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2014-09-03 16:24柴海霞
课外语文·下 2014年8期
关键词:职校人文精神人格

柴海霞

【摘要】语文教学的内容不仅是教学生了解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习经典美文后,能够感悟人生哲理,品味生命美感,在学习的同时,不断地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这更能促进学生积极的人生观的形成。作为教师要深刻领会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人文性,传递人文关怀,弘扬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教育的真谛是育人,陶行知对教育事业的理解是“教育能改良个人之天性,人之性情有善有恶……教育乃取恶性中之善分子,去善性中之恶分子。”语文教学在职校文化课教学中起着导向的作用,语文包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通过语文学习可以使学生精神更丰富,心灵更充实,在学习中可以让学生通过读经典美文,领悟到人生哲理,读出生命的美感,进而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时创造学习的人文氛围,怎样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蕴涵的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呢? 这就是本文需要探讨的课题。

一 、挖掘教材中蕴涵的人文精神,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陶行知认为“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便没有教育”。作为老师在关爱学生的同时,更要在教学上下功夫,教学时要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文章,感受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这些作品中引导启发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世界上一切优秀文化积淀下来的人文精神,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得到更多的收获。

走进教材,和学生一起感受曹操诗歌的苍凉慷慨,品读李白的飘逸豪放,杜甫诗风的沉郁顿挫,王维的幽静谐和,现代诗歌中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时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一代伟人勃发之雄心,世界万物争奇斗艳,促人上进,让学生得到审美的熏陶。

不仅诗歌,包括小说、散文、戏剧这些作品都散发着诱人的芳香,如《荷花淀》中的那种清风明月的景色美、水生嫂等人的人性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操。教师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让他们从内心来接受知识,内化为一种人文精神,沉淀在内心中。尽管有的学生基础好,有的学生基础较薄弱一些,但只要培养成为一种兴趣和爱好后,每一个学生都能受到熏陶,学生的思想也会日渐成熟。

二、利用阅读教学调动学生情感体验,传递人文关怀

阅读是一种体验,也是一种乐趣,职校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这就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阅读中让学生读出人生澄明的境界,感到心灵的震颤,完成生命与世界的交流。

语文教师要推荐一些对健全一个人的心灵有重要作用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多读,教师也可以通过朗读精彩片断、赏析文章,播放有关影视片等方法使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现在的互联网比较发达,教师也可以推荐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等相关的电子书籍给学生,并且在阅读中指导学生体会作品所蕴涵的深刻思想,像儒家文化的积极的入世精神,道家文化的纵情山水,禅宗的理趣,优秀的文学作品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

当然,不仅是文学名著,其实引导学生赏析诗歌,在诗歌中也能寻觅美的足迹。引领学生走近那些文人骚客,去感受苏东坡的旷世才情、陶渊明的淡泊宁静,感受贾平凹散文那种明月清泉自在怀的高洁淡泊、豁达的胸襟。因此,要很好地利用阅读教学让学生提高人文素养,传递人文关怀。

三、开展“第二课堂”,营造具有人文气息的空间环境

职校学生没有高考的压力,相对普通中学的同学学习是非常轻松的,教师可以经常组织同学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又能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教学中要组织兴趣活动小组,通过讨论有关话题,让学生拥有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面对生活。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并展开讨论有关生活的话题,如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我先组织学生观看影片,然后展开评论,再让学生阅读文本后,讨论就有了更深的感受,对学生本身也是一种情感的熏陶,学生对待人生、对待世界也有了更深的启发。当然也可以组织演讲、辩论或开设选修课等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每学期都组织这样的“第二课堂”,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时间中就会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营造具有人文气息的空间环境,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和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四、联系实际鼓励学生作文,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感悟

作文最能折射生活,通过作文训练,学生进行交流心得、体会,感受到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品味喜怒哀乐,采撷生活的五彩缤纷。

教育家陶行知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学生作文课应该是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能够展露心灵、表现自我,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由创作,特别是职校学生没有高考的压力,作文题目并不是固定、单一的,教师可以很灵活地应用,给学生布置的话题作文或者情境作文,可以让学生充分放飞心灵,让学生自己感悟生活,把自己情感体验表达出来,让学生写出青春的韵律、生命的美感。这样一方面能释放学生的潜能,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对自然和社会人生的感悟中体会到生活中的真善美,区别假丑恶。

通过不同的文体训练,既能用知识充实学生的头脑,也能够使学生的文化底蕴变得更加深厚,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感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

五、教师用高尚的品格滋养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教师的情感修养首先表现为对学生的一片爱心,教师有了爱心,就能融洽师生关系,沟通师生感情,创造一种轻松愉快、民主平等的生活、教学环境 ,就能“创造真善美之人格”。

作为语文教师,要关爱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决定了语文学科肩负的使命要重视对学生人格的培养。语文教师要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习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让学生感受文天祥的爱国情怀;学习于谦的《石灰吟》,领悟于谦尽忠国家、不怕牺牲的豪情壮志;学习《离骚》,学生会和屈原的“哀民生之多艰”的思想产生共鸣。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重视对学生真善美的培养。

职校学生的可塑性非常强,职校生活对他们来说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因此一定要正确地引导他们,让学生从教师这里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负起这一使命。

那么,作为教师要更加多读书,只有教师广闻博见,学生才能受到美的熏陶,这也就是所谓的“信其师,亲其道”。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人格,教师情深则言挚,学不倦所以治己也,教不倦所以治人也。

余秋雨先生曾说过:“教学,说到底是人类的精神和生命在一种文明层面上的代代递交。”人文精神是语文的灵魂,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教师需要有一种献身精神,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创新,运用更多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王蒙.人文精神问题偶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肖敏.大学语文之于中学语文教学理念的异同[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

[3]胡晓风.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

[4]曹明海,万福成.语文教育发展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

[5]金正平.试论语文教学中人格培育的范畴[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

(编辑:陈 岑)

猜你喜欢
职校人文精神人格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我的职校我的梦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生本式”中职校社团活动之新探索
为职校设立“职业体验日”叫好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