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华晓+++周勇
摘要:在流动中国的大背景下,随着人口流动、土地流转等要素的加速扩张,传统乡村的经济格局、内生结构、价值理念发生着巨大变化,发展面临着严峻考验。留守儿童、农村空心化等一系列发展中的问题正渐渐解构着熟人社会。乡村社区建构可以说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的设想。而作为三农根基的土地,建构在乡村社区上的集体土地制度对乡村社区建设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乡村社区建设;集体土地制度完善
一、乡村社区理论肇始和农村地区现行土地制度
乡村社区的构建是指打破村庄间固有的自然、行政边界,按照资源最优化、共识地方化、治理本土化、服务体系化的原则,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村或行政村进行系统规划、统一建设,组建新的农民生产生活共同体,形成现代化的经济结构、价值机制、治理体制和服务模式。乡村社区建构的本质是激发、调动社区居民的自主性,在村民自主性框架内实行社区自治。村民的自主性框架包括着经济自主性、政治自主性、文化自主性等具体方面。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现行的集体土地制度,是在集体组织保留土地所有权、必要统一经营的基础上,将土地按人口比例根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分给农户经营,农户根据与集体经济组织签订的承包合同所规定的权限,自主、独立的进行经营活动。
二、村庄现状和土地制度对社区建构的阻碍
那现阶段我国村庄的现状怎样呢?村庄共同体由三种边界组成:一是自然边界;二是社会边界;三是文化边界。 作为人们交往空间的自然边界在市场经济扩张、外出务工人员流动、土地流转和现代高新传媒渗透的背景下,呈现出交叠、扩张的趋势,村庄的生活面向也在人财物等资源流出、价值生产能力下降下展现出了外向性的表征。这种外倾的村庄面向一定程度上是对未来村庄生活预期的失望、是对村庄生活价值的淡忘、是对村民身份的心理否定、是对文化边界的否认,而村民身份的心理否定促使着村民在法律、社会层面否认村民身份,脱离农业社的同时动摇着社会边界。现阶段我国村庄的社会关联程度低,内生结构巨变,价值生产机制滞后,村庄共同体呈解构趋势。市场经济的冲击、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现代观念等因素持续作用于农村,引发着村庄的巨变。
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基本原理,集体土地制度对于社区建构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经济自主性。经济自主性是对以自我意志为导向而进行的生产经营、资源优化及利益分配等一系列活动的概括。现行土地制度在资源优化和利益分配方面损害着农户的经济自主性。家户为主体的经营单位解构着熟人社会的乡土伦理,原子化了的乡村农民间信任成本增加,交易成本偏高。传统合作方式解体,现代合作能力匮乏。农机设备的虚剩和公共事业建设的滞后便是资源难以优化的明证。受制于流转方面的制度缺陷,有扩大经营意向的农户难以获得与其经营能力相适应的土地。无法将本就短缺了的资源优化配置,对农户经济自主性的影响可想而知。农地征收利益分配上的不平衡性,农户在利益分配中的弱势地位也同样影响着其经济自主性。
(二)政治自主性。宏观层面的乡村治理、乡村建设,中观层面的组织建构、共识凝聚,微观层面的纠纷调解、民众参与,都阐释着政治自主性的重要性。村庄社会多元化,异质性增加,价值生产能力减弱,村庄内生秩序的紊乱的同时加之乡规族约等传统规范的消失,地方性共识逐步瓦解,逐步解构了的地方性共识使得农户之间交往呈理性化趋势,致使农户对与自身无关的村务缺乏积极性,怠于参与村治、村建,政治自主性受到极大影响。
(三)文化自主性方面。文化自主性本质上是要重构民众的主体感。主体感是费老所说的农民与乡土的利益关联、情感眷属和价值归属,主体感就是“我们感”,它触发人们对村庄的责任与关切。 村民对村庄失去主体感的直观表现便是作为农民文化实践载体的婚葬仪式的异化,这本质上是农民传统精神价值的异化。农民的本体性价值缺失造成了精神空虚,造成了对传统文化的漠视。丧失了主体感的农民自然不会将精力放到文化保护、发展与传承上,其文化自主性大受影响。
三、乡村社区建成构想
乡村社区的真正建成,需要建立在集体土地制度完善的基础上。于此同时需要与之相应经济、政治、文化和服务自主性的激发调动。因而,乡村社区的建成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经济自主性的调动。调动经济自主性首先要完善现行集体土地制度。要明确集体所有制的产权主体、解决所有权主体虚置化问题。进一步完善农民的土地权能,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土地流转的规范化,建构城乡统一的流转市场。保证地权的稳定性,规范征地程序与制度。在农地利益分配,特别是征地利益分配上,要坚持和完善当前土地制度安排中“涨价归公、地利共享”的宪法秩序。 同时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二)政治自主性的调动。在组织形式方面。要在集体讨论协商、民众广泛参与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创新民众参与的组织形式,如成立社区工作站,建立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等。在制度制定方面。要通过不断试探,不断接触,不断融合,将制度建立在惯例等本土资源的基础上,使制度本土资源化的同时也使得惯例等本土资源越出小社会,成为与大世界对接的普通规则。在共识凝聚方面,整合本社区内的传统、习俗等资源,抽象为社区成员可以接受、广泛认可的共识,达到凝聚共识的效果。
(三)文化自主性的调动。顶层设计方面,要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强化“体音美”等艺术教育。基层摸索方面,本质说来,要型构社区性共识,在整合社区文化价值内涵的基础上,增强社区内的价值创造能力,以形成社区自我感。形式而言,要创新文化载体、丰富文化内涵,深挖当地文化精髓、丰富文化形式,组织更多农民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如合唱、写诗、打腰鼓、表演,等等。
四、结语
综上,挖掘、调动自主性意识,培育、发挥自主性能力是乡村社区建构的核心要点。乡村社区需要建立在以自助为基点、互助为核心、外助为补充的运行机制上。
参考文献
[1]贺雪峰:《新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56页。
[2]同上,第8页。
[3]同上,第200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