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逐渐深入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贵州师范大学理工科学生移动学习观念、方式、态度等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掌握移动学习应用现状,旨在新媒体环境条件下利用移动学习方式找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以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移动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调查问卷
比尔·盖茨曾说:“如果有一天你因为从网络上无法找到某种信息而对它忿恨不止时,你就会明白信息高速公路已成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移动学习是移动学习(M-Learning)是数字化学习的延伸,它是指学习者在其可能实现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具有无线通信模块的PDA等)和无线通信网络获取学习资源,与他人进行交流协作,来实现个人与社会知识建构的过程。近些年伴随移动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手机网络功能的完善,特别是3G、4G手机的广泛应用,使得移动学习的条件日趋成熟,大学生自发地进行移动学习的几率提高。因此,了解当前大学生移动学习的硬件条件、学习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而深入探索其在移动学习的时段、情感认知、自主应用、效果反馈等方面的情况和需求,这对开展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高等教育改革日趋深化的今天,尤其是高校实行学分制改革的进程中,这是一个新的课题。本文基于贵州师范大学理工科学生做了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调查,并做出具体的研究分析。
一、移动学习方式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1.运用移动学习方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条件
(1)大学生移动设备拥有情况。当前大学生拥有移动终端设备的状况悄然发生变化,通过调查发现,智能手机的拥有量为91.8%,笔记本电脑的拥有量为66.6%,平板电脑的拥有量为13.1%,以上电子产品均没有的仅占总人数的1%。
(2)大学生使用移动设备的情况。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用移动设备的时间越来越长,频率越来越高。在调查中,有88.8%的大学生频繁使用移动设备访问网络,仅有11.2%的学生偶尔使用,从不使用的学生为零。在“每天使用移动终端设备的时间”这项调查中,平均每天使用移动设备2~4小时的学生达40.23%,4~6小时的达27.8%,6小时以上的达15.3%,2小时以内的仅有16.6%。
(3)大学移动设备功能的使用情况。新媒体坏境下移动终端的普及使得即时通信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作为主力军的高校大学生更是QQ、微信、陌陌、博客等即时通信软件的忠实拥趸。在针对我院开展的问卷调查中,有47.7%的学生选择使用移动设备中的“通话、短信”功能服务次数最多,有19.9%的学生选择使用各类丰富的智能应用,有14%的学生选择会使用移动学习软件为自己服务,仅有9%的学生选择使用听音乐、看小说、拍照。在另外一项“现在获取信息会采用哪种方式?”的调查中,选择使用“网络媒体”的学生高达85.71%。这充分说明随着移动设备的发展,大学生使用移动设备的需求和期望也在增高。
(4)学校互联网建设情况。贵州师范大学是贵阳市教育城域网主节点,采用路由器华为NE80,我校在校园网出口设置千兆路由器NE05就近接入城域网,通过CERNET贵州主节点(贵州大学),34M连入CERNET。另外还通过电信出口,100M接入ChinaNet。当前,学校电信出口带宽升级为500M,网通出口带宽为100M,教科网出口带宽为34M,一年的电信运营商的费用为45万。这些主客观条件都为本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大学生对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使用移动学习方式的主观意愿
(1)大学生对移动学习方式的认识成熟化。作为当前90后的学生群体,有53.4%的大学生从中学就开始接触移动学习设备,有20.9%的学生在中学就能熟练利用移动终端设备上网。这些客观条件使得大学生及早及时地了解了互联网络,并且掌握了一些使用技巧。在网络使用情况调查中,有87.46的学生原意使用QQ、微信、飞信、陌陌等工具和其他人交流,50%的学生原意使用微博、博客、论坛的途径参加网络舆论活动。基于此,有63.9%的学生表示原意尝试移动学习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大学生活质量,仅有2%的学生认为这样作用不大。在“您认为大学生过分依赖移动终端设备的负面影响是什么?”的调查中,70.7%的学生清醒地认识到“成为拇指族导致学业荒废”,71.9%的学生认为会“排斥现实交流方式导致沟通能力退化”。这充分说明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并没有盲目追随,而是理性对待使用科技发展带来的成果。
(2)大学生对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使用移动学习方式的认识充分。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迎合了大学生的兴趣爱好,是大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交流方式。在调查中,92%的学生表示会关注“学校或者学院层面开通微信公众账号、微博账号等开展的学生主题教育活动和互动活动”。受调查者在对“采用移动终端设备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教育和传统教育方式相比的优势”一项调查中有80%以上的学生普遍认为移动学习方式会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交换速度更快”、“师生关系更加平等,双方能更好地进行情感交流”、“互动性更强”、“活动方式更为丰富”。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大学生对移动学习方式的认同,也说明运用移动学习方式创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备可行性。
