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荣
[摘要] 本文对一道折叠问题在《宁静致远 另辟蹊径》一文的基础上进行直接、有效的再解,感悟“通法”的解题价值,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
[关键词] 折叠;周长:解题;思维
题目?摇 如图1所示,现有一张边长为4的正方形纸片ABCD,点E,F分别在AB,DC上,将正方形纸片沿EF折叠,使点B落在点M处,点C落在点N处,MN交DC于点P,随着落点M在AD边上取遍所有的位置(点M不与A,D重合),试求△PDM的周长.
■
《中学数学》(初中版)2013年第7期朱记松老师的文章《宁静致远,另辟蹊径》给出了这个折叠问题的三种解法,其中解法1、2并不新鲜,源于下面两道中考题及其标准答案(限于篇幅,答案略).
题1(2010江苏徐州)如图2所示,将边长为4 cm的正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点E,F分别在边AB,CD上),使点B落在AD边上的点M处,点C落在点N处,MN与CD交于点P, 连结EP.
(1)如图3所示,若M为AD的中点,则:
①△AEM的周长=______?摇cm;
②求证:EP=AE+DP.
(2)随着落点M在AD边上取遍所有的位置(点M不与A,D重合),△PDM的周长是否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
■
题2(2012山东德州)如图4所示,现有一张边长为4的正方形纸片ABCD,点P为正方形AD边上的一点(不与A,D重合),将正方形纸片折叠,使点B落在点P处,点C落在点G处,PG交DC于点H,折痕为EF,连结BP,BH.
(1)求证:∠APB=∠BPH.
(2)当点P在边AD上移动时,△PDH的周长是否发生变化?证明你的结论.
(3)设AP的长为x,四边形EFGP的面积为S,求出S与x的函数关系式. 试问:S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朱老师文中提供的解法3是解析法,似乎还用到高中的“斜率”知识,用解析法处理几何难题一般比较简洁,但朱老师的解法3冗长烦琐,教师读来也感觉疲惫,不耐心根本看不懂、想不到、算不出,可见,其教学参考价值不大,更谈不上培养初中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笔者对此题很感兴趣,也曾有过研究,现将另两种解法与读者分享.
解法1?摇 如图5所示,延长DC至点G,使CG=AM,连结BG,GM,显然△BAM≌△BCG,所以BG=BM,∠AMB=∠CGB. 又因为∠AMB=∠MBC=∠BMN,所以∠BMN=∠CGB. 因为BG=BM,所以∠BGM=∠BMG. 所以∠PMG=∠PGM. 所以PM=PG,即PM=MA+CP. 所以△PDM的周长为PD+PM+DM=PD+MA+CP+DM=AD+CD=8.
解法2?摇 如图6所示,延长DA至点G,使GM=PM,连结BG,因为∠GMB=∠MBC=∠BMP,MB=MB,所以△BMP≌△BMG. 所以BP=BG. 又BA=BC,所以Rt△BGA≌Rt△BPC. 所以GA=CP. 所以PM=MA+CP. 所以△PDM的周长为PD+PM+DM=PD+MA+CP+DM=AD+CD=8.
评注?摇 将正方形的一边适当延长以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决和正方形相关的几何题常用的有效方法,以上两种解法都很简洁.
波利亚的名言:掌握数学就意味着善于解题. 在数学教学中,解题活动是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习数学,关键之一是学会解题,解题教学是教师的基本功. 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成长主要是通过解题水平来体现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在第三学段(7~9年级)的“学段目标”中提出:经历从不同角度寻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教师通过采撷典型中考题,多角度探索考题的不同解法,并且引导学生体会各种解法的特点和优劣,深入挖掘考题的解题思路,发挥考题的最大效益,使之有效服务于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促使学生积累良好的基本活动经验,这才是教师真功夫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