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秀梅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打造生本、高效的课堂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打造生本、高效课堂,必须立足于当下语文教学的实际,真正了解语文教学的现状,寻觅最佳的应对策略。
一、语文教学的现状
走进语文的课堂,我们很容易发现,学生的学习现状着实在令人担忧:学生懒于读书,懒于思考,口语表达能力太差。好多孩子站起来回答问题,往往冒出来的是一两个词语,很难用完整的句子来回答。书写的基本功也不扎实,虽然天天在练字,但字依然写得歪歪扭扭,不美观,不和谐,而且有很多的错字。大多数学生不会读书,声音不够响亮,节奏不够分明,尤其是不能够自然地朗读。
为何会如此?显然学生的语文基本功严重缺失。学生的基本功缺失的原因何在?原因很多,其中,与我们的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关系。有些教师完全凭着自己的兴趣教学,不管学生的认知程度如何,不管教材的阅读价值与教学价值何在。只要把自己所感兴趣的讲出来,就是万事大吉。有些教师为考试而教,自认为凡是能够考的内容,都要一一传授给学生,把语文课文肢解成了各种语文试题的拼盘。有些教师把语文课上成了知识传授课,认为只要把最重要的问题答案给学生整出来,便完成了教学任务。有的一堂课下来,从字词的识读到内容的理解感悟,再到写法的学习运用,学生都蜻蜓点水般学过一遍。这令人禁不住蹙眉:课堂容量如此之大,教学环节如此之繁,学生到底能够学到多少?
归根结底,学生的语文基本功之所以会严重缺失,在于教师对学生和教材研究不透,把握不准;不关注学生的“学”,心中没有学生。
二、应对策略
基于这样的认识,要改变语文教学的现状,可以采取以下应对策略。
(一)精心备课,研究学生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切合实际的准备工作。课前要认真研读文本,领悟文本的价值所在。弄清教学的目标、重点、难点。第一步,务必自己读懂课文,弄清楚课文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第二步,想一想,这一课究竟要教什么。确定教学内容,即确定教学目标。第三步,想一想,应如何教,理出教学思路。第四步,反思教学目标和教学步骤。是不是体现了“让学”的思想?是不是能够让学生经历由不会到会的学习过程?是不是有所取舍?
研究学生,就要充分了解学情,切实把握学生的认知基础、情感状态。考虑设置怎样的教学活动,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如何启发诱导,学生才能潜心会文;设计什么样的练习,才会帮助学生牢记所学并能巩固提高。
此外,备课时,教师还应准备充足的课程资源,以便面对生成和课堂发展的实际,对教材内容作必要的拓展延伸。
(二)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努力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让学生明白倾听别人的发言,眼睛要看着对方,认为对的,要点头微笑,不对的可以举手予以纠正。平时多训练学生仔细听讲的习惯。
扎实训练学生的读书习惯。手捧书本,清楚响亮地念书;注意停顿、节奏的训练。想方设法训练说的能力。明确说的要求,淡化理解,多给说的机会。
认真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教给学生预习的步骤及方法。比如,设计预习单,让学生依据预习单进行预习。此外,课堂教学要从检查预习开始,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同时,这也是以学定教的体现。
(三)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
认知是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的自我建构。学习过程中只有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定教,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所以,语文教学课堂,一定要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空间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成就自我的舞台。
教学目标要清晰、明确。我们的教学之所以繁杂、低效,就是因为教学目标不明确、不清晰,尤其是能力目标、方法目标不具体。一旦目标不清晰,教学步骤就会显得拖沓,面对生成,就会显得无能为力,不知如何应对。要把握好教学的起点。课伊始难度要低;陡坡起步,学生的思维容易“熄火”和“后退”。当然也不能过低,如果任何教学内容都是“零起点”施教,也会让学生感到无聊。把握好教学的起点,就要注意研究如何处理好整体感知的教学,注意研究如何由整体切入部分的教学,注意研究如何回归整体的教学。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我们的课堂一定要努力教给学生一些可以操作的东西,让学生能够凭借它去探究,去自主学习。比如,圈画关键词语,获取信息的方法。教师要充分发挥应有的主导作用,把课堂让给学生。教师应最大限度地退居幕后,倾听、点拨、组织、总结、提升学生的学习。教师要仔细倾听学生的发言,对学生理解不准确或感悟不透的地方,及时给予点拨;当教学活动需要推进的时候,及时给予组织;当学生各抒己见,且都有些道理的时候,教师应及时给予总结;当学生的认知或情感处于一个较低层面的时候,教师应及时给予提升。该放手时要放手,不要怕学生说错,不要怕学生的回答对不符合自己心中的答案。但是,一旦学生的认知或价值观出现了偏差,一定要引导过来。
总之,教师既要放手让学生自由驰骋,也要努力制造认知冲突,不断激励学生前进。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探究,共同经历生命成长的过程。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