等,教师缺少安全感,导致教师队伍难以稳定。二是表现在业务主管部门精力分配的差别上。技工学校由地方人社部门主管,人社部门工作面广量大,相对于教育部门,对技工教育的管理缺少管理的系统性和专一性,且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公办学校上,而对于民办技工学校则是管理松、要求低,导致民办技工学校问题不断。

从投入上看,因渠道等问题使政府对民办技工教育的投入出现失衡。民办技工学校校舍陈旧,实训条件差,办学经费紧张,教师收入长期偏低,导致教师人心浮动,许多教师出现职业倦怠。

从监管上看,政府部门对基层落实民办技工学校发展涉及的土地征用、经费投入、教师待遇地位等政策监管不到位,导致民办技工学校发展遇到困难。政府部门对违规办学、侵犯教师权益的民办技工学校监管和查处不到位,导致民办技工学校的社会影响力降低。

2.社会层面

从舆论导向上看,舆论对普教和高教的关注多,对民办技工教育关注少;舆论宣传高层次科研人才多,宣传能工巧匠少。舆论导向影响了人们对民办技工教育促进社会发展作用的认识,民办技工学校教师群体在浓厚的教育舆论氛围中有被边缘化的趋势。

从思想观念上看,职业教育在许多人的眼中是三流教育,认为实在没有办法才会考虑把孩子送到职业学校。更让许多民办技工学校教师不能接受的是,不少人认为民办技工学校是职业教育中的三流学校。社会的歧视与冷眼,让民办技工学校教师的社会地位明显偏低。他们努力付出了,社会和家长却不认同,因此他们体验不到工作的成就感,不愿意长期干下去,是情有可原的。

3.学校层面

从办学理念上看,一些民办技工学校的举办者忽视了学校的公益性质,把民办技工教育作为产业来看待,过分压降办学成本,能省则省、能糊则糊。更有甚者,一些民办技工学校举办者违反相关规定,把非毕业班的学生当做廉价的劳动力强制送进企业,获取学生的劳动收入,导致家长举报不断。还有一些民办技工学校为了生存,给每个教师硬性摊派招生指标,想尽办法让他们花钱去买初中毕业生。媒体对此类事件多次报道,社会反响强烈,一些民办技工学校办学进入恶性循环。

从教学管理上看,一些民办技工学校盲目追求数量的扩张,忽视质量管理和内涵建设,办学模式过于传统,接轨市场意识不强,教育教学过程偷工减料,管理松散,学风不正、校风不良,顶岗实习学生被企业大批退回,老师、学生、家长怨声载道。

从后勤保障上看,民办技工学校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学费。在中职学生全部免收学费和生源锐减的新形势下,想提高收费标准已不太可能,而没有高收费,学校就没有高收入,没有高收入,学校就不会有高投入。一些民办技工学校的后勤工作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硬件条件连乡村中学都不如,远不能满足教育教学的基本需求。加之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差,师生意见很大,根本解决不了教师的后顾之忧,凡事只能应付了事,生存危机重重。

从教师素质上看,一些民办技工学校考虑人工成本,没有按技工学校标准事先定员,招到了学生,才发现教师和管理人员不够,又临时开始招聘教师。在许多民办技工学校的教师队伍里面,出现了非师范专业毕业又一直没有找到理想工作的毕业生,出现了企业的下岗职工和退休职工,出现了其他学校来这里兼职“苦工分”的教师,还出现了举办者的家族成员,因此真正既懂理论又会实践的一体化教师少之又少。这样的师资队伍,难以“传道、授业、解惑”,出现师德问题可想而知。

