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思索

2014-09-01 04:44李常翃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学分制新课程改革实施

李常翃

摘要:许多来自教学第一线的改革主要是围绕两个问题进行的:一是如何使基本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更加有效、扎实;二是如何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可是,随着国家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高中物理教学无论是在理念层面还是在操作层面,都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新的考验。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实施;转变教学观念;学分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196-01

当今的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仍然是灌输式教学占绝对优势。仔细分析一下就不难看出,以往许多来自教学第一线的改革主要是围绕两个问题进行的:一是如何使基本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更加有效、扎实;二是如何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更好地掌握教师所传授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随着国家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尤其是随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全面问世,高中物理教学无论是在理念层面还是在操作层面,都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新的考验。因此,高中物理教学如何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各项要求,就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们要做到:

一、首先,把我们的“教案”改为“学案”

传统教育是以课堂、教师、课本三者为中心,注重知识传授,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理论性。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兴趣,淡化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创造性和终身学习的一贯性和持久性。偏重于机械记忆、解题训练。教学的手段单一、陈旧,在很大程度上,教师的演示代替了学生的动手,教师的讲解代替了学生的主体活动,教师的分析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学习氛围很是沉闷。虽然在某些环节上学生也参与了一些活动,但总体上教师一直处于主导和主体双重地位,学生只是很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不再是一个主讲者,而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和组织者。在课堂教学中应以知识为载体,加强对学生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教育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教育目标,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同时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在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性地探索不同的教学类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并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勇于提出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们教师的第一个转变就是备课时,不再写“教案”而应该写的是“学案”。

新课程的改革作为一种新的理念,其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因教育对象、教学内容、目的等的不同而变得千姿百态。同时它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问题。作为科学性和创造性非常突出的物理科,我们要很好地发挥她的优势,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模式,使物理课堂真正成为开展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

二、改变学习方式、提倡学习多样化

在新课中,需要学生钻研课本、自己动手查阅收集资料、开拓途径获得各种相关信息。对于这些学习方式上的转变,高一学生很难改变过来。因此,就需要多向他们强调作业形式的多样化,并给予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现象或话题,让他们课后相互讨论,共同通过网络等途径查阅相关信息,并在下一节课中,留出适当时间,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所查阅到的内容,然后全班同学都共同分享每一位同学的成果。让学生课后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或解决问题,旨在鼓励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动手、并增强处理和收集相关信息的能力,还可以增进同学间的交流和友谊。教师尽量为学生多提供一些学习信息,如网络学习物理知识、讨论物理问题、探索物理新知、拓展物理视野、开拓物理思维的网址;介绍好的参考资料、科普刊物、科学名著、科幻读物、科学小发明启蒙读物等等。

我们都知道:兴趣往往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激发学习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入门的金钥匙,这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教育教学过程和各个环节中,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创设开放生动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和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一起去感受、认识、探索、分析、概括,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把课堂还给学生,不做统治者,与学生融为一体,站在同一个平台上互动探究。让学生畅所欲言,尽情地表述自己对某知识点的理解与想法,讨论、争论、甚至面红耳赤,教师适时、适当地给予解释或分析。使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努力建立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让学生和家长深知学分制学习的灵活性、打消学生的畏难情绪

高一新生将以修学分的方式开始高中学习。高中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学生必须修满三年并至少获得144学分方可毕业。其中必修学分为116,剩下的28个学分为选修学分,占总学分的19.4%。由此看出,我国普通高中的新课程实行的将是学年学分制。学分制的实行,它将改变我们实施多年并已习惯了的学年制教学管理,其变革的深度和难度不亚于具体学科课程标准的改变,对这一点学生和家长应该有充分的认识。

高中物理在新课程背景下,作为科学学习领域内一门最重要的课程之一,一共占6学分。每个学生的有个性的课程学习计划。这样,学生的学习方式将由原来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转变,这将极大的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完善发展。

总之,对于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将使我们每位老师都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教学要结合地区特点,做好必要的知识储备,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以百倍的信心去迎接新的挑战,满怀豪情去抢抓机遇。

参考文献:

[1] 《新课程理念与创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3] 《中学物理教学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学分制新课程改革实施
学分制模式下的学生到课率
高职教育学分制实施策略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学分制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