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洪敏
(贵州民族大学 化学与环境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民族地区高校药学实验课程群构建探索
汤洪敏
(贵州民族大学 化学与环境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民族地区高等院校要办出特色,必须与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相结合。在中医药产业迅速发展的中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校药学专业需及时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将实验课程教学以课程群形式开展,形成互相衔接的专业实验教学链,提高学生学习的系统性和主动性。培养出能更好更快地适应并服务企业、具有一定科研能力和初步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药学专业;实验教学;课程群;教学链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2020 年) 》指出: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1]。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民族地区高等院校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错位发展、办出特色,必须及时调整办学思路,优化教学培养课程体系,结合时代发展融入新的知识内容,才能培养出能为民族地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服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上。
药学专业人才是继医生和护士之后的第三大的医疗保健专业团体,从药物的研制、药物分配到病人教育等方面都越来越多的体现其重要性[2]。根据教育部1999年“宽口径、厚基础”的要求,贵州民族大学药学专业为“大药学”方向,课程设置广泛,学生具有多能性,到药企就业,从一线生产、质量管理、药品营销等方面的工作都可以胜任。中国现有56个少数民族,民族来源及生成的多样性,导致了其文化,特别是医药保健文化的丰富性。以贵州为例,贵州省现有贵州有苗、布依、侗、水等17个世居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亟待传承和开发的医药文化资源。民族医药产业现已成为贵州省支柱性产业之一。纵观全国民族药业经济的发展,当前和今后很长时期社会急需的具有系统专业知识、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药学人才。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药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一环。为了推动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便为区域特色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根据区域经济对应用性人才的需求,应及时对药学专业实验、实践进行教学改革,使其逐步发展并趋于完善。
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实训教学是药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传统的药学专业的实验教学目的主要是辅助理论教学。每门实验课程均由实验指导老师根据实验教材将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讲一遍,强调一下注意事项,然后再由学生按照既定的模式操作一遍。实验教学内容主要是对理论课的辅助和补充。这种实验教学模式对于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技巧、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具有重要的作用,却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及创新能力。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中每门实验课程是割裂的,极易造成两种极端,其一为同一类知识或实验技能可能出现在不同的课程之中。从学生角度而言,这种重复必将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甚至可能造成学生对某一类知识或技能理解上的混乱。其二是学科之间相对孤立、难以融合,课程体系上缺乏一定的联系性和系统性。最终导致学生对实验课程不重视的应付情绪,无法真正融入到实验学习中,使得实验教学达不到其应有的目的。
另外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中,实验教学资源多分散于各实验室,各自为政进行封闭式管理,存在重复建设,造成人、财、物浪费现象。
1. 打破基础实验教学旧模式,实行课程群教学
众所周知,药学核心实验课程可分为四大类:化学类基础实验课程、生命科学类基础实验课程、药学类专业实验课程、药学实训课程。每大类又各自包括几门相关实验课。
因此,笔者认为在基础实验课程阶段,在强调基础性、综合性和环境友好性的前提下,应打破传统的基础实验课程教学,分别将相关的化学类基础实验课程和相关的生命科学类基础实验课程教学融为一体,形成化学类基础实验课程群和生命科学类基础实验课程群,如表一所示。
表1 基础实验课程群及相关实验课程
课程群是为完善同一施教对象的认知结构,而将本专业或跨专业培养方案中若干门在知识、方法、问题等方面有逻辑联系的课程加以整合而成的系列课程。课程群内各门课程之间的内容从纵向上有承启关系,从横向上有内在的联系,但又自成体系[3]。
在基础实验课程群教学中,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呈一定的对应性。以小型化、环境友好型典型实验,以微量、痕量分析技术和方法为主线选取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常用实验技术、仪器的基本操作,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强调预习的重要性、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实验报告的科学性等,树立严谨的科学观念,培养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的能力。基础实验模块的训练为后续的专业实验、实训模块教学奠定坚实基础。如:传统物理化学实验内容主要由热力学、动力学、电化学、表面化学等几个体系组成,根据药学学科的特点,实验内容除分别选取上述几个体系中必做的、代表性的实验项目进行实验外,更多的应选择动力学和电化学方面的内容,为以后的专业实验模块教学奠定基础。传统的生物化学实验中,有多个与蛋白类品的提取、凝胶层析、含量测定、分子量测定等孤立的验证性实验内容。将教学内容进行重组,以某一蛋白样品为线索(一个年级实验中,可选择多个蛋白样品)串联起来,从样品制备→纯化→测定其含量及分子量,形成一个系统化的综合性实验项目。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和科学研究的延续意识,还能为专业实验模块中关于蛋白类药物研究奠定基础。
在基础实验课程群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基础性,还要重视先进性。要将本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教师的科研成果及时补充到实验教学的内容中去。
2. 改变专业实验课程的孤立性,建立“融合”式专业实验教学链
专业实验课程应该满足:综合性强、专业覆盖面广的特点。因此,专业实验课程不应该是毫不相关的几个单独实验的简单拼凑,而是应该通过多种实验方法、手段以及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才能完成,并在此过程中有助于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专业实验课程教学阶段,打破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和药理学实验教学的旧有模式,将专业实验教学融为一体,构建药学类专业实验课程群,如表二所示。
