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海萍
【摘 要】针对小学数学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状,需结合新课改要求进行改革。解决问题的教学将重点放在了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方面,受到高度重视。首先对其优势做了简单介绍,然后就其实际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主动探究
生活中处处都要用到数学,数学源于生活,最终还要用于生活。数学教学除了锻炼个人思维逻辑,更在于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解决问题的教学,并要从小学就开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用题教学有时也可解决实际问题,但其教学方法太过单一,且内容枯燥,在当前新课改环境下很难起到理想效果。解决问题教学则直接以生活实例为素材,内容丰富、多变化,且具有时代感,值得推广应用。
一、解决问题教学及其优势
所谓解决问题,是指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加以综合运用去解决各种问题,具有明显的应用型和工具性,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锻炼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长期实践中可发现,小学生多动好玩,纯粹的数学比较枯燥,难以吸引小学生兴趣。而解决问题的教学可根据学生兴趣创设相关情景,吸引其兴趣,进而启迪学生思维。新课改要求,学生在教学中占据着主体地位,解决问题教学则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教师发挥引导作用,为学生提供各种情景,鼓励小学生积极参与,以发挥其主体作用。此外,独立思考、深入探究是当前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解决问题的教学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自身才能和创新精神,实现探究性教学。
二、解决问题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分析
1.创设相关情景,吸引学生兴趣
要培养学生兴趣,就要令其意识到数学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并善于积极发现。对于内容太过抽象的问题,可利用多媒体,或借助图片等实物进行教学,吸引学生兴趣,方便学生理解。
如在多媒体课堂上播放2012年伦敦奥运会我国女子10米气步枪射击冠军易思玲的视频,然后配以飞镖图片。打开计算机中的飞镖小游戏,鼓励学生上前操作。小学生必然都想试,此时教师可抛出问题:如果60环及格,共投10次,则每次平均要投到几环?请列举几种要达到90环以上的可能。小学生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清楚地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体现。教师可趁机提问下一道题,导入图片,农民伯伯为防止鸭子出走,要用篱笆围一长方形,怎么围最合适。以此激发学生去想象,主动去解决问题。
2.适当增加难度,引导学生探究
数学需要较强的思维逻辑,在教学中为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应适当地设计一些困难,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深入探究。
如去超市购买生活用品,共带了50元,牙刷4元、毛巾8元、香皂5元、洗发水14元。问全部买下来需要多少钱,该找多少钱?学生马上就会进入到购物的场景中。然后教师可增加难度:买东西通常会买多件,如果买2个牙刷、3个香皂共需多少钱?两条毛巾和一瓶洗发水哪个更便宜?如果是一对双胞胎去买,怎么买才最划算,能保证两个人都能用到所需物品?此时要考验小学生的生活能力,因为洗发水往往可以共用,所以总钱数不够买两套,可以只买一瓶洗发水,其他每件买两份。
3.突出实践效果,学会解决问题
此教学模式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有目的地提问,发挥其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掌握多种思维方式,以便想出更多的解决方法。
在学习完周长后,可展开练习:如果教室长10m,宽8m,先在四角各摆放一盆水仙花,然后沿周围每隔两米就摆一盆不同的花,那么一共可以摆多少种花?有的同学算法是:10÷2+1=6种,8÷2+1=5种,所以一共可以摆放(6+5)×2=22种花;也有同学给出如下答案:10÷2﹣1=4种,8÷2﹣1=3种,所以一共可以摆(4+3)×2=14种。那么这两种算法究竟哪一种正确呢?教师可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启发学生思考,可发现,其实四个角的花盆是重复的,在计算时只能算一次,而以上两种算法不是多算就是少算了,最终正确答案应该是18种。而用周长计算的话比较简单,(10+8)×2÷2=18种。
4.反思课堂评价,总结学习方法
评价环节是课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主要是对所学知识领悟程度及应用程度的一种反馈。教师可据此了解学生的不足,并予以适当指导;学生也可认识到自身弱点,同时还能加强知识巩固。此外,还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如在假期时,可让学生分组设计旅行计划。各自分工,综合里程、经费、人数等多项因素考虑,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在商讨中,学生可渐渐学会如何选择最佳方案,如何进行整体协调。
三、结束语
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实际应用能力,要学会解决实际问题,所以要从低年级就开始。解决问题的教学通过对实际生活的举例应用,既能吸引学生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白梅.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J].吉林教育,2009,24(12):182-184
[2]宗瑛.浅议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2013,20(4):160-16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