3.新媒体坏境下采用移动学习方式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1)新媒体使大学生的学习、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超文本阅读方式作为网络媒体的一大特点,正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逐渐的发展改变着大学生在学习、思维方面的传统方式。超文本用链接的方式将各种文本信息组织起来,形成一种非线性的网状结构。重视选择的自由、排斥了线性的、逻辑的、理性的参与。超文本数据的跳跃性和切换性,形成了新的阅读、理解路径,影响了使用者阅读与思考信息的方式,“用户不再用一种线性的、一页页、一行行、一本本的方式,而是以直觉的、联想的方法将信息链接起来。超文本培育了一种由直觉和联想的跳跃所激励的学问”。这种新型的阅读方式使用户具备自由的选择权,使用者通过随意链接碎片化的文本残片,使得传统文本的丰富性、深刻性、条理性大大削弱。在我院一项题为“您现在获取信息会采用哪种方式?”的调查中,有85.7%的学生选择了网络媒体。endprint
(2)新媒体的传播“去中心化”使得大学生在价值选择和判断中发生了变化。在网络传播中,相对于传统媒介而言,这种新型的传播方式弱化了信息发布方的中心地位,从而造成了多元复杂的文化生态。客观上造成了传统文化和主流价值的分化。从而使得网络文化中权威的消解,网络文化中每一个个体都能自由地参与到无中心状态的交流之中,用户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逐渐成为信息发布者,“对于何时、为何、与何人交换何种信息,用户们能进行非中心化的、分散的、直接的控制”。新媒体的发展,改变了传统媒介交流中的时空限制,改变了个体之间的交流方式。“在信息方式中主体不再固定于绝对时空的某一点上,不再拥有一个物理、确定的、能够由理性地估测其利弊得失的制高点”。在我院一项题为“您现在经常通过更新自己的动态、发表说说、更新个人签名等方式在朋友圈里展示自己吗?”的调查中,有80.32%的学生选择了一般和经常,充分反映的学生的表达主体地位。在一项题为“移动网络的普及给您带来变化最大的三项是什么?”的调查中,排名前三项的是“改变了我的生活、学习、消费方式”(79.4%),“有助于文化交流”(65.01%),“能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57.43%),这些充分说明了新媒体坏境下大学生的文化追求呈现时代性和多元化。
二、移动学习坏境下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思考
1.加强对大学生移动学习的引导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大学生普遍具有较好的移动学习条件,可以满足基本的移动学习需求,移动学习在大学生中具有很高的基础,只是针对移动学习的资源较少,关于移动学习的方法、理念还没有在大学生中进行广泛传播,大多数学习行为是未定任何计划的无目的学习,打发时间是移动学习的主要动因。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在平时的学生管理、主题班会活动中渗入关于移动学习的相关管理策略、自主学习策略,加大移动学习的宣传,让学生学会移动学习。
2.创建主题宣传网站,实现大学生“全程化培养”、“全方位培养”
在2011年的一项对用户认为网站最具吸引力的调查中发现,“网站信息量大、及时更新、有吸引人的服务”成为了网民最看重的一项指标。这充分说明了主题网站的建设应充分重视宣传内容上的思想性、时效性和归属感,结合大学生的兴趣点建设网站,提升网站的吸引力。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可以借助新媒体的优势将课程学习网络化,其中通过完善报名、选课、测试、成绩查询等功能将传统思想政治课教育的功能在网络系统中实现,针对大学生不同层次来开展有步骤的培养。利用智能手机等新媒体媒介灵活快捷的形式,有效突破传统模式下时空和师资教育资源的限制,直接影响和教育大学生。
3.构建使用移动学习软件,拓展大学生交流平台
新媒体背景下移动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赋予了提升大学生意识教育形式多样的建构载体。一是通过微博、微信、QQ等即时通信工具掌握大学生的“思想脉络”。随着“微”传播时代的到来,即时通信工具逐渐深入当代高校的各个角落,它已被许多大学生作为获取资讯、抒发情绪、信息交流的工具。二是开设网上学习课堂,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内容开辟网络学习课堂,通过有效整合党的理论文献、党建新闻信息、相关政策法规、先进典型事迹、优秀文艺作品等教育资源,着力打造大学生学习教育新平台和网络课堂。三是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来破解学分制体系下学习空间、学习时间变换带来的难题,只要充分利用新媒体这一技术载体,就能使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上海教育系统网络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研发的“易班”上海大学生网络互动社区,为上海高校用户群体提供了大学生经常使用的各种网络功能,如博客、微博等,目前易班的注册用户已经超过85万,已经覆盖了上海的全部在校大学生,这些都是值得借鉴的成功案例。
参考文献:
[1]迈克尔· 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2]张志君,张婧莹.多重视阈多种力量多维创新——转型期本土新媒体资源配置的几个问题[J].现代传播,2008,(2)
[3]姜恩来.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高校理论战线,2009,(6)
作者简介:
张文云,男,贵州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资助,(项目编号:13JDSZ30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