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第十一条的研究述评

2014-09-04 06:19刘佳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

刘佳,(1985—)女,辽宁沈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科学技术)

摘要:《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第十一条的理论内容是对《提纲》的概括和总结,提出了新唯物主义的历史使命,指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领域里所引起的革命变革。通过对近年来关于《提纲》第十一条的研究,可以看出对于“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关系在理解上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对此本文从新的角度,运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去更好地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实质。弄清马克思自身思想的发展的内在逻辑和丰富内涵,具有里程碑似的深远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费尔巴哈的提纲;哲学家们;解释世界;改变世界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标志着马克思已经彻底地摆脱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一个崭新的世界观已经接近形成。恩格斯称它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1]231。《提纲》的第十一条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2]。马克思主义哲学非常重视实践,马克思创立新唯物主义,就是为了给革命的无产阶级寻找一个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强大精神武器,哲学只有成为改变世界的思想武器才有其存在的意义。目前,中外哲学家们一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哲学家们仅仅停留在解释世界这一层面上,而没有真正地去致力于改变世界。对此,学术界争议很多。有人认为,《提纲》的最后一条表明了马克思持一种“哲学终结论”的立场,也有人把其中的“哲学家们”,理解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哲学家们,即不包括马克思在内的哲学家;也有的认为是包括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在内的所有过去的哲学。对于“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诸多学者们的理解更是不甚相同。为此,文本将对《提纲》第十一条中的“哲学家们”和“认识世界”、“改变世界”加以分析和解读。

一、关于《提纲》第十一条中“哲学家们”这一行为主体的研究

赵家祥在理解《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论文中指出:他所认为的“哲学家们”,不是指马克思以前的一切哲学家,而是特指德国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家。[3]广西教育学院的蒙运芳在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的新理解一文中提出:“哲学家们”指的不是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而是包括马克思在内的哲学家。对此,他提出了下列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马克思在此用了“哲学家们”,如果指的是以往的哲学家,那他为何不用“旧唯物主义者”、“直观唯物主义者”,或“旧唯物主义者和唯心主义者”,而用“哲学家们”这样具有概括性的词语来代替呢?在《提纲》的前十条的表述中,马克思对以往的哲学,是用了“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或“直观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这样一些词来称呼的。然而在《提纲》的最后一条他用“哲学家们”来统称,应该说是包括其自身在内的,是对全文的一个概括总结。

另外一种观点是,如果说“哲学家们”指的是以往的哲学家,那么在一定的意义上讲,就是说马克思认为我自己不是哲学家,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在理论上也是行不通的。[4]马克思在《提纲》的前十条中曾用了“新唯物主义”一词,并在批判揭示以前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缺陷时,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这也就说明了马克思承认自己是哲学家的。正是由于上述两种观点的阐述,我认为这里的“哲学家们”应该是包括了马克思本人在内的哲学家。从实质和实际效果上来说,他们的哲学只是解释世界,而非改变世界。

二、国外哲学家们对“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理解

《提纲》中的第十一条,这是学者在马克思著作中引用最多和最熟悉的经典名句。当这句经典之句成为世人划分马克思实践哲学与传统哲学或其他哲学的标志时的时候,实际上这已经越出了最原始的语境,随之而来也必然是许许多多的问题和争议。

1.对“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直观界定

何为“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解释世界,即在于说明、阐明对于世界的观点和看法,是对世界是什么,及世界如何是的一系列问题的回答。而“改变世界”是在实践活动中使观念客观化、现代化。“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从字面上看似乎没有什么难懂之处,但在“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相互制约和相互规定中能否达到对二者真正的理解,却成为了中外哲学家们的争议之处。

2.“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关系之纷争

学术界对于“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及其关系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纷争。有学者对此作过研究认为,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以及海德格尔的批判者们,他们都没能够真正地理解马克思。在《历史生产与虚无主义的极致》一文中,此文讲到:海德格尔“首先肯定了马克思主义比现今‘哲学的高明,因为现今‘哲学跟在科学后面亦步亦趋,根本不懂得现代的‘两重独特的现实,马克思主义的智慧之处就在于它对此两重现实真正地理解。不过同时他也认为,从马克思‘改变世界的主张看,其仍然局限于理论与实践的狭隘关系之中。然而,马克思所进行的对比区分显然是不成立,而改变世界的这一命题是个不是而是的命题”[5]。也有学者认为,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真正对立根本就不是说哲学家们不要求去改变世界,而是这些哲学家们不懂得通过革命争取去真正改变世界。

三、国内对两者关系的观点

1.“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相互排斥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是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只是从绝对真理的角度去规范人的全部思想与行动意识形态,而且还是从现实的人极其发展的角度出发和展开,意识形态机制。因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仅是“解释世界”的旧哲学,而是“改变世界”的新哲学。