表2 药学类专业实验课程群及相关实验课程
以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药理学、现代生化药学等现代药学技术为主线选取教学内容,形成互相衔接的药学专业实验教学链。如:从几类常用原料药的提取(或原料合成)、核酸类药物、蛋白类药物→性状分析(鉴定)→药理分析→构效修饰→相应剂型制备→药物分析。
作为民族地区高等院校要在发展过程中对社会有担当、有作为、有特色,必须将高校自己的发展融入到当地特色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才能为区域特色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并以此产生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能力[4]。
因此,在建立“融合”式专业实验教学链中,要根据地方药企的产业优势和本学科的发展方向,选择好教学链主线,打造自己的特色专业品牌。通过上述专业实验教学链的训练,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性,提高专业学习的兴趣和责任心;通过实验教学链的系统学习,逐步让学生的实验操作与创新思维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系统了解药物研发的程序和步骤。
专业实验教学链的开展还可降低学生实验教学成本。
3.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真正实现实训教育
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药学人才素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而实践能力是体现药学人才素质高低的重要指标。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中,学生实践时往往只能学到较老的分析方法,而对工作岗位中用到的现代技术不熟悉。为使学生步入社会能更好更快地适应并服务企业,同时为给社会、企业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需要、具有较高理论水平、较好的科学实验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的优秀人才。故在药学生的培养中,除了优化实验教学外,还必须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搭建实践平台。根据学科发展规划,我院已在逐步建立校内、外 “药用植物园”、“模拟药房”、 “校内GMP实训中心” 、“场景药学营销实训室”、“制药企业环境评价实训中心” 。使之更好地为实训课程群(如表三所示)服务。
表3 实训课程群及相关实验课程
结合地方药企的需求,通过校企共建,共同制定药学生大四毕业实习的教学内容和培养方案。使实训教学能够在制药企业真实生产情境下开展,通过真环境、真项目实现真学、真练、真用的教学效果。有的放矢地培养出企业迫切需求的专业技术、管理人才。使毕业生具备“企业GMP车间认知能力”、“中药材认知和栽培能力”、“初步的药学营销能力” 、“初步的专业环评能力” 和“一定的科研能力”。
当代的药学是“产、学、研”一体化,特色鲜明、应用性十分突出的综合性学科。随着我国医药科技的发展,社会越来越渴求高素质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企事业单位希望招聘的学生进入单位就能很快适应岗位,独当一面。所以学校培养的学生不能只限于书面上的理论知识,而应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主动学习能力、运用先进的设备和理念对新技术、新科技的认知和开发的能力的培养。通过形成实验课程群,串好实验教学链,可使学生通过实验、实践课程的训练将所学的各门专业课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交互渗透,融会贯通,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锻炼和强化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将不断强化实验、实践教学,使之与加强自主创新药物研发的国家大政方针相吻合。加强学生对科研及社会生产实践知识的了解,以期培养出更优秀的专业人才。以此成为打造学科特色品牌的重要突破口。
[1] 教育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2020 年)[S]. 2010:7-29.
[2] Global knowledge exchange network. An Overview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Requirements for Global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S]. 2009: 3-4.
[3] 朱振林.课程群建设断想.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J].2011(5): 93-94.
[4] 唐新平. 民族地区高校特色建设的道路选择.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J].2009(7-8):8-10.
(责任编辑 李琼英)
Research on Constructing Pharmaceutical Experiment Courses Cluster in Universities of Minority Regions
TANG Hong-min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 Guizhou Minzu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25)
Universities minority regions can show their characteristics in schooling running by keeping abreas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economy in these regions. In Midwest China wher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develops rapidly, the mode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pharmacy major in universities should be reformed timely, so as to form a professional experiment teaching chain which coordinates with experimental courses cluster, ensuring the students to learn in a systematic and initiative manner. Moreover, the students with innovative ability can serve the corporation rapidly.
pharmacy major; experiment teaching; course cluster; teaching chain
2013-0-28
2011年贵州民族大学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 GUN2011JG11]。
汤洪敏(1969-),女,贵州民族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教学副院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学教改。
G642
A
1674-7615(2014)01-008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