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景
【摘要】创新思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其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有极大的影响作用,也因此成为素质教育理念下重要的教育内容。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需要深入挖掘教材资源,打破常规的思想观念,利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进行引导,从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创新思维;培养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受到极大的制约,其主要制约因素就在于我国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不够,始终处于“中国制造”的尴尬处境。
为了应对越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国家意识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只有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够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世纪人才,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
素质教育理念下,要求初中数学教学渗透创新思维的培养,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初中数学灵活多变的教学内容来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基于此,本文在此试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以期能够为有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
一、深入挖掘教材资源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就需要立足于教材,深入挖掘教材资源,利用教材中的素材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初中数学本身就是一种思维灵活的学科,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性,经过教师的引导,就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证明三角形全等性和直线的平行性质的内容中就可以进行创新思维的有机渗透。
要证明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可以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性质进行证明。而在证明过程中,学生所采用的性质是可以不同的。比如部分同学使用的“HL定理”进行证明,而另一分部同学则是判断出两个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完全相等。
在证明过程中,就充分的体现出了学生思维角度的不同。也就是说,初中数学教材中含有大量类似的资源,能够充分的体现学生的创新能力。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就能够产生一题多解的意识。再产生了这样的意识后,学生以后看待问题和事物就会养成从多角度分析的习惯,而这就正是创新意识的体现。
也就是说,教师可以深入挖掘初中数学教材中的资源,立足于教材来制定相应的计划,以此来渗透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转变学生的思想意识
同时,教师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必须在教学中逐渐转变学生的思想意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当代学生的思想和意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呆滞性,使得部分学生无法多角度的看待问题,也就无法产生创新意识。
简单地说,当代的部分学生的思维存在一定的固性模式,极大的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成长和发展。教师就是要在数学教学中解放学生的思想意识,让学生产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思维的能力。
例如,一道简单的平行线证明题,教师在给出解答过程后询问学生这样解题的原因和动机。在这过程中,学生就能够从最终的结果进行推导,这就是利用了一种逆反的思维。学生可以从下一步的结果推导出上一步给出的条件。在此过程中,学生就可以产生逆反思维的意识,也就打破了学生思想意识的固定模式。
经过一系列的引导后,学生的思想意识就能够被改变,在遇到新的问题时就能够采用多角度的分析,从不同层面看待问题,提出新的观点而后看法,也就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利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利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采用的教学方法相对落后,多是采用教师向学生进行知识灌输的教学法。这就极大的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思维的形成,使得学生的思想意识出现固性。
教师可以利用知识建构理论来进行教学,为学生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索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在探索过程中,教师不能对学生有过多的干涉,应该完全将学生当作主体,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方法和思维模式进行探索。
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对三角形进行判定。学生可以通过对全等三角形的观察来提出假设。这种假设产生于学生,无论是否正确,都是学生思维的体现。因为没有教师的干涉,学生的这些假设就不具有固定性。学生就是从不同角度提出个人的意见。经过这种自我探究和摸索,再经由教师的引导,学生就可以产生创新意识,对相同的问题提出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四、利用教师评价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最后,教师评价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力手段。学生所提出的新观点和新看法可能存在错误。这时,就需要利用教师的评价对学生正确的思路进行肯定,对错误的进行鼓励,不能打击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五、结语
总的来说,初中数学本身就是一门思维活跃的学科,其中也包含大量的素材资源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就应该深挖教材,改变学生的思想意识,利用教师评价和灵活的教学方法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周文婷.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2011(11)
[2]施建伟.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1(24)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