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给、流通与需求的文化消费研究*

2014-09-09 01:54胡雅蓓张为付
南京社会科学 2014年8期
关键词:曲线供给消费

胡雅蓓 张为付

基于供给、流通与需求的文化消费研究*

胡雅蓓 张为付

本文在对文化、文化产品和文化消费的经济学特征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文化消费的“生产供给、流通载体和消费需求(SMD)分析范式”,探讨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互动关系作用下扩大文化消费的机理与途径。分析表明,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文化消费的供给因文化产品生产要素投入组合的差异而呈现不同的特征,文化消费的需求随文化供给和收入消费结构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形态,而文化消费的流通载体则是协调供求矛盾运动的媒介和渠道。

文化消费;SMD分析范式;文化生产供给;文化消费需求;文化流通载体

一、问题的提出

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着力点,而消费需求中最具潜力的是文化消费。据中国人民大学文化消费指数课题组测算,我国文化消费潜在规模为4.7万亿元,占居民消费总支出的30%,而2013年文化消费实际规模约为1.6万亿元,尚存在3万亿元的文化消费缺口。文化消费作为新的消费热点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而如何挖掘文化消费潜力,促进居民由单纯物质产品消费向物质文化产品综合消费转型,成为我国走内需型经济增长之路的关键。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全面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发展战略。2013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高于同期第二产业平均水平7.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平均水平6.7个百分点。在我国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扩大作为文化产业链上最终环节的文化消费成为实现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研究内容。

发展经济学经验表明,国内消费需求规模的提升与消费结构的优化与居民收入水平、产品的市场供给和产品流通媒介载体等密切相关。消费经济学理论认为,商品消费问题的实质就是商品生产供给、消费需求和流通销售三种经济活动的相互关系,即生产供给如何适应市场需求、市场需求如何反向引领影响生产和商品以最低交易成本流向消费者三个问题。在不同的生产供给、消费需求和流通媒介条件下,商品的消费规模、消费结构和消费效应具有显著差异。

文化产品具有商品的一般特征,但又具有其独特的经济学特性(Towse, 2011)。本文首先对文化、文化产品和文化消费的经济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由此构建文化消费“生产供给、流通载体和消费需求(SMD)分析范式”,并对文化消费特有的生产供给函数、消费需求函数和市场流通载体进行了供求均衡分析。同时,进一步将文化产品分为文化服务、文化产品和文化流通3大类,深入分析不同类别文化产品的特性与供求关系。最后在对我国现阶段文化消费现状判断的基础上,从文化供给、文化需求和市场载体三个方面提出了扩大文化消费的对策建议。

二、文化、文化产品与文化消费

文化是具有静态和动态统一性的精神与物质综合体。文化的经济学特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文化是能满足人类精神消费需求的社会要素,具有一般商品的消费效应;文化具有可复制性、传承性和延续性,具有现代商品生产的一般特征;文化是可以通过物质载体记录、储藏、交换和传承的元素,具有物质产品的特性;文化的生产和再生产是古今中外文化的传承对接、融合嵌入的过程,文化生产、流通和消费具有开放性和国际性。

文化产品是人类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创造过程中,经过不断淘汰、继承、创新和发展传统文化而形成的集精神元素与物质要素于一体的产品。文化产品的生产是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对立统一过程。根据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发展性质,可将国家或区域的经济基础发展状况划分为落后(x1)、发展(x2)和发达(x3)三种情形,上层建筑也划分为落后(y1)、中等(y2)和先进(y3)三种情形,则文化产品集合内有6种现实的生产组合方式。

1.(x1,y1)组合,是在落后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水平条件下的文化产品生产,实际上体现了一种自我生产、自我消费的“自娱自乐”式的生产方式,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本体现,文化产品并未成为商品去交换社会其他部门的劳动产品,没有文化产品的流通与交换。

