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淑珍
【摘 要】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数学知识的魅力感,并进一步激发他们“乐学、想学、善学”的数学学习能动性,成为了众多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课题。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以“体验性”教学作为研究切入点,将“升华学生课堂体验感,激发学生数学兴趣点”作为研究目标,采用理论结合案例的方式,详细论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体验性教学的具体思路,以期为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给出一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体验性教学;教学策略
一、体验性教学概述
体验性教学是近年来逐渐涌现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具体来说,它指的是:以增强学生的体验感作为课堂教学实施的切入点,教师通过恰当的引导、帮扶,将教学内容恰如其分地融入学生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的体验中,让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实现由理性上升到感性的体验飞跃。在体验性教学的背景下,教师可通过演绎教学、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探究教学等多种手段,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主动参与、沟通协作等方式,体验到动态学习的乐趣。
以下,我将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略谈体验性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施策略。
二、创设游戏合作探究场景,体验“互动教学”乐趣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喜欢玩游戏的天性,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善于抓住这一特点,将游戏教学法融入数学课堂教学中,并适时地引入合作探究的场景。如此一来,既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培养他们合作、沟通、协调、探究的能力,让他们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互动教学”的乐趣。
那么,如何有效创设游戏合作探究教学场景,让学生体验到教与学的乐趣呢?本人认为,形式可以“不拘一格”,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以问题创设作为引入点,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互动教学场景;或以多媒体视听动画游戏的方式,构建动态游戏场景,并引进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同时,可将建构主义教学理念融入其中,增加学生的课堂体验感。
【教学案例一】“剪一剪”教学内容
教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就叫“剪蝴蝶”!
(一听到做游戏,学生的兴趣被瞬间激发)
学生1:老师,这个游戏有意思嘛?
学生2:老师,难不难啊?怎么才能剪一只漂亮的蝴蝶呢?
教师:大家别急!看看我给你们准备的“法宝”!
接着,我将事先准备好的“蝴蝶剪纸”制作手册发放给每一位同学,并设立好了游戏目标:全班分为6个小组,能够根据手册快速、准确剪出蝴蝶图案的前3组,将给予物质奖励。
(有了奖励的激励,大家的劲头更足了)
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各小组的同学依照我给的手册,互相沟通,分工协作,很多同学都剪出了漂亮、完美的蝴蝶。一些同学还发挥想象力,给蝴蝶添加了眼睛、鼻子、眉毛。当大家都完成手中的作品后,我则趁热打铁,引出了真正的教学内容——对称图形。
【教学反思】
上述案例中,教师将游戏教学与合作探究教学结合在一起,很好地构建了一堂以学生为主的体验教学课,并“点睛”似地引入了教学主题。整堂课以游戏教学作为切入点,将中国民间传统剪纸艺术作为教学实施手段,为学生设立了科学、恰当的体验性教学目标,并注重引入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教学与自主探究的氛围中感受游戏教学的魅力,促进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实现了“传授知识、游戏体验、培养创新”三方面的水乳交融,让自由、体验、求知的气氛在数学课堂中无限蔓延,教学效果自然不同凡响。
三、创设信息技术应用场景,体验“融合教学”情趣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参与获取知识的情感,乃是激发他们求知欲望的关键条件”。他的话阐述了一个哲理,即: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体验课堂教学的过程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笔者认为,教师在设计数学课程体验性教学流程的过程中,应注意采用“多元融合”的理念,体现“融合教学”的思想。例如,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在一起,利用多媒体、办公软件等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搭建体验、探究、实践的平台,使他们在自我体验、自我实践的过程中,轻松掌握看似枯燥难懂的数学知识。
例如,我在教授《统计》这部分内容时,便将学生带进多媒体机房中,以EXCEL软件作为工具,开展了“融合体验教学”的尝试,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教学案例二】“统计”教学内容
教师:在学完统计这部分内容后,我们来动动手!
接下来,我通过多媒体向全班同学展示了一个表格:
表格中的内容与同学们的家庭实际情况密切相关,大家纷纷动笔,绘制表格,并填写了相应的内容。
教师:大家都填好了!王刚同学,请将你填写的表格给我,我来变一个魔术!
一听到魔术二字,王刚立即将表格递给我,班上的气氛也瞬间达到高潮,我利用EXCEL软件,将王刚同学的表格以“饼状图”的形式呈现在多媒体中。
学生:老师!太神奇了,你是怎么做到的?我们也想尝试……
教师:请大家打开电脑,单机屏幕桌面上的EXCEL软件图标,旁边有一个“操作提示”文档,文档中有我预先制作好的“攻略”,大家体验一下自己变魔术的感觉吧……
【教学反思】
上述案例中,教师将EXCEL软件与《统计》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并通过适当的引导,激起了全班同学学习兴趣。在兴趣的驱使下,全班同学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将自己的家庭成员月收入制作成饼图、曲线图、柱形图等形式多样的图形,充分体现出了融合教学的优势。
整堂课的教学思路值得深思,教师利用数学与信息技术之间的简单变换,创设出一个“魔术课堂”,也激发起了学生对统计软件的体验兴趣,在之后的教学中,教师则让学生自主体验软件的使用方法,一步一步地教会学生应用统计软件的策略,将自主体验、学用合一等教学效果发挥到极致!endprint
四、创设课外网络探究场景,体验“学用一体”真谛
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最高境界,体验性教学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之中,更应拓展至课外,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课外应用,真正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从而为激发他们更强烈的数学求知欲奠定扎实的基础。笔者在日常的教学中,尝试将课外网络搜索与课内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的教学策略,构建了“学用一体,课内课外体验”的教学场景,使学生们充分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魅力。
【教学案例三】“大数的认识”教学内容
教师:今天,我们学完了《大数的认识》这部分内容,结合所学概念,我有一些问题问大家:中国的人口有多少?地球的面积是多大?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有多远?……
学生1:老师,这些数据应该都很大吧?
学生2:这些数据书本上没有啊!我们怎么知道呢?
教师:没错!书本上是没有这些数据,今天,我要求大家课后通过网络平台,搜集相关的数据,当做一次课外作业,能又快有准确地搜集到这些数据,并制作成图片、手册的同学,我将给予奖励哦!
(显然,奖励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课后,同学们主动体验了一把用网络学习数学的感觉,一些同学在家长的帮助下,利用谷歌、百度等引擎,查找了相关数据,并将其整理成精美的图册,第二天争相给我查看……
【教学反思】
课外也是体验性教学的重要“阵地”。上述案例中,教师将课堂内容与课外体验探究结合在一起,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完美的课外网络搜素体验平台,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展开自主学习,让他们充分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生活性,真正达到了学以致用,体验教学的目的!
五、结束语
将体验性教学引入小学数学课堂中,能够充分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人翁地位,全方位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将有助于提升教学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可谓一举两得。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不断创新教学思路,推陈出新地引入一些新颖的体验性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鞠淑芳.谈课堂教学中的体验学习[J].北京:小学数学教育,2005年10月
[2]许国梁.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J].北京:小学数学教育,2005年12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