2.“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相互并容

马克思主张,一切旧哲学都是“解释世界”的,只有马克思哲学是“改变世界”的。用这种方式去理解,不仅是把马克思与以前的哲学家们尖锐地对立起来,而且还把“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尖锐地对立起来了。实质上,这段话的意思是:哲学家们只是停留在对世界的解释活动中,而马克思哲学不光只是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要诉诸实践行动,真正地做到去改变世界。endprint

3.“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是任何哲学兼有的两种功能

华中科技大学欧阳康教授说:“这里马克思当然不是说哲学家不应当解释世界,而是说哲学家不能仅仅停留于解释世界,还应当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到对世界改造的过程中去”[6]。换句话说,如果以不同的方式去解释世界的话,那么就能够在合理地解释自觉能动地去改变世界,是在有目的地指导下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自觉地去认识、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而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强调要以彻底的唯物主义的方式理论去解释世界,而且还认为应当以彻底的唯物主义方式实践地改变世界。

武汉大学陶德麟教授说:有人认为马克思并不重视“解释世界”,而他关心的也只是“改变世界”。马克思的前半句话所提及到的“只是”这个词是表明马克思本人并不反对哲学家们去解释世界,不赞同的也仅仅是哲学家们这种“只是”满足对于“解释世界”的那种纯粹的理论态度。另一方面,马克思的后半句话“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也不能说明马克思不关注“解释世界”而只重视“改变世界”[7]。因此可以这样理解为:哲学家们不应该幻想着去用一种纯粹的理论态度从理论上解释世界,而是应该付诸于行动采取实践的方式真正地去改变世界,

综上所论述的,基于“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及其两者的关系在理论界形成了一系列观点各异的争论,是否有一个明确的最终目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于“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马克思完全是把重点放在了“改变世界”上。“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两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改变世界”包含着“解释世界”,而要想“改变世界”,是要以“解释世界”为基础和前提。

四、对“哲学家们”、“解释世界”、“改变世界”的全新解读

1.对《提纲》第十一条中“哲学家们”的全新理解

《提纲》第十一条中用的“只是”就是只不过是、仅仅是的意思。由于“哲学家们”指的是包括马克思在内的哲学家,如用:“仅是、单单是”这样的词语,那就会把马克思的哲学也给否定了,认为马克思的哲学仅仅是对世界的解释,显然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因为马克思的哲学不仅仅是对世界的解释,更重要的还在于改变世界。

2.实践与“解释世界”、“改变世界”

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8]5在马克思看来,尽管哲学家们对于世界的解释可以有诸多不同的形式,但改变世界的途径却只有一条,那就是实践。革命的实践是人们把握生活世界的尺度,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在人类活动中,由于之前的哲学家们不知道改变世界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最终的目的。所以,之前的哲学家们不要求去改变世界。只有真正懂得了只有实践才能改变世界的真理时,才会对现存世界进行解释。

改变世界,创造世界,都是人类的实践活动。人类和客观世界是改造与被改造、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人类是在改变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过程中逐渐认识世界的,并在基础上形成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新的实践活动,进而达到进一步改变世界的目的,这样就是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在认识....不断循环反复的规律去认识、改造客观世界。在实践的层面上,从解释世界变成了改变世界。

在《提纲》的第十一条中,马克思对新旧唯物主义的本质上的区别做了一个归纳和总结,得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与旧的、其他的一切唯物主义相反,以实践性为主的新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改造现实的有力武器。这样就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任何时期的哲学都相互区分开来,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所在。

因此,对《提纲》第十一条的理解,不仅仅局限于在“从理论到实践”的思维框架中去理解,这就要求我们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角度去理解解释世界、改变世界。不仅要重视理论向现实的转化,更要是要看到理论向现实转化的必要性,正所谓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也只有从这一视角出发,才能解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才能全面准确的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根本区别;才能真正理解“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不仅仅是为了“解释世界”,还要冲破思想的圈子,进行变革现实社会的实践斗争,改变现实的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面向实践的并为实践所服务的,是改变世界的有力武器。只有在改变世界的过程中才能彻底地认识世界,而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又在于以实践的方式去改变世界。正如毛泽东所说:“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9]268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赵家祥.如果理解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J].高校理论战线,2012(4).

[4]蒙运芳.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的新理解[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4).

[5]王金林.历史生产与虚无主义的极致——评后期海德格尔论马克思[J].哲学研究2007(12).

[6]欧阳康.论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及其对新世纪我国哲学发展的意义[J].社会科学战线,2001(1).

[7]陶德麟.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几点看法[J].哲学动态,1999(7).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刘佳 辽宁工业大学 研究生学院 辽宁省锦州市 121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一个半世纪后的卡尔·马克思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世界历史思想创立的贡献
实践:马克思的新哲学观
近年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相关问题的研究述评
试析《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实践观点
浅谈《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