2.(x2,y1)、(x3,y1)和(x3,y2)组合,是指利用高一层次经济基础之上的物质条件生产低一层次上层建筑的文化产品,即上层建筑的发展滞后于经济基础的发展,如残存文化。考虑不同的生产组合前后继承性,(x2,y1)是(x1,y1);(x3,y1)是(x2,y1)在不同发展时段上生产组合的延续。

3.(x2,y2)和(x3,y3)组合,是指顺应时代发展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条件下的文化产品生产组合,表现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动态平衡发展,这类文化产品是主流产品,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和供给。

因为文化产品的生产是精神存在和物质承载的创造和生成过程,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交替往复、内外文化嵌入对接、不同层次文化磨合相融的过程,所以与物质产品的消费的享受和消耗不同,文化产品的消费是一种融享受、再生产和创造为一体的过程,文化产品的消费者同时也是新的文化产品的生产创造者。文化消费既是能动性的“生产式”消费,也是差异性的“发展式”消费。因此,扩大文化消费也就是扩大文化产业基础、拓宽文化产业层次、提升文化产业规模和优化文化产业结构的过程。

三、文化产品供给、流通与需求的经济学分析

(一)文化产品生产供给分析

由于文化消费具有社会经济生产函数中的因变量与自变量的双重特征(Throsby,2001),既是上一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同时又是下一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生产投入。所以文化产品生产函数可以用下式表示:

Zt=Ft(X,Y,Zt-1)=Ft[(x1,x2,x3),(y1,y2,y3),Zt-1]

其中Zt为t期文化产品产出,X、Y分别为t期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水平,Zt-1为上一期的文化产品消费水平。根据文化产品的生产特性,则文化产品生产函数具有以下特征:

这是因为在经济发展第一阶段,文化产品生产的要素投入组合只有(x1,y1)1个,生产函数特性决定了式①成立。在经济发展的第二阶段,文化产品生产要素投入组合有(x2,y1)和(x2,y2)两种,但(x2,y2)组合是代表当期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组合,投入的边际产出上升,而(x2,y1)是过时的组合,投入的边际产出下降,故式②成立。在经济发展的第三阶段,文化产品生产要素投入组合有(x3,y1),(x3,y2)和(x3,y3)三种,当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适应时,投入产出取得最大化效率,而上层建筑越滞后于经济基础,组合的投入产出效率越低,因此公式③成立。此外,由于文化消费惯性的存在,上一阶段文化消费水平对当期文化消费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式④反映了当期文化消费随过去文化消费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由于在社会经济不同发展阶段,文化产品生产组合不同,下面采用生产曲线的方法对不同的生产组合进行定性分析。以横轴代表经济社会发展,OG1、G1G2和G2以右分别为落后、发展和发达阶段,纵轴表示文化产品生产组合值,则文化产品长期生产曲线如下图。

在OG1经济发展落后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文化产品生产水平也较低,曲线A1为文化产品生产由无到有的变化过程。

在G1G2经济有一定发展阶段,此时有2个层次的上层建筑,文化产品生产组合有两种:即(x2,y1),(x2,y2),生产边界为曲线A2或B1,产品生产区域为图中部分Ⅰ或I+Ⅱ。

在G2以右经济发达阶段,此时有三个层次的上层建筑,文化产品生产组合有三种:即(x3,y1),(x3,y2),(x3,y3),生产边界为曲线A3、B2或C1,产品生产区域对应为图中部分Ⅲ,Ⅲ+Ⅳ,或Ⅲ+Ⅳ+Ⅴ。

图1 文化消费长期供给与需求曲线

根据不同阶段文化产品生产的特征,其生产曲线也具有不同的特性:

曲线A1从无到有,切线斜率不断增大,表明文化产品生产不断增加。

到G1点后,虽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发生变化,由于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应具有滞后性,所以新的文化产品并没有同时出现,而是在经历一个时滞后才出现。曲线B1从曲线A2中分化出来,但其切线斜率大于曲线A2,表明新的文化产品组合(x2,y2)取代传统组合(x2,y1)成为生产主流。曲线A2的斜率绝对值小于曲线A1的斜率绝对值,因为在新经济发展阶段,产品组合(x2,y1)的生产被(x2,y2)组合所替代。