三、加强民办技工学校师德建设的对策

1.统一管理

职业教育究竟由谁来主管,一直争议不断。当前,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这一问题的答案日趋明朗化。技工教育和职业中专同属职业教育范畴,应该一道纳入人社部门或教育部门统一管理。一是解决管理多头问题。统一管理后,人社部门和教育部门在职业教育管理上政出多门、“两张皮”“常打架”的问题就会解决,教育教学机构和专业设置重叠、职业中专和技工学校互相争夺生源等问题也自然会消除。主管部门就能整合职业中专和技工学校的教育资源,做大、做强、做优地方职业教育。二是统一规范办学标准。主管部门用统一的标准对民办技工学校的设立进行评估和审批,从根本上杜绝民办技工学校设立门槛过低的问题,就会杜绝租场地、租教师、租设备的“三租”民办技工学校。用统一的标准对民办技工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后勤管理进行规范,就会避免随意办学。三是健全监督管理制度。主管部门定期对民办技工学校的办学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对不具备办学条件的学校给予停止招生或停止办学处理,对不按教育规律办学的民办技工学校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理并督促整改,对违法的民办技工学校的法人及时移交司法部门处理。这样民办技工学校依法办学,提高师德水平自然就会水到渠成。

2.落实民办教师地位

民办技工学校教师的地位不能只停留在文件上,开会时说一说,要落实到教师的日常生活中。一是强化教育宣传。加强《民办教育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强调民办技工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民办教师的法律地位,大力宣传民办技工学校优秀师生的典型事迹,逐步扭转社会对民办技工教育的偏见。二是增加政府投入。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对民办技工学校教育服务购买的力度,增加财政对民办技工学校的投入和扶持,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和民间资本投入职业教育,让学校发展可持续。三是提升学校影响。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督察力度,在推进国家相关民办教育政策在基层落实的同时,坚决杜绝让没有职业教育和培训经历、没有等级证书的人员上岗的现象,把职业准入制度落到实处,让企业主动贴近民办技工学校,提升民办技工学校及教师的社会影响力。四是提升幸福指数。政府相关部门要协调各方力量,让民办技工学校的教师感觉到自己和公办学校的教师差不太多,工作同样有动力和干劲、付出同样有回报和肯定。要不断提高民办技工学校在岗教师的收入,在推行养老制度并轨时,还要一并考虑民办技工学校退休教师待遇过低的问题。这样民办技工学校的教师得到了社会认同,教师队伍就能保持稳定,师德教育的系统性就会得到保证。

3.提升学校内部管理水平

民办技工学校管理是否规范,对师德建设影响极大。一要调整办学定位。民办技工学校的举办者必须要体现办学的公益性,取得适度合理回报后,要把更多的办学收益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和提高教师待遇上,让学校健康发展。举办者不能有短视行为,一味想着先把钱赚到自己的口袋里。二要遵循办学规律。民办技工学校举办者要强化法律意识,按教育规律办学,坚持民主管理,维护师生合法权益,避免外行和独断专行。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教办学方针,结合地方产业结构和市场需求,突出质量立校、特色办校、人才强校。三要提升教师素质。民办技工学校要把好教师入口关,参照公办教师准入制度,从源头提高教师素质。要制订教师培训计划,强化师德师风和业务培训。师德师风必须有刚性要求,要推行“一票否决制”;业务培训要强调实践能力,要深入企业现场,要聘请企业专家授课,着力培养一体化教师队伍;要推行绩效考核制度,杜绝平均主义,拉开分配档次,实现多劳多得、优质优酬,对特殊人才设立特岗特薪。这样,民办技工学校办学方向正确,教师整体素质提升,不良师德现象自然就会消除。

参考文献:

[1]宗彬花.职业学校师资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

[2]李会先.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6).

[3]蔡卫星.影响我国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外因分析[J].金陵望,2009(21).

[4]余祖光.贴近市场服务社会发展职业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9-2-20.

(作者单位:南京化工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现状对策师德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高中体育武术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关于进一步加强边远山区农村“三资”管理的思考
吉林省高职院校学生体质现状及对策研究
辅导员要做师德的楷模
爱是师德的源头活水
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