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邦红
【摘 要】想象力是艺术创作的重要源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则是美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内容之一。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还处于开发阶段,培养其想象力显得特别重要。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多种途径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使学生创作出优秀作品,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学生;想象力
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最杰出的艺术本身就是想象。”想象是人脑对表象材料进行再创作的过程,是艺术创作的重要来源。没有想象,艺术创作就没有生发的土壤,艺术形象也难以产生。不光艺术需要想象力,语文,数学,自然及其他学科也需要想象力。由此可见,想象力的重要作用。本文针对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积极的思维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往往都建立在浓厚的兴趣之上。对于小学美术教学来说,美术课是一门艺术性课程,要上好这门课,激发学生的上课热情,就需要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
例如,对颜色的认知是小学美术课程中要教给孩子的知识。教师应该如何让学生对颜色感兴趣,认识到不同颜色的独特之处呢?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我们知道,三原色是指红、黄、蓝三种颜色,通过这三色不同比例的调色可以得出不同的颜色。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首先展示出红、黄、蓝这三种颜色的颜料,然后在学生面前通过调色来变幻出五彩斑斓的颜色。
当教师将红色的颜料和黄色的颜料进行混合时,学生们会发现,神奇的现象出现了,原来的颜色全部不见了,出现在眼前的居然是橙色。这时,教师可以提问“红色和黄色去哪儿了呢?”“如果红色和蓝色的颜料混合在一起会不会也发生这么神奇的变化呢?它们会变出什么颜色来呢?”通过这种课堂展示以及提问的引导,学生深深沉浸在了对颜色的神奇幻想中,并对不同颜色的混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高喊着“会变成绿色”,“变成紫色”,“还是红色”……这样一来,学生的想象热情被激发了,课堂气氛变得十分活跃。通过这种课堂情境的创设来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可以使小学美术的教学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欣赏作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儿童的好奇心特别重,对什么都容易感兴趣。在进行小学美术教学时,教师不仅要有教的热情,还要懂得怎么去教。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以通过引导他们从欣赏作品开始。
首先,教师应了解小学生的美术欣赏心理以及欣赏的习惯。由于小学生年纪比较小,往往通过直观思维来思考问题,对于抽象的作品不容易理解,因此,教师需要向学生展示一些形象比较简单的作品。比如在教学生画“我的家”时,教师可以先展示几张简单的图片,其中一张画上面画上房子、院子、树、花,还有爸爸妈妈;另外一张画可以画上客厅,里面有沙发、桌椅、电视等。教师可以在展示完这两幅画后问学生:“你们心中的家是这种样子的吗?你希望自己的家是什么样子的呢?”这样一来,学生通过欣赏作品以及教师的因势利导,激发了他们的想象,纷纷表达着自己心中家的模样。
但是,学生们这时的想象还只停留在对具体事物的空间想象上,比如沙发是什么颜色,怎么摆放;小猫趴在客厅的凳子上;房子前面种上一排向日葵;等等。这时,教师再展示出几张图片,有的画着月亮上的房子,有的画着水上宫殿,有的画着神秘的山洞……学生们看到这些图画,想象的思维变得更加开阔,有人说“我希望自己的家是在一个大气球里”,有人说“我要把家安在一艘大船上,每天在海里游来游去”,还有人说“如果我能住在宇宙飞船上,我就可以在空中飞了”……此时的学生已经完全沉浸在对家的幻想建构中,他们的想象思维像插上了翅膀的飞鸟,冲向蓝天,飞向远方。通过对不同作品的欣赏,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有效的激发,学生们在画画时自然而然就有了构思,这时教师再进行一些绘画方法上的指导,就能使学生完成一份独具新意的作品了。
三、搜集素材,创造学生的想象空间
想象是以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和识别有限,教师不可能让学生进行凭空的想象,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留心生活,多多观察生活,通过对人、事、物的观察了解来搜集素材,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创造想象空间。此外,教师还应该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活动,通过亲身体验来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深化对生活的认知,促使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同时,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图书画报、影视资料、模型玩具、图片相册等资料启迪思维,指导学生用美术的眼睛去观察事物,发现事物中的不同之处,拓展学生的想象思维。
当然,教师更应该明白,有限的教室永远比不上无限的自然。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爱玩、好奇的特点,引导学生去接触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丰富和神奇,在大自然中发现素材,搜集素材。比如,学生在课堂上会对教师提出各种疑问:小蝌蚪没有腿是怎么游泳的?蚂蚁把家都搬到哪里去了?池塘里的青蛙会和鱼打架吗?等等。这时,教师就可以带着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公园或者郊外,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学生们会蹲在校园的大树下看蚂蚁怎么搬家,它们都爱把家安在哪里,它们是用什么方法搬家的,蚂蚁们喜欢找一些什么食物。去小池边看小蝌蚪是怎么游泳的,鱼儿和青蛙是怎么和谐相处的。通过这种对大自然的观察,学生的眼界开阔了,搜集的素材多了,想象的空间自然更丰富、更宽广了。
四、绘画作品,展现学生的想象思维
任何想象的形成都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表现出来,对于美术而言,作品的形成便是对想象思维的表现。因此,美术教师不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还要引导学生让这种想象通过作品表达出来,这样才能达到教学效果。
比如,在教师带领学生观察完大自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头脑中的认识和对大自然的想象通过绘画表现出来。可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看到了小蝌蚪是用尾巴来游泳的,那么你们看到它的眼睛了吗?它有眼睛吗?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这时,学生们根据对青蛙的观察,得出青蛙是由小蝌蚪变的,那么小蝌蚪是有眼睛的。小蝌蚪的眼睛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们对这个疑问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这时,教师可先在黑板上画出一只有眼睛的小蝌蚪给学生做示范,然后要学生自己画。学生们纷纷在画本上画出了自己心中的小蝌蚪,有摇着尾巴眯着眼的,有蹲着身子鼓着眼的,还有闭着眼的,有大眼的,小眼的,斜眼的……各式各样,丰富多彩。通过这样的指导训练,学生们的想象思维打开了,绘画的作品也更具特色了,作品的展现更大地促进了学生想象力的发展,这样的美术教学更加活泼生动,课堂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近代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凡是学生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自己学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使他们创作出优秀的美术作品。
参考文献:
[1]陈凤.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绘画想象力和创造力[J].广西教育,2011(25).
[2]郑佳瑛.略论学生想象力的激发途径[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4).
[3]柳湍红.对儿童美术教育的思考[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研究生论文专刊,2009(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