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慧兰
教学中的悬念是一种学习心理机制,是学生对所学对象感到疑惑不解而又渴望解决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巧设悬念的教学策略能给学生造成一种紧张的心理和强烈的探究欲望,使之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如何能恰如其分地运用设悬念的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一、导入悬念,先声夺人激兴趣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因此,设置悬念,让学生从疑问开始进入学习状态,带着“探秘”的心情开始新的一课,学生的学习就有目的。教师在每一课开课前都要设计导语。如果教师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巧妙设疑,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学习注意力,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如,在人教版第九册《珍珠鸟》一文的教学中,我的导语设置为:“作者开篇就介绍珍珠鸟是‘怕人的鸟,为什么结尾时小鸟却在作者的肩头毫无防备地睡着了呢?大家想不想知道原因呢?如果你也拥有一只小鸟,你希不希望那可爱的小家伙也能在你的肩头入梦呢?如果你愿意,那就和老师一起向作者学几招吧。”学生对小鸟本来就很喜欢,特别愿意和小鸟成为朋友,听到有“秘诀”传授,当然兴趣大增。然后,我用“记者采访”的方式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使学生的兴趣继续延伸。整节课就在探讨“如何与鸟儿相处”的问题中开展下去,直到课尾点明主旨:“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很完美的一节课始于开课时导语的设计。吸引人的导语就像好戏开始前的叫座锣鼓。抓住了学生的心,就已成功了一大半。
二、新知探索,巧设悬念引求知
孔子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跌宕起伏的悬念设置可以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吸引学生追根求源,探索新知。听过很多公开课,质疑的声音也不绝于耳,大多是批评执教者的作秀,但是我倒觉得执教者的“作秀”非常值得借鉴。如果我们的每一节课,都能组织得像公开课那样富有戏剧化,课堂像电视益智节目一样活泼动感,学生一定会乐在其中。要想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就要让他们爱上语文课堂的呈现形式。只有先喜欢形式,才会去探究语文的内涵。在进行人教第五册《一次成功的实验》的教学时,我让学生也准备好实验的用具(一个玻璃瓶,两根或者三根绳子,并拴好小于瓶口的小石子),在游戏中学习语文。学生对游戏很感兴趣,积极准备。
上课的时候,我先并介绍这个实验很伟大,好多国家的小朋友都失败了,谁能做成功谁就能感动伟大的教育家。经过这么一渲染,学生都睁大了好奇的眼睛。接着,我让三个学生带着自己的道具到讲台前表演“脱险”的过程。因为已经预习了课文,三个学生面对“井口”小心翼翼地往外提小石子,所以能够比较顺利地把自己的小石子提出来。然后,我让做实验的学生谈谈成功的体会。学生说要有顺序,不能拥挤。这时候,我用多媒体出示问题:
(1)体会“一个小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一句体现了小女孩什么品质?为什么是自己最后?(引导学生体会小女孩急中生智、为他人着想、不怕牺牲的精神)
(2)文中还有一个词语表现了小女孩的无私精神,看谁先找到?(“不假思索”)
(3)分组实验,自己动手做一做,体会还应该怎样做才能更顺利地脱险。很多学生都能体会到还应该“团结合作”。
一连串的问题和实践,层层递进,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精心研读课文,细心推敲文章语言。
三、课尾留白,余音绕梁意无穷
在看电视剧的时候,我们往往看到“关键处”,画面定格了——“本集完”。这样吸引着我们守到下一集开播。这就是悬念的奥妙。抓住观众的好奇心理,就可以成功提高收视率。我们教师如果能够把这一技巧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在课堂的结尾处留下意犹未尽的探究题,触发学生好奇心,那么不用教师的检查督促,学生自然会去刨根究底,弄个水落石出。如果我们的教学能够巧妙“留白”,就能给学生予无限的想象空间。
如学完人教版第六册《海底世界》后,我给学生留下的作业是:海底世界有着这么多奇异的声音,除了课本上提到的“蜜蜂的嗡嗡声”“小鸟的啾啾声”外等,还会有哪些奇怪的声音呢?海底是一个神秘的世界,你想不想了解得更多呢?你可以运用自己的方式去搜集海底的声音,看谁最了解大海深处的秘密。孩子们都愿意去做“解密”人,课下自主探究的劲头很高。有的学生到图书馆借来了《海底两万里》,精心研读。这样,全班学生进行了一次“海底世界知识大比拼”。看到这样的效果,教师也感到欣慰。
阅读心理学认为:只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文本,有学习的强烈冲动,才能有效果。实践证明,在语文课堂上不时地卖个关子,吊足学生的胃口,就能吸引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提高教学的效率,演绎语文课堂的精彩。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