到G2点后,两种生产组合(x2,y1)和(x2,y2)被延续为产品组合(x3,y1)和(x3,y2),分别以曲线A3和B2表示,但经过一段时滞后,又有新生产组合(x3,y3)产生,即图中曲线C1从B2中分化出来,曲线C1的斜率绝对值大于曲线B2斜率绝对值。

(二)文化消费需求分析

基于消费者理性选择的经济学假设,消费者在进行文化消费时会按照效用最大化的方式进行选择(Thorsby,1994)。因此,我们从消费效用的角度展开对文化消费的需求分析。

设文化产品的消费效用为:Ut=U(zt,zt-1,…,zt-i),其中Zt为t期文化产品供给,i为文化消费的滞后期。由于文化产品的消费具有时滞效应,消费效用的满足不仅取决于本期文化产品的供给,而且取决于1期直至i期前的文化产品供给。文化产品的消费效应Ut具有以下性质:

即文化消费效用是文化产品供给的增函数,但随着文化产品供给的增加给消费者所带来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同时,当期文化产品供给所带来的当期文化消费效用大于前一期文化产品供给对当期文化消费效用的影响。

令t=3,将经济社会发展分为落后、发展和发达三个阶段,同供给曲线分析一样用横轴表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纵轴表示文化产品需求组合值,文化产品长期需求曲线同样见图1所示。

在OG1经济发展落后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物质匮乏,人们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主要用于满足基本的生活消费需求,即“为生存而消费”。相对而言,“为愉悦而消费”所产生的文化消费需求,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直到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们在基本生活需要得以满足的前提下可以较为宽裕的支配所得,人们的意识才开始转变,才有了大众文化消费需求的产生。曲线D1简单刻画了文化消费需求由无到有的总体变化过程。曲线D1较为平坦,即此时收入的增加虽会导致文化需求的增加,但影响不显著。

在G1G2阶段,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在社会生产力持续提高的条件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和可支配时间不断增加,从最初低层次的生理需求逐渐过渡到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等较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虽然此时人们消费的主要产品和服务还是更多地满足生活需求,但文化消费开始在总体消费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G1G2阶段的文化消费需求曲线D2处于需求曲线D1的上方,即反映了文化消费需求与经济基础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同时,曲线D2斜率大于曲线D1的斜率,由于文化需求有一个自我积累和提高的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累积后,当经济发展和文化累积突破某一阈值后,文化需求会出现较快增长。

曲线D3代表第三阶段——经济发达阶段的文化消费需求。此时生产率和技术水平获得极大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进一步增加,消费层次升级,服务的生产和消费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文化消费也在社会总体消费中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在此阶段,价值、文化的“认同”成为促使人们参与文化消费的主因,人们的文化需求在相当程度上是为了展现自我的“价值选择”和“文化思维”。因此,在文化消费结构中,在基本文化消费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发展型和享受型文化消费比重增加,而且消费者更注重个性化的文化消费。同时,不仅市场化的文化消费量迅速增加,公益文化消费也成为政府公共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相适应,曲线D3斜率大于曲线D2和曲线D1的斜率,文化消费需求急剧增长。

(三)文化消费的市场供求均衡分析

文化消费的供求均衡实现了在既定条件下文化消费的最优选择。影响文化供求矛盾运动的因素很多,这里着重分析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价格因素对文化消费供求均衡的影响。图2中,横坐标为文化消费数量,纵坐标为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价格。由于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多样性,文化产品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会表现出不同的形态,用S表示不同文化产品的供给曲线,D表示不同文化产品的需求曲线。

