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晓婷 王萍萍 张文振
【摘要】目的观察乔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分析我院16例乔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通过巨检、HE染色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的方法对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巨检标本呈灰白色结节样形状,表面光滑;镜下表现为乔本甲状腺炎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混合病灶;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发现抗体CK19 (+)的患者是16例,呈弥漫强阳性表达;抗体p53 (+)的患者有7例,呈弱阳性表达。结论了解乔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理特点,能够及早发现疑似患者,有利于改善临床预后。
【关键词】乔本甲状腺炎;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
【中图分类号】 R581.4【文献标识码】B
本研究收集了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中确诊的16例乔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通过整理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资料,归纳并总结这一特殊的甲状腺疾病,现报告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收集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来我院治疗,手术切除且病理检查确诊的16例乔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在这16例乔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女性14例,男性2例,男女之比为7:1;发病年龄在19~76岁,平均年龄为(50.2±5.6)岁。病程在3个月~10年,平均(4.2±0.9)年,到患者大多因偶尔触摸颈部或是体检发现颈前区有肿块就诊,经B超检查13例主要呈现为甲状腺结节,其余3例主要呈现为甲状腺肿大,并伴有多个结节。患者均未发现特殊的临床症状,仅有1例患者发生了淋巴结转移。16例患者中有11例血清TSH正常,4例升高,1例降低。
1.2检查方法
首先对所有患者进行巨检,观察相关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然后常规方法石蜡切片,HE染色,进一步地观察病变情况,同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抗体为CK19和p53[1]。
2结果
2.1巨检
标本质韧如橡皮,大体上都呈现出了结节样形状,无包膜,表面光滑,大小不一,最大直径达2.76cm,最小的仅为0.3cm,多为灰白色或灰黄色实性结节,界限不清,可有因纤维化所致的放射状瘢痕,如若发生钙化或骨化则有砂砾感,癌变组织多位于单侧甲状腺(左9例、右7例),肿块境界较清楚,色泽灰白,无包膜。
2.2病理学特征
镜下主要表现为乔本甲状腺炎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灶混合存在,两者之间存在移行现象,如甲状腺滤泡上皮非典型增生和微小癌灶等。①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主要特征:癌细胞排列呈细长乳头状,乳头呈二级以上分支,无方向性,最中心的部位含血管纤维,乳头最外层由形状各异的上皮细胞包裹覆盖,呈毛玻璃状,部分发生水肿,可核内假包含体,有大量淋巴细胞和间叶细胞浸润,有的还形成大小不一的滤泡,内无胶质物质;②乔本甲状腺炎的主要特征:滤泡上皮细胞萎缩或崩解,排列杂乱,伴有增生,滤泡内胶质物质减少或缺如;实质弥散淋巴细胞、浆细胞可见淋巴滤泡形成;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呈嗜酸性。
2.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经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检验后,发现抗体CK19 (+)的患者是16例,阳性率达100%,大多数呈弥漫强阳性表达;抗体p53 (+)的患者有7例,阳性率为43.75%,呈弱阳性表达。
3讨论
加强对乔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理特点的认识和掌握,能够及早发现疑似患者,通过病理检查手段进一步确诊和治疗,有利于改善临床预后,减少临床意外发生[2-3]。
乔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病机制尚未探明[4],目前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①乔本甲状腺炎和甲状腺乳头状癌有相同的病因②乔本甲状腺炎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癌前病变 ③内分泌因素,比如促甲状腺激素(TSH),高浓度的TSH可能导致细胞生长异常。因此,早期检测乔本甲状腺炎患者的TSH水平,可能成为抑制其向甲状腺乳头状癌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 万义增,杨京京,何丽馥,等. 甲状腺乳头状癌与桥本甲状腺炎关系的免疫组化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4):09-10.
[2] SHI Lin,JIANG Zhi-ming,ZHANG Hui-zhen.Clinicopathologic features of coexistent Hashimoto's thyroiditls with papilary thyroid carcinoma[J]. J Diag Pmhol,2009,14(5):366-369.
[3] 刘明言. 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与病理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2):101-102.
[4] LiU Yong,SHANG Jin-biao,WANG Ke-jing,et a1.Hashimoto'S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A Clinical Study of 35 Cases[J]. Journal of Chinese Oncology,2011,17(7):512-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