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辉
153例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
黄晓辉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 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用纸片扩散法测定153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12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氨基糖苷类的敏感性最高为50%以上, 对先锋类抗生素的敏感性较低。其中对头孢他定的敏感性最高, 在50%左右。结论临床不动杆菌的治疗可选用碳氢霉烯类抗生素, 头孢菌素加酶抑制剂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合用药。
鲍曼不动杆菌 ; 耐药性 ; 联合用药
不动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 医院环境及人体皮肤, 呼吸道, 为条件致病菌, 该菌除可引起伤口感染、菌血症、脑膜炎、泌尿系感染外, 还可在住院患者中, 尤其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引起医院获得性肺炎, 成为严重的医院感染病原菌[1]。由于该菌对目前常用的抗生素耐药, 因此治疗困难。故加强对该菌的有效监测尤为重要。因此收集本院对153例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耐药性监测, 以供临床参考。
1.1 材料 所有菌株均分离自本院2006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患者的送检标本共153株。其中痰标本分离106株, 伤口分泌物为17株, 尿标本分离15株, 血标本分离9株其他标本分离6株。(同一患者多次送检为同一种菌的按1次结果统计)。
1.2 试剂 抗生素纸片, M-H琼脂均购自英国Oxoid公司。细菌生化微量鉴定管购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
1.3 细菌鉴定 鉴定方法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部分菌株采用BACTEC9050或Phocnix100系统鉴定。
1.4 药敏试验 采用纸片扩散法。操作为NCCIS推荐的方法。质控菌株为绿脓假单胞菌ATCC27853和大肠埃希菌ATCC25922。
2.1 153例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作用最强的为亚胺培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他啶。敏感性在50%~60%之间。氨曲南稍差, 对其他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敏感性在0.04%~25%之间。氨基糖苷类抗菌素敏感性在40%~50%之间, 可考虑联合用药。
2.2 2008~2013年鲍曼不动杆菌对12种抗菌素的耐药性见表1。
表1 153鲍曼不动杆菌对12种抗生素的敏感率和耐药率[n(%)]
不动杆菌属为一群氧化酶和硝酸盐还原试验阴性, 不发酵糖类无动力的革兰阴性杆菌。呼吸道为分离的主要来源,其次为伤口分泌物, 尿和血标本。结果显示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为60%,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中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50%, 优于庆大霉素67%。由于阿米卡星肾毒性限制其临床应用, 可以考虑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敏感不动杆菌感染者。在青霉素类抗生素中, 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93.1%, 哌拉西林为75.3%, 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为55%, 说明β-内酰胺酶抑制剂舒巴坦可以恢复氨苄西林的部分抗菌活性。
头孢菌素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抗生素, 不动杆菌对一代, 二代, 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性都较高。头孢唑林为96.6%, 头孢呋辛为93.1%, 头孢噻肟为86.2%。选择时需考虑。对头孢他定、氨曲南的耐药率较低为50%~60%之间, 可选择。喹诺酮类抗生素只检测环丙沙星耐药率为93.1%。
近年来, 随着广谱抗生素及侵入性医疗手段的采用,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率不断上升, 同时其所产生的耐药谱也发生了变化, 表现为多重耐药, 甚至出现对所有常用抗生素均耐药的现象。随着第三、四代头孢菌素的大量应用, 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出现了明显的耐药性, 并对以前较为敏感的药物如碳氢霉烯类、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的耐药性阳性率呈升高的趋势。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为主要的耐药机制。TEM型基因在耐β-内酰胺酶类抗菌药物的鲍曼不动杆菌中广泛存在。而且均可通过染色体及质粒介导[2]。TEM型酶为A类β-内酰胺酶, 可有效水解青霉素类及第一,第二, 第三代头孢菌素和氨曲南, 可部分水解第四代头孢菌素, 但对碳氢霉烯类和头霉素类药物敏感。他的活性能被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克拉维酸、舒巴坦和三唑巴坦所抑制。但在三代头孢菌素中, 头孢他啶的敏感性较高, 与冯红军等[3]报道一致。在同一株高耐药表现的菌中, 含有>2种的耐药机制出现, 究其原因, 可能与产生碳氢霉烯酶有关[4]。另外不动杆菌耐药机制包括β-内酰胺酶的产生, 外膜孔蛋白丢失, 外排泵的过度表达, 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的改变及外膜蛋白通透性降低。而β-内酰胺酶的产生在不动杆菌耐药性中最常见[5]
据称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 侵入性诊疗操作的普及,多重耐药不动杆菌必将引起越来越多医院感染的爆发流行[6]。因此要引起临床足够重视。目前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率总体呈上升趋势, 已成为临床分离率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的非发酵菌, 本院分离的153株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低于文献报道的56.7%[7], 可能与分离菌分布和本院亚胺培南使用率低有关。对于不动杆菌属感染患者, 亚胺培南, 美洛培南, 头孢他定与氨基糖苷类或氟喹诺酮类联合治疗仍然是有效的方法[8]。不动杆菌感染源可以是患者, 也可以是带菌者,而医院里污染的医疗器械及工作人员的手是重要的传播媒介[9]。因此在加强环境、手卫生的基础上, 重点做好目标检测,加强标本送检, 及时分析不动杆菌属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尤为重要。以控制其耐药性不断增长的趋势。
[1] 王丹, 许颖.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3, 34(3):361-363.
[2] 黄支密, 陈榆.毛培华等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β-内酰胺酶基因型研究.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3, 26(11):683-685.
[3] 冯红军, 王晶晶, 王邦松, 等.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及对亚胺培南耐药机制的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 19(6):608-609.
[4] 磨国鑫, 佘丹阳, 陈良安, 等.多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药物治疗.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 20(2):1195-1197.
[5] 朱旭慧, 孙自镛, 简翠, 等.不动杆菌属的耐药性分析.中国抗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5, 5(6):342.
[6] 黄宏耀, 宴文强, 谢明水.随州市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耐药性调查.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21(4):796-797.
[7] 鸥倩怡, 孙凤军, 冯伟, 等.2003-2010年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23(1):178-180.
[8] 徐英春, 王贺, 孙宏莉, 等.不动杆菌属的耐药性分析.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7, 30(5):485.
[9] 韦柳华, 周定球, 蒋利君, 等.鲍氏不动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21(4):790-791.
2014-06-03]
266034 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