图2 文化消费短期供求均衡分析

文化产品供给曲线的复杂性,表现为对于不同的文化产品而言,其供给的价格弹性具有显著差异。例如,剧场表演、现场体育比赛、会展等文化产品,其生产和消费在时空上是不可分离的,受娱乐场馆场地的供给能力制约,供给弹性系数接近零,其供给曲线几乎是垂直的(S′)。相反,电视、广播、唱片、网游等文化产品,初期制作时投入成本很大,但再复制的边际成本较小,而且生产周期长,演出周期很短,产品价格一般为策略价格,具有价格刚性,因此,其供给曲线可能是平坦的(S″)。当然,对于一般文化产品而言,供给曲线S向右上方倾斜表明供给量随价格增加而增加。

消费者需求曲线D向右下方倾斜可以由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得到说明。但是,对于特定的文化产品而言,边际效用很可能是递增的。主要涉及存在网络外部性的文化产品(Odlyzko1 & Tilly,2005)、需要后天累积的文化资本(Bourdieu & Waequant,1992)以及炫耀性文化消费品三种情况。对于上述三种文化消费产品来说,消费需求和产品价格同方向变化,其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D′)。

文化消费的供求均衡是文化消费品在供给和需求的矛盾运动过程中达到的相对协调状态。假设文化消费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则会存在一个市场出清的价格PE使供求数量达到均衡产量QE,对应于图2中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相交的均衡点E。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文化产品的供给和需求都有所增长,但总体而言,仍处于较低水平,且供求间仍存在一定的缺口。因此,可以运用一定的调控手段对文化供求予以调节,使其趋近于理想平衡状态。一方面,可以利用价格杠杆自发调节文化市场供求关系,充分发挥竞争性市场中价值规律的作用。另一方面,利用财政资助、税收政策、行政立法等手段自觉干预供求关系,可以减少文化产品的供给成本,提高文化产品供给者的积极性,推动文化供给曲线由S右移至S1,同时,可以增加消费者个人可支配收入,鼓励和保护个人文化消费的根本利益,推动文化需求曲线由D右移至D1,使文化消费达到新的更高的均衡点E1。

四、文化产品供求关系特性的分类分析

根据国家统计局颁发的《文化及其相关产业分类》标准,可以将文化产品分为文化服务类、文化产品类和文化流通类等3大类,依据SMD范式,其特性与供求关系分析如下:

(一)文化服务类产品的供求分析

新闻、出版、广电、文化研究、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等服务类文化产品大多具有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的属性,属于供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社会公益性项目。作为公共物品的文化服务,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非营利性等公共物品的典型特征,其供给和需求表现出区别于市场机制的独特性。

从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效率和供给方式分析,由于“公共的悲剧”,“囚徒困境”和“集体行动的逻辑”等原因,依靠市场机制自发作用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量远远小于帕累托最优状态,从而产生公共物品市场供给的无效性和政府介入的必要性。一般而言,文化服务的公共性越强,正的溢出效应越明显,政府越应该潜在地增加文化产品供给,从而使社会及其成员获得更多的正外部性收益(Blaug, 2001)。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应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向公民免费提供,或仅收取维持性费用。

从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和消费方式分析,由于人们获得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往往是免费或优惠的,在自利原则驱使下,消费者总是希望不断地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范围,以便享受更多的社会福利。这种搭便车的消费心理,造成了对文化服务需求的福利“刚性”。对于公共广播、公共电视等纯公共文化服务而言,在共同消费的过程中,边际生产成本和边际拥挤成本为零,在消费上具有典型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但对于图书馆、博物馆等准公共产品来说,在消费中存在一个“拥挤点”,在未达到拥挤点前,每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一旦达到该点之后,再增加消费者就会影响其他消费者的消费。

表1 文化产品类别与性质比较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颁发《文化及其相关产业分类》材料整理。

