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胜霞 李婉 刘丽丽
【摘 要】双语课和研究型教学是培养具有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和综合素质,用世界通用语言进行技术交流和项目合作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教学模式;结合材料力学双语课研究型教学的实践过程,对工科类的专业技术课程运用双语研究型教学进行探索。
【关键词】材料力学 双语课 研究型教学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C-0137-0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涉外土木工程项目的增多,使得开展针对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学生的双语教学势在必行。同时,材料力学属于工程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除了学习基础知识外,重在培养学生建立工程实际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型教学是发展现代素质教育,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研究型教学在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中也得到了运用和研究,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经之路。
本文以培养具备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的双语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生为目标,结合延安大学双语示范课程材料力学的教学实践活动,初步探索了双语教学和研究型教学在本科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双语课与研究型教学
(一)双语课
双语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型入才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双语教学是指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学科的教学。我国现在一般所提的双语教学,大多是不同程度地使用英语进行课程教学。
我国2007年开始在211学校建立100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008年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面向所有普通本科院校申报。2009年教育部计划建设150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进一步增大了双语示范课程建设力度。现代高素质专业人才不仅要具备必须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高水平的专业外语交际与应用能力。同时,实施双语教育也是为了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学生将来为了科研工作、获取信息、在合资企业谋求职业都必须具有双语能力,必须是双语人才。这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必然。
(二)研究型教学
研究型教学是遵循当代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与创新素质教育相适应的一种教学模式。研究型教学是指教师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识积累为基础,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能力,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研讨中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和锻炼思维的新型教学模式。
研究型教学相别于传统教学中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老师占有主体性的教学模式,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的,通过老师的引导、促进和指导,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既学习基本知识也使综合能力和素质得以提高。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研究型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在于能够带领学生分析当前存在的各种问题,培养学生调查分析的能力;能够带领学生分析探索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教师应该知道具备怎样的素质和能力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这些素质和能力。在高校,教师的作用不是给学生提供标准答案,而是带领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明确提出了在高校开展本科研究型教学的设想。从国家实施“211”大学建设项目始,清华、北大等重点大学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对研究型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在普通高校和地方性高校中也开展了本科研究型教学的初步尝试和探索。
(三)双语课与研究型教学的关系
双语课以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开展材料力学专业技术课程的教学,旨在拓宽学生视野和思维,培养具有国际眼光,能用英语进行专业技术交流的本科毕业生,其核心仍然是培养具有专业技术知识和能力的毕业生,英语只是语言工具和载体。研究型教学的目的在于改善传统教学注重知识教授和考核的教学模式,更注重在专业技术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双语教学和研究型教学都是为培养适应经济发展国际化和土木工程建设实用性人才服务的,二者的目标一致,都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双语教学和研究型教学在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用英语讲授的双语课能够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和交流专业技术知识的能力,而研究型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二者的有效结合,将发挥各自优势,达到使学生具备用英语获取知识、发现并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因此,双语教学和研究型教学的关系好比一架马车的两个车轮,都为培养现代技术人才服务。
二、材料力学双语课研究型教学的必要性
(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随着我国加入WTO,在经济与技术方面有越来越多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土木工程涉外工程和项目的逐步增多,是土木工程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所在。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也促使地方高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多。以延安大学为例,每年有不同专业的学生参与1+2项目,参加国际交换生活动。具有良好专业素养和掌握至少一种外语,能进行国际间文化与技术合作和交流且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是我们当前培养的目标。
(二)传统教学的局限性
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向学生单向性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角,起着专家和权威人物的作用,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向学生传递成熟知识和经典理论为主,缺乏师生互动和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过程。课堂教学的方式以“填鸭式”和“引导式”为主,学生成了装载知识的容器,在课堂上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学习的过程以记忆知识为主。这种传统教学模式模糊了教学的主体,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被动接受抽象的理论知识,很难掌握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所需的方法和能力。
(三)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
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开展双语课研究型教学是21世纪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远不是能记住书本知识就可以。经济的全球化和技术的日新月异,一方面要求学生能直接用英语获取信息并能进行跨国项目的交流和合作;另一方面,学生必须具备面对实际工程能发现问题、综合运用技术和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材料力学双语课研究型教学的实践
(一)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
材料力学是工程力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掌握力学概念和计算方法,还在于培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一类典型的杆件,都先结合“柱子”“梁”等学生看得见的工程实际构件,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不安全的危害。接着讲解“校核安全、设计构件截面、求外荷载”三类实际工程问题,然后讲解为了解决问题,必须掌握的力学概念、计算方法和步骤。再激发学生共同思考,得出重要结论。注重培养学生形成“针对工程实际构件提出问题,为了解决问题需要的方法,最后得到哪些重要结论”的科学思维方式。这样一种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综合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工程适用性人才培养的必须。
(二)灵活组织课堂授课语言
材料力学是一门专业学位课,也是双语教学示范课。在讲课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内容,灵活组织授课语言。在讲解基本概念,或是学生容易掌握的内容时,采用英语和汉语一半对一半的讲授方式,注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掌握基本专业英语和口语表述。在讲解比较难的力学推导和解题步骤时,只用中文讲述,并辅以详细的粉笔+黑板的板述,强调学生掌握重要的计算方法。在教授组合变形等不易板书的图形时,运用多媒体课件,辅以一定的双语讲解,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学的顺利实施和良好效果提供有利的保障。
(三)重视教师素质的提升
在教师自身素质方面,一方面坚持教学水平与科研水平兼备,强调“教、学、研”的统一。鼓励教师在开展教学的同时,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科研和教改课题,在开展科研课题的同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将最新的科研前沿问题用浅显易懂的语言给学生做介绍,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创新项目。我们在开展延安新区工程为背景的国家科技部科研项目的同时,指导学生申报了国家大学生创新项目。取得了教、学相长,研、教相辅的效果。另一方面,重视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从每一个单词的准确发音到世界名校公开课的认真学习,注重课堂讲授口语的流畅生动和专业术语的准确无误。
(四)重视现代化教学方法的运用
采用传统板书、多媒体课件、动画展示和英文视频资料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材料力学双语教学开展过程中,一直强调粉笔+黑板的传统板书方式。在讲解复杂的力学推导时,这种方式能让学生紧跟教师的思路,给学生自己思考和动手的时间,便于学生理解和深入掌握。在讲解较难的专业术语和英语表述时,也在黑板上详细标出音标、音节等,促进学生的记忆和学习。在传统板书之外,借助我校完善的多媒体设施,恰当地利用PPT课件、动画 、英文视频资料等多媒体手段,用逼真、形象、色彩丰富的效果演示原理、过程等,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对本课程的兴趣。
双语教学和研究型教学是在全球化经济形势下,高等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土木工程专业培养具有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和综合素质,用世界通用语言进行技术交流和项目合作高素质人才的必由之路。尽管不同层次、不同地域高校具有不同的开展双语课研究型教学的特点和待提高的地方,但都在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将继续进行实践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韦宝平.创新教育视角下的研究型教学[J].江苏高教,2003(4)
【基金项目】延安大学材料力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作者简介】扈胜霞(1974- ),女,延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土木工程专业教学。
(责编 丁 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