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小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0010-01
语文课的语文味,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在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中感受和品尝文本的文体美、语言美和精神美。那么怎样才能教出语文味呢?
一、教师要明确教什么,这是体现语文课程性质上出语文味的前提
文本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是精选的民族语言文字的范本,具有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应该是语文教学的原点,任何形式的拓展、延伸、迁移都只能基于这个原点,“皮之不存,毛将附焉”。然而一篇文章涉及的教学内容又很多,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师钻研教材、备课的过程中,应走进课文,与作者、作品进行心灵对话,创造出激情洋溢的感悟氛围来,并让学生在知识掌握、能力训练过程中实现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熏陶感染。教学《犟龟》前,分析了解到这篇具有创新意义的童话,传递着作者表达的只要认准一个目标坚持到底就一定能获得胜利的主题,寄寓了作者希望孩子们(学生)都能挚着追求、勇于战胜困难的情怀。为此,结合课文,提出了小乌龟的“犟”体现在那些地方(即“小乌龟遇到了那些困难以及如何处理这些困难的”)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文,进而引领学生探究“犟”的含义、小乌龟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哪些人相似、学习后的感受。这样很好地让学生把握了主题,并受到情感熏陶。
二、要上出语文味,关键是明确怎样教,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保证
1.要教出语文味,教师必须要有强烈的文体意识和语体意识
不同的问题和语体有不同的交法,教师要善于选择最合适某种文体或语体的教学形式或手段,并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比如对文学作品的教学,要让学生在诵读中品味,并引导学生在品味中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而领会其意境美。例如,我在教学《孔乙己》这篇小说时,重点抓住人物描写,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探究造成人物性格的社会根源,体会“以乐写悲”的艺术手法及效果。重视叙事细节描写,引导学生从细节处品尝小说创作的艺术美,加强语言运用的细节分析,主要抓住了孔乙己前后两次付酒帐的两个动词“排”和“摸”来分析,让学生体会到小说运用文学语言叙事的佳妙;课后让学生续写“孔乙己走出咸亨酒店后……”,让学生基本把握小说的人物主题基础上,对孔乙己的命运发挥想象,不仅能帮助学生更深一层理解和把握小说中的人物和主题,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尝到再创造的快感。
2.上课要善于激情
“语文教学不单是认知活动,同时也是情感活动。”这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要善于用感情拨动学生心灵情素,引导学生与文本的交流。例如,我在教学《最后一课》的时候,设计了这样的思考和讨论题:课文写了几位主要人物?主人公是谁,根据是什么?假如你是小佛朗士,在上最后一节法语课时,你会想到什么?学生看书认真,思考积极,讨论踊跃。这样,学生在读与辩的语言感悟中,掌握了故事情节,抓住了关键词、句、段,明确了主人公,理解了主题,培养了爱国主义思想。
3.加强语言赏析,品味语言文字美,感受作品情感美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我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有深刻感受并真正感悟了由语言文字组成的课文内容,才能更好地去积累语言,才能更好地运用语言。加强朗读,通过朗读、让学生积累语感。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白现。”由此可见,读书的重要性。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尤其是诗歌、古文、精彩的散文,更是要离不开熟读成诵。诵读是诵读者与文本言语之间的碰撞、交流、融合,特别是富有感情的朗读能调动耳、目、心、口等多种感官,具有再现作者情景、触发情感、引发想象,引起心灵共鸣的功能。在教学杜甫的《春望》时,指导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朗读、点评、再朗读,老百姓妻离子散、生活颠沛流离,隔世不隔情,一曲忧国忧民的心音就会了然于心。
4.引导学生通过辩词析句,学会揣摩和品鉴语言,感受作者情感。对语言内涵的理解和领会的教学不能采取教师讲述的方法,应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在字里行间沉思感悟。在教学《白杨礼赞》“它没有婆娑的姿态……,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精神的意志”这段文字时,指导学生利用多种技巧朗读,并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作者运用了那些词语来赞美白杨树?作者是如何由树联想到人的?这段文字好在什么地方,美在什么地方?学生借助语言材料,针对教师的提问,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情绪活跃,合作交流气氛浓郁,在饶有情趣的情境中理解了象征手法及其运用,品味了生动、形象的语言,感受了文章酣畅淋漓的气势和博大而深远的境界,把握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语文课教出语文味的方法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探究、总结、提升、运用。总之,只有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才能感受语文的独特魅力,才能提升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和文化品味,健全人格。
(责任编辑 刘凌芝)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