(二)文化实物类产品的供求分析

文化用品和文化设备等文化产品是工业化的产物,此类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已经完全分离,更多的表现为一般商品的经济属性,即私人物品的属性。此类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具有可竞争性、排他性和盈利性,按照市场经济法则,适用于微观经济学的一般供给和需求分析,通过市场引导供求是有效率的。

文化产品供给者依靠完全市场竞争机制来调节投入和产出,其生产主要依靠标准化、规模化来降低成本,依靠技术进步来提高效率,通过提高市场占有率来获得经济效益。生产的目的是追逐超过行业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即尽可能多的净生产者剩余。

文化产品需求者是效用最大化的追逐者,在个人经济支付能力下,在文化市场上以讨价还价的方式满足个人消费意愿,消费者的购买数量使得他们从商品中得到的边际收益等于支付的市场价格,以获得尽可能多的净消费者剩余。

(三)文化流通类产品的供求分析

文化流通是连接文化生产和消费的渠道和桥梁。虽然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性是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重要特征。但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文化生产和消费出现分离的趋势,越来越多的文化服务借助光盘、网络等新型载体转变为物质性文化产品。物质性文化产品的流通基本遵循了一般商品流通的销售方式和运营方式。但相对于较为完备的一般商品流通体系而言,我国文化流通渠道显得“支离破碎”,图书发行渠道、有线电视传输网络等条块分割、地区封锁,渠道不畅已成为制约文化消费发展的主要“瓶颈”(张晓明等,2011)。因此,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形成互联互通的文化流通渠道,对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不同的部门划分,可以将文化流通分为零售业和批发业两个方面。零售业作为直接面向市场需求的专业化流通组织,已经掌握了流通渠道的主导权。大型百货、连锁超市、便利店、零售书报摊/点/亭,网购等多种零售方式的存在和发展,使文化产品零售业从单纯的满足文化消费需求转为引导、创新文化需求和组织文化生产。批发业是制造商和零售商业务联系的中间环节,但在经济现实和政府政策的双重约束下,传统文化产品批发业的生存空间日益缩小,迫切需要实现批发功能在创新中的转换。

文化服务、文化实物产品和文化流通三大类文化产品的消费具有相互带动性。其中第一类服务类产品大多以公益或公益兼营利为主,扩大其消费可以带动第二类文化实物产品的消费,而前两类产品的消费又必须以第三类流通服务业为支撑。

五、我国文化消费现状分析与扩大文化消费对策建议

(一)对我国文化消费现状的基本判断

扩大和促进文化消费,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性选择。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居民文化消费支出逐渐增加,文化消费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从供给方面看,自2004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在15%以上,2013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为2.1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77%,凸显出其成长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巨大潜力。从需求方面看,2000-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从4998元增加到18023元,文化消费需求总体呈上升趋势。文化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向发展性和享受性方向转变,交通通讯等文化支出大幅增加,家用电脑等文化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成倍增长。从文化市场看,围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某些文化领域的市场准入门槛进一步降低,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在文化市场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我国文化消费虽然持续增长,但在文化产业总量增加的背后,散、弱、小的产业结构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在文化需求总量规模扩大的背后,近年来文化消费在整体消费中占比有所下降;在文化市场日益繁荣的背后,市场对资源的决定性配置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显现。下面从SMD视角对我国文化消费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具体展开分析:

1.文化产品有效供给不足

在文化产品的供求矛盾中,有效供给不足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首先,从文化产品供给主体看,我国文化产品的供给模式单一,以政府供给为主,文化产业法人单位以公有单位,特别是国有企业和国有独资公司为主,现行的文化产品供给模式难以满足消费者旺盛的文化需求。其次,从文化产品供给效率看,政府部门更倾向于以政治程序进行文化产品供给决策(Goodman和Porter,2004),文化资源有效开发不够,文化要素难以实现有效的配置和组合,导致文化产品投入产出效率的低下。最后,从文化产品供给结构来看,在产品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群体之间非均衡现象明显(李蕊,2013),无效供给和非法供给问题较为突出。文化供给层次失衡,表层的、泛娱乐化的文化产品供给盛行,而较有内涵的、高品质的文化产品短缺,符合公众实际文化消费水平和承受能力的文化产品成为“一票难求”的稀缺资源,盗版盗印和非法出版等非法供给现象也制约了原创性文化产品的供给意愿。

