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婷婷+彭姣
【摘要】本文对当前大学语文教育边缘化的现状进行阐述,并从语文教学本身、社会动因和认识理念三个方面入手就大学语文教育边缘化的现状进行分析,试图认识大学语文教育的本质,唤醒人们对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视。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育;边缘化;社会功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大学语文是中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中一个最为特殊的学科,承担着极为重要的功能,却呈现出一种明显的错位和滞后状态:历史悠久而发展缓慢,需求广泛而重视不够,专业相近而不被认同,标准很高而队伍不齐。[1]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大学语文教育是提升现代公民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培养汉语学识、文风、情趣等文学涵养的重要环节。但是由于社会浮躁与功利风气日益蔓延,高校师生忽略了语文的学习,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也难以发挥其真正作用,大学语文教育日益被边缘化。
一、大学语文教育边缘化的现状
2013年11月,中国人民大学将《大学汉语》课改为选修课引起社会热议。在此前后,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不少名校早就将大学语文从必修改为选修课。湖北省大学语文研究会公布的大学语文课程现状调查显示,在全国91所参与调查的高校中,将大学语文列为必修课的仅34.8%,62.5%的高校大学语文课时在32个或更少,各院校开始考虑减少这门课程的数量,课时越来越被其他专业学科的设置所挤兑。各大高校对语文教学不够重视,不断暴露出师资队伍薄弱、教育体系陈旧、教育目标空泛、师生关系疏离、教学手段虚空、教学评价简单等问题。大学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着课时少、没有专门的语文教研室、经费少、教师发展空间小等问题。不仅如此,目前国内各大学开设《大学语文》课的情况也令人担忧,只有极少数的学校将其列入公共必修课,大部分高校把《大学语文》列入仅供学生自行选择的公共选修课。各大高校对语文教学不够重视,担任语文教学的老师不是专职老师,或由刚毕业的缺乏专业性的年轻老师担任。
很多大学生缺少语文阅读和思考,很少能够静心研读经典文学著作。学生在语文课上被动散漫,靠考勤约束,忽视语文素养的培养,在母语运用上许多大学生缺乏积累和训练,不仅应用写作能力差,有些人甚至连口头表达和公众交流的能力都不合格。可以说,大学语文课程被日益边缘化,学生的母语运用能力和语文涵养在弱化。
二、大学语文教育边缘化的现状分析
(一)大学语文教学问题
首先,大学语文教学缺少明确的目标。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曾表示,“语文的目标是打好‘三个基础:为提升综合素养,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然而在大学课堂,很多老师仅仅为了完成书本任务,忽视它本应承载的人文精神素养及语文习惯的养成。其次,教学模式陈旧。大学语文课堂模式固定单一,基本上沿用“灌输式”教学,采用中学语文的教学套路来组织课堂,不能体现大学教育与中学基础教育的差异性,难以满足学生对大学教育的心理预期。再者,教学效果不佳。由于大学语文教师地位边缘化,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且对大学语文缺少热情,学生沉浸在对英语等科目功利化的追求之中,缺乏对母语的情感,师生课堂互动少,语文的教学效果不佳。
(二)社会的浮躁与功利
语文课程逐渐被“抛弃”,与当下社会的浮躁与功利有关。“冷落语文教育”之忧,更需反思基础教育中语文素养与阅读习惯培养的缺失[2]。语文绝不仅仅是一门课程,而更应是一种习惯,其最终指向的则是能力与素养。大学语文所传授的是一种内心修养,一种文化底蕴,以及看待事物所具备的人文眼光,它讲究的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可是,在浮躁功利的当下,许多人追求的并不是一种内在的修养与豁达,他们所看重的,是立竿见影的短期效应。在英语的强势的社会背景下,大学英语四六级被看作保研和就业的敲门砖,托福雅思被看作是通往世界名校的捷径。英语娴熟的学生拥有更强的就业优势,更容易获得令人艳羡的职业发展。反观中文能力,好了不算什么资本,最多只能算是锦上添花;差了也难言是种缺陷,不至于落井下石。功利化社会环境影响之下,英语教育比语文教育更受重视,英语影响着个人前途,而语文教育却显得可有可无。于是,语文成了大学生的休闲,语文课程成了许多高校说不出来的痛。
(三)对语文教育不够重视
教育部门对语文教育缺少重视,政策导向有失偏颇。早些年,由于国家考虑到学习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因而非常重视外语学习。在这种导向下,几乎所有的晋级考试从考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博士,到领导升迁、职称评审、公务员考试,外语都是必考项目。教育部门将外语学习提出来,初衷是好的,但是过犹不及。大学生的外语教育超出了正常的范围,以致有的教师发出了“像学英语一样学母语”的呼吁,我们的教育部门确实应该有所反思。母语,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记忆的源头,丢弃了母语教育就失去了根。学生也应该思考为什么自己不重视语文学习,功利化的学习英语促使自己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三、总结
要突破大学语文教育边缘化难题,关键不在于它和英语课程的地位孰高孰低,也不在于选修和必修的方式,我们的社会应该更加重视母语教育,给大学语文创造更为适宜的生存环境,将大学语文的精髓分解到每一个教学过程中去。如此,大学语文才会散发出魅力,真正发挥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富贵. 大学语文教育的学科定位与功能特性[J]. 中国大学教学,2014 (1).
[2] 付春霞.我看大学语文教育[J].教育艺术,2010 (4).
(编辑:龙贤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