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优雅的心灵之歌

2014-09-04 06:18苏俊旭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自由三毛散文

苏俊旭

摘要:中国当代散文史上上有一个独特的女子,她个性十足、游历广泛;她涉猎百家、遵从自我。三毛——陈平,高唱自由优雅的心灵之歌,让她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做到了有机的统一,散发着迷人的个性魅力,值得一探。今天本文就对三毛散文的进行分析,和大家一起分享三毛的独创。

关键词:三毛;散文;自由;优雅

前 言

中国现当代文坛上有两大女子,可以用“创奇”来形容,一是张爱玲,一是三毛。而在清新之分盛行的现在,我们就要谈谈三毛的散文创作。她的一生是开放的,足迹遍布五大洲,从热带的撒哈拉到时尚的欧洲,从多姿的美洲到传统的亚洲,总之这造就了她散文中的异域色彩。她的一生是短暂的,仅有48年的生平却留下了享誉文坛的二十多本的集子,五百多万字的作品。她如一只会唱歌的百灵,曲调自由婉转、内容优雅迷人、意境宽阔多彩,成为当地文坛的一道独特而耀眼的风景。

1 真实、自由的内容

喜欢三毛最大的理由就是来自她对自己生活的真实再现和个性表述。她的自然、不做作、认真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因她的欢喜而欢喜,因她的悲伤而悲伤,这就是一个作家的魅力。在《结婚记》中,描写她和荷西两人身着蓝色的衣衫,带着草帽,别着一把香菜,去镇上登记结婚。没有众人的喧嚣,没有华丽的衣饰,甚至连起码的交通工具都没有,两人步行走在撒哈拉中,内心却是激动和甜蜜的。三毛把人生最宝贵的、最喜悦的场景和读者分享,在细致的描述和独特的心理独白中,读者也融入其中。再如《白手起家》中,新婚的她要独自搭理生活,从镇尾找到大的空箱子,她感觉像捡了一个大宝贝,占了别人的大便宜。偷笑之于我们看到了一个乐观、开朗、憧憬新生活的小主妇。《沙漠观浴记》中,在小两口心血来潮的情况下为我们展现了一副盛大而原始,真实而独特的沙漠妇女沐浴的场景,读来历历在目。

她的文章犹如一部部精彩而真实的影片记录了自己的生活,以“身教”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主张和体会,不露痕迹的释放着自己的真性情。这种真实是一种艺术上的真实,经过了作者再加工的真实,属于作者的独特感悟。明白了这一点,就不会苛求三毛以史学家、科学家的视角来记录什么,顺其自然就好。

“游于艺”的态度让她总能游刃有余的真实写作,把自己的爱情、婚姻、生活、感受一一和读者分享,娓娓道来又不失个性的体验,令读者在喧嚣中找到了一片宁静而自由的港湾,找到了丢失已久的文风。这种自传式的表达,真实自然、灵动自用,代表了三毛的坦率真诚,不矫揉造作的作品赢得了读者的尊重和极大的认可。不是有意为之,却是大家的共识。

2 个性、自我的语言

“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李白的诗歌如此,三毛散文的语言也得其真谛。和内容一样,天然、自我就是三毛语言最大的标榜。

在不施脂粉的自然状态下,虽质朴却清新,虽简单却个性,同时也不失优雅和活泼。如《梦里花落知多少》中,她忽而白话,忽而文言诗词介入,真实也典雅,却不失整体的统一,让人为之钦佩。在《不死鸟》中,她把爱和死亡联系到一起,用极尽告白式的语言来撼动读者的心灵。

她笔下的小人物每一个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这源于三毛语言的个性表达。那个受过现代文明熏陶的男助产师,每次吃饭都要打发孩子去三毛家借餐具,且乐此不疲。小男孩说他爸爸要吃饭要他来拿餐具时,说的理所应当。地域文化的差异在这种不经意的对白和场景中显现出来。

有时候三毛也是幽默的、活泼的,她把“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巧妙化用成荷西对饺子的偏爱时,让我们忍俊不禁。在《素人渔夫》中,为了改善生活,荷西捕鱼来卖,结果收据却落入洗衣机,最后的“鱼”也泡汤了,“我们又要吃马铃薯了”,这种幽默的表达让我们看到了三毛的乐观,苦中作乐不失赤子之心。

总之读三毛的作品,总是感觉和一个老友在促膝谈心,每一句都深达内心,每一句都如一股清风扑面而来,让读者不自觉的陶醉其中。

3 宽广、真挚的感情

感情是散文的灵魂、神韵。三毛文中的感情是宽广的,更是真挚的。她既描写了刻骨铭心的爱情,也描写了深厚的故乡之爱和浓烈的亲情之爱。三毛和“大胡子”荷西的爱情故事几乎所有读者都能娓娓道来。两人相差六岁,荷西要三毛等他六年,最终两人走到一起,来到异域——撒哈拉过上了白手起家的日子,艰辛却甜蜜,这宝贵的六年婚姻生活是三毛至生珍藏的宝贵记忆。不幸的是荷西溺水身亡,三毛极度伤心欲绝。远在台湾的父母不放心,来沙漠中陪她。《背影》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产生的。当望着年迈的父母一点一点的拎着东西走在陡峭的小路中时,内心的某个角落被狠狠的撞疼了。这就是三毛的真挚。她毫不掩饰自己因为爱人去世的伤心,毫不掩饰自己对父母的歉疚之情,这种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是真实的,是有原则的。

除此之外的友情、民族情怀,也是三毛这个流浪在外的个性作家的独特体验。《芳邻》一文,沙哈拉威女人的“借物癖”让三毛哭笑不得,却又有点无可奈何,甚至会恨得咬牙切齿,打呼“出去”,那双被悄悄“借走”的纹皮高跟鞋似乎也对“芳邻”发怒了。在《亲不亲,故乡人》中,三毛表达了一个作为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她坚决维护民族的尊严,她极度热爱这个古老的民族,表达了一个海外游子对家乡的深沉的眷恋情怀。

总之,真实浓厚的情感是一条坚实的主线贯穿了三毛的作品,产生了一种自然的煽动力量,让读者为之潸然泪下,让我们永远怀念。

结 语

三毛的传奇还在继续,可惜她却早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三毛的作品真正做到了内容和形式上的统一,同时兼具真实自然、丰富优雅的特点,让读者为之着迷。内容、语言、感情能驾驭的如此轻巧自然的能有几人?散文这种文体其实是最适合三毛这种跳脱的个性的,让她可以自由的抒写内心的感受,自由的表达个性的观点,让她发挥自己的天才特质,让她的这首自由、优雅的心灵之歌永远唱响在读者的心中。

参考文献:

[1]肖霞.自山优雅的心灵之歌-论三毛散文的特色[J]. 南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2.

[2]殷晓明.三毛散文的语言特色阴[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1,(1).

[3]王金城,武文茹.三毛的人格形象及其个性魅力[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1990,(1).

[4]三毛.我的写作生活.梦里花落知多少[M].广东旅游出版社,1996,10.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由三毛散文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犟牛“三毛”
我和“三毛”比童年
娓娓道来的真诚
美国垄断不了“自由”“民主”
三毛流浪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