2.文化消费需求潜力巨大

受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国民文化消费观念保守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个人文化消费意愿相对人均收入而言明显不足,对未来的文化消费预期也不高(叶德珠等,2012)。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存在较大发展空间。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元时,居民消费将进入精神文化需求的旺盛时期。2013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6700美元,文化消费应步入快速增长期。但实际上我国居民的文化消费仅占居民消费总支出6.6%,远远低于30%的理论预期水平。

消费者文化消费心理,一般会经历盲从、炫位、爱好三个阶段。与之相适应,消费者消费行为可以分为被胁迫的被动消费和自觉的主动消费两类。目前,我国大众的文化消费心理和行为尚未成熟,缺乏自主选择和个性消费意识,在自发的从众化心理作用下,盲目追随的被动文化消费现象比较普遍。突出表现为在判断文化产品或服务的价值时,过于看重市场和经济价值,而忽视、消解其内在人文价值和精神特质,从而使文化价值取向与商业价值取向发生背离。文化消费需求中对娱乐性、享受性、消遣性文化消费偏好明显,而对发展性、智能性的文化消费需求却相对不足,导致文化消费的低俗化和非理性化倾向。

3.文化消费媒介建设滞后

随着文化消费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文化消费市场逐渐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价值规律在文化产品的流通过程中的作用日益明显,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定价也日趋合理。但我国的文化市场尚处于发育初期,目前存在着四个方面的障碍:一是文化市场载体有效发育不足,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二是市场主体边界模糊,政企不分,营利性机构和非营利性机构不分;三是文化资源配置按部门、行政区划、行政层级等条块分割,统一的市场体系尚未最终建立;四是文化市场制度不健全,法制化建设落后,亟须厘清政府管制的边界。

(二)扩大文化消费的对策

扩大文化消费需要从文化供给、文化需求、文化流通媒介三方面入手,形成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合力。

1.放松文化供给约束,提高有效文化供给

针对转轨时期制度和规制、资本和金融、资源和产权等对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的过度约束,需要通过推进政府文化治理的转变,放松“供给约束”,才能实现有效文化供给。

针对不同类别文化产品的特征,要合理区分政府与市场的作用边界,厘清政府和社会的关系,依托政府的力量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依靠市场来发展文化产业。政府在文化治理理念和制度设计上,要从行政治理向依法治理转变,由单一治理向多元治理转变,由属地化治理向网络治理转变,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能间接干预就不直接干预,能利用经济杠杆进行调节就不采用行政手段,能通过竞争机制就不直接指定,保证公共财政发挥最大效益。

对于依靠市场来提供的文化实物类和流通类产品,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降低社会资本进入门槛,采用“法无禁止即为准入”的原则,允许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文化产业领域。使文化产品的供给主体向多元化发展,赋予文化企业尤其国有文化企业承担资源配置的能力,实现产权形式、投资主体、供给方式、经营模式的多样化,满足群众多层次、个性化的文化需求。

2.引导自觉性文化消费,释放文化需求潜力

文化消费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属性,文化消费水平的提高不仅依赖于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取决于公众文化消费需求偏好的培养。要推动文化生产和消费由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由阶层文化向泛大众文化的转型,扩大文化消费人群的范围和绝对数量,稳步提升居民收入水平,特别是城乡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提高文化消费的经济能力。加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减少居民在养老、医疗及义务教育方面的储蓄诉求,改善居民储蓄消费结构,加强全社会文化消费的心理培育。加大文化消费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形成良好的文化消费环境和氛围。要催生现代文化公民意识的觉醒,不仅关注消费者的偏好、行为、动机,还应关注文化产品的消费效应和消费者的满意程度,从根本上实现公民文化消费由自发盲从向自觉消费的转变。

