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运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0029-02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摒弃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起来,已经成为一个十分重要而迫切的问题。因此,教师如何研究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首要问题。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动学习呢?
一、教师必须转换角色
1.教师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应该把“学生发展为本”作为基本的课程理念,以此来设计教学、组织教学。教师作为组织者,必须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足够的时间与空间。教学中,阅读、独立思考、倾听、动手实践、交流、小组合作、全班讨论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学条件等实际情况,精心选用合适的形式组织教学。
2.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不再是学习活动的主导者,而是引导者,学生应该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进行有目的、有趣的学习。学生的知识能力不够时,不可能让他们一开始就当主人,而需要教师多指点、引导。引导不是引而不发、开而不达的引导,引导不是指导。当学生“迷路”时,发现“火花”时,交流发生争执时,教师不要轻易下结论,直接指引方向,而应引导他们辨明方向、找依据、找理由,多鼓励。教师决不能主导教学,但也不能什么都讨论,什么都合作,而应重视学生的独立学习的培养。
3.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教师应真正地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在学生思考、实践、交流、合作时,教师可以倾听、观察,甚至还可以亲自参与他们的讨论、交流,这样可以更加充分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心理特征、思维方式,这样能使教学活动更好地开展。学生喜欢的是平等、融洽的课堂,教师成为合作者,就更能创造出这种气氛,也能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如果教师能成为学生的合作者,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那么教学活动就能很好地开展,反之学生就不能很流畅地学习,不能自主的学习,学习就带有很大的被动性。
二、采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
1.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学生的第一老师,兴趣本身就是主动性。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使课堂生动、充满诱惑力,引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把数学的严谨、简洁、抽象等特征,巧妙地安排在教学活动中,尽量地展现数学的美。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正确、巧妙地引导,抛砖引玉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尽情领会自主获取知识的快乐,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还可以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举办一些讲座,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中蕴涵着丰富的美学知识,如数学符号、算式的美,黄金分割及比例的美,千姿百态的曲线美,几何的公理、定理及推论组成的井井有条的统一的有机整体,给人以多样统一的形态美的享受。教师应注意挖掘教材中数学美的魅力,展示数学的对称与和谐,简单与明快,奇异与突变,雅致与统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眼球。只有学生自主的学习,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2.注重探究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是未来的建设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人,他们必须具有创造性。数学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数学教学的目标不仅注重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而且关注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的发展,特别是学生的个性与创造力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各种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散他们的思维,开阔他们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三、教学中要“用活”教科书
现在的教科书,不管从课题、内容、过程、习题等,还是知识结构,与以前的教科书都有很大的区别,给了教师很大的想象、创造的空间,甚至给了教师开发、改动的权利。例如《月球上有水吗》《你今年几岁了》等课题,给人以深思、有引人人胜的感觉,教师就不能单纯的讲“今天我们学习什么”,这样就显得枯燥乏味。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教科书,根据学习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教师不再是照本宣科,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师应立足于教科书,但不拘泥于教科书。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把学生放在“主人”的位置上,让学生真正地成为教学主体,让新的数学教育给我们的所有学生“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一个能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的头脑”。实践证明:只要教师能深挖自身因素,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就一定能实现由学生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伟大转变,使学生真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
(责任编辑 刘凌芝)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