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聪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习一门学科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学习。他指出:我们教一门科目,并不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图书馆,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一种建构过程,而不是结果的获取。在开展校本研究中,我们真切地体验到:课堂,应该是为学而教的。只有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建构促进学生需要的课堂,才会真正受到学生的欢迎,才是真正具有发展性的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尊重学情,找准教学的起点,加强学生的言语实践,确保课堂上学生能够大面积地参与学习活动的环节和时间,并进一步细化学习过程,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深化、迁移。这是从培养学生自学的角度来构建阅读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阅读方法的优化掌握、阅读技能的有序形成、语言运用的整体提升。
下面笔者以近期我校开展的课堂研究为例,谈一谈如何转换视角,因“学”施教。
一、了解学情,因“学”施教
1.以自主预习单为抓手
因“学”施教,要抓住基础性资源。抓住预习情况就是抓住了学情。自主预习单是个比较好的抓手。如,执教研究课《姥姥的剪纸》一文,我把学生在预习单中提出的问题,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理解性问题。如:
(1)作者为什么喜欢听姥姥剪纸的声音?
(2)为什么作者觉得剪刀行在纸上的刷刷声悦耳至极?
(3)姥姥的剪纸传递了哪些亲情?
……
第二类是写法方面问题。如:
(1)为什么文章在写姥姥与“我”,却又写了姥姥帮助别人,其用意何在?
(2)为什么要以《姥姥的剪纸》为题?
(3)最后一小节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接着,我启发学生对两类问题进行汇总,找出关键的主问题来解决。这样其他小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个教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经历了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深化认识的过程。在关键处展开教学,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2.以生成性资源为抓手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常常动态生成很多的教学资源,这恰恰是因“学”施教的基础。如,一位教师执教《雾凇》一课:
师:为什么把雾凇的形态比作银线、银条呢?
生:因为是白色的。
师:那为什么不用“白”而用“银”呢?
生1:用“银”写出了雾凇“白”,突出了雾凇的光泽美。
生2:“银”,突出了雾凇珍贵。
生3:“银”还写出了作者对雾凇的喜爱。
师:作者用词多么贴切,一个词写出了这么多种美!
上述教学环节,教师及时捕捉到生成的信息——“白”和“银”的区别,趁势追问,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实现了因“学”施教。
二、板块推进,因“学”施教
讲读感悟式的课堂曾经风靡一时。确实,感悟式教学为学生多元化解读课文,个性化表达提供了平台。但是,同时也暴露教师的教学结构不清、学生的思维平面化、教学落点不明确的弊端,特别是缺少了语言实践活动环节,使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把教学内容组织成板块,推进教学过程,可以很好地提高教学效率。这样能给学生留下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上深入地思考实践,经历知识的建构过程。从“讲读感悟式”转变成“语言实践型”,不仅仅是方法的改进,更是理念的进步。它进一步推进学生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请看《雾凇》一课的教学片段:
板块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第二小节。
(1)把一段话读成一句话:找出这段的中心句,想一想雾凇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2)把一句话读成几个词:想一想雾凇的形成需要经历几个阶段。
这个教学环节从整体上帮助学生理清楚构段的规律,弄清楚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
板块二:默读第二小节思考:作者是怎样具体写出这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呢?
学法提示:
(1)圈画雾凇形成过程充满变化的词语。读一读,你能从中感受到什么?
(2)小组合作交流所圈画的词语和感受,探究作者的写作方法。
这个环节,聚焦重点,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并教给方法,为师生、生生互动,大面积提高学习的效率创造了条件。
板块三:积累内化语言。让学生充分读,练习说,高效背;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内化语言。
这个过程的调整,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语言实践活动,学生感知了课文内容,学习了段落结构,复述背诵,内化了语言。
三、精选内容,因“学”施教
在课堂上,我们常常会发现教师教的内容既满又多,总想把自己解读到的内容一股脑地“塞”给学生。岂不知这样 “好心”反而办了“坏事”——因为教学时间有限,繁多的教学环节和内容只能是“教过”,而达不到“学会”。“教”的重点不突出,指导不到位,学生在课堂上缺少了实践的机会,导致教学蜻蜓点水,学生学而不精,教学的有效度明显降低,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有限。
课文所涉及的教学点很多,作为教师必须学会从众多的内容中筛选出有价值的内容来实施教学,这样才能聚焦重点,以少胜多。核心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基于课程标准、基于年段目标,根据教材的语言表达特点,立足学生的学习水平,这样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确定核心学习内容后,教师要放慢教学节奏,细化学习过程,从学情出发,依据学习规律,让学生对核心内容经历一个从感知深化再到迁移运用的学习过程。
在教学《雾凇》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文本特点,确定的核心内容是:读、圈、议、背第二段,感知雾凇形成的过程,领悟作者运用动词、叠词和表示顺序的词写出雾凇变化的过程,并能迁移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在课堂上,教师组织了这样的学习过程:
(1)聚焦课文第二段,感知雾凇形成的过程,弄清表达形式。
(2)默读第二小节思考:作者是怎样具体写出这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呢?
(3)迁移运用:选用词语,描绘一处雾景,写出大雾形成或消散的过程。
在这堂课的学习中,深化了学生对课文语言表达形式的认识,并在模仿中加以运用,获得了内容和形式的同步推进。这个有序推进的教学过程,从学生学习语言的角度层层深入地构建学习的过程,使目标更明确、内容更集中、过程更到位。
四、以“动”代“问”,因“学”施教
目前的语文教学,教师常常习惯用提问来引导学生的学习,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问了许多缺少思维含量的问题。这样一方面肢解了课文内容,另一方面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一问一答”的现象,对当下班额较大的课堂来说,大大降低了学习效率。
课堂上只有学生人人参与学习,才会有收获。把“提问”转化为“活动”,学生在课堂上根据学习要求,自主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思考,并与同伴合作、交流,完成学习任务。这时他们的情绪是高昂的,参与是积极的,学习的效果是显著的。如《麋鹿》一文2-4小节,介绍了麋鹿的外部特征和生活习性。我组织学生开展这样的活动:
师:现在有一头麋鹿,如果让你当解说员,介绍给大家,你会介绍吗?
(学生看图,同桌互相介绍,有问题互相补充)
师:但是,说得再好也不能当高级讲解员。因为高级讲解员能自如地应对参观者的提问,想试试吗?
(学生放声朗读2-4小节,读后小组互相练习。模仿新闻发布会,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师:麋鹿身上哪些特点让它适合在湿地环境中生活呢?
生:麋鹿的尾巴像驴一样长,适合驱赶蚊子,所以它适合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师:读书要活学活用。描写一样事物,要抓住它最主要的特点来写。
该教学片段,教师把教学中的“提问”组织成一个个学习活动,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学生投入其中,乐此不疲,习得了课文的表达方式。这样用“活动”来代替教师“提问”的教学,让课堂呈现出“学生忙碌,教师悠闲”的状况,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