3.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培育有效流通媒介

我国文化市场建设已从政府主导的启动阶段走向依靠市场内生动力发展的新阶段。培育和发展文化市场,使市场成为文化资源配置的决定性手段。市场发挥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市场机制的决定作用。文化产品要通过一定媒介才可以传播,文化市场满足消费需求的过程也是文化实现传播的过程。我们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于文化价值创造、文化价值传播和文化价值实现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把优秀的文化产品、优秀的文化服务、优秀的文化价值更广泛地渗透和传播到普通公众。二是市场主体的充分竞争。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推动文化企业兼并重组,促进文化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流动。三是对市场秩序的有效监管。政府要制定统一性的游戏规则,维持市场秩序,而通过法制建构市场规则是文化市场构建的基础。

〔1〕Bourdieu, P. and J. D. Waequant, 1992,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Blaug, M., 2001, “Where Are We Now On Cultural Economics”,JournalofEconomicSurveys, Vol. 5, pp.123-143.

〔3〕Goldhaber, Michael H., 1997, “The Attention Economy and the Net,” First Monday, 2 (4), http://www.firstmonday.org/issues/issue2_4/goldhaber/.

〔4〕Goodman, John C. and Porter, Philip K., 2004, “Political Equilibrium and the Provision of Public Goods”,PublicChoice, 2004, Vol. 1, No. 3-4, 247-266.

〔5〕Odlyzko1, A. and B. Tilly, 2005, “A refutation of Metcalfe’s Law and a Better Estimate for the Value of Networks and Network Interconnections”, http://www.dtc.umn.edu/~odlyzko/doc/metcalfe.pdf.

〔6〕Throsby, C. D., 2001, Economics and Cultur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7〕Thorsby, C. D., 1994, “Th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of the Arts: A View of Cultural Economics”,JournalofEconomicsLiterature, Vol. 32, No. 1, pp.1-29.

〔8〕Towse, R., 2011, A Handbook of Cultural Economics, Massachusetts: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9〕李蕊:《中国居民文化消费:地区差距、结构性差异及其改进》,《财贸经济》2013年第7期。

〔10〕叶德珠、连玉君、黄有光、李东辉:《消费文化、认知偏差与消费行为偏差》,《经济研究》2012年第2期。

〔11〕张晓明、胡惠林、张建刚:《2011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责任编辑:清菡〕

AStudyofCulturalConsumptionBasedonSupply,TransactionandDemand

HuYabei&ZhangWeifu

The expansion of cultural consumption is an inherent requirement for China to optimize economic structure,promote economic growth and social civilization at present. Based on a specific analysis of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al, cultural goods and consumption, this study establishes an analytical paradigm of cultural consumption from production supply, transaction market and consumption demand (SMD),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s and means of expanding cultural consumption under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economic base and superstructure. Economic analysis using the SMD paradigm shows that i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supply of cultural consumption ha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because of different input combinations of factors for shaping cultural products, the demand for cultural consumption has different patterns following the changes of cultural supply, income and consumption structure, and the transaction market of cultural consumption is carrier and channel to coordinat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The SMD paradigm provides an inspired approach and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us to judg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the effects of 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to optimize the policies of cultural consumption.

cultural consumption; SMD analytical paradigm; supply of cultural production; demand of cultural consumption; market of cultural transaction

*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现代服务业集群治理:模式、机制与绩效”(11YJC790061)的阶段性成果,同时得到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江苏现代服务业协同创新中心(CNISCC)的资助。

胡雅蓓,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副教授、博士 南京 210046;张为付,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博士 南京 210046

F126.1

A

1001-8263(2014)08-0040-07

猜你喜欢
曲线供给消费
未来访谈:出版的第二增长曲线在哪里?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幸福曲线
设计是消费,也不是消费!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三字经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新消费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