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作业

2014-09-01 10:30罗海萍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4年7期
关键词: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罗海萍

【摘要】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有效的课后弹性作业能够帮助学生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快乐者。本文主要从作业内容弹性化和批改弹性化进行阐述,让课后作业有的放矢进行,既体现了共性,又照顾了个性,使全体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关键词】内容弹性化;批改弹性化;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课外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但只要一提到“数学作业”这一词,几乎没有学生不感到头疼的,也几乎没有教师不感到繁琐的。传统的作业布置具有共性,缺少个性,调查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课后同步练习作业布置省心又省事。②作业量过大,没有情趣。③缺少深度和广度。这些作业难易程度和要求都是统一的,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习能力和水平的差异。④老套形式多,花样少。那么如何使数学作业走出反复操练式的误区,使之更富有“弹性”,更加张扬学生的个性呢?值得我们老师为之思考。下面谈谈我在数学学科对于“弹性作业”尝试的一些思考:

一、作业内容弹性化

(一)定时不定量

“定时不定量”,顾名思义就是定交作业的时间,但不定作业的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来选择作业题量的多少,但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交作业。如今天一共有10道不同题型的作业,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可以选择3题,可以选择5题,也可以选择8题。让学生对作业份量进行自由选择,使孩子们有一定的弹性空间,

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时,可以这样设计课后弹性作业

(1)41+26=(2)56+43=(3)43+57=(4)35+57=(5)27+55=(6)57+16=(7)76+8=(8)7+38=(9)36+63=(10)38+43=

给学生10道笔算题,让学生通过选择,还他们“弹性权”,可以选择做6题,也可以选择做8题等等,虽然题目类型属于只抓基础,但作业必须按时上交。这样设计既满足学生自身的学习需求,又可以避免作业的统一性所带来的“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还可以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充分自主、自由的学习时间、空间,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体验到做作业的快乐。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一阶段下来,大多数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作业时间,许多原来对作业有压迫感和畏惧感的学生也会慢慢开始喜欢做作业了。

(二)分层设计

分层设计就是在布置作业时,老师在考虑题目难易程度上,对于相同、相近的问题应采取分层设计,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按梯度来设计作业,做到作业的梯度与学生的层次相对应。这种分层梯度式作业,相同的知识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在不同基础学生面前却与他们的接受能力相符合,有的放矢练习,既体现了共性,又照顾了个性,使全体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少了在作业堆里失败的煎熬。

(三)自主餐式选择

“自主餐式作业”选择遵循机动、开放原则,多一些弹性,少了一些硬性。可以分为三块内容进行:必做(以基础为主)、辨析提高(综合)和选做(开放拓展题)。前者“少而精”,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在完成必做题的基础上,合理选择辨析提高和开放拓展题,不讲做的量,只看作业的质。选做题更要“活而丰”,不局限于课堂学习的内容,更应关注课本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数量和形式上也不作统一规定,实行弹性要求,自主选题。这种自主餐式作业不但照顾优生“吃得好”,又照顾中等生吃得饱可以消化、巩固综合思维;还照顾了差生“吃得了”的打基础、补漏补差的作业。

如:在教学《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时可以这样设计弹性作业:

1.基础练习(划出单位“1”,再写出数量关系式)

(1)男生是女生的1-3(2)女生是男生的1-3

( )○( )=( )( )○( )=( )

2.辨析提高

(1)仓库原里有45吨大米,运走了,运走了多少吨?

(2)仓库里原有一些大米,运走了,正好是9吨,仓库原有大米多少吨?

(3)水果店运来60筐苹果,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多少千克?

3.选做(开放拓展题)

(1)一条路长米,修了一些后,还剩1-3,还剩多少米?

一条路长米,修了1-3米后,还剩多少米?

这样的弹性作业设计中有经常做的“小作业”,又要有思考性的“大作业”。通过必做与选做相结合,使学生多一些丰富与开放,少一点单一与封闭,多一些鼓励与引领,少一点重复与琐碎。另一方面,如果每位同学都要做开放题,就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而成为负担,陷在作业堆里,丧失对作业应有的良好情绪,降低学习兴趣。现在“荤素搭配”营养均衡,恰到好处,切实而高效。

(四)形式多样、自主化

传统数学作业都是书面(笔头)为主,其实可以扩展到口头作业、实践操作作业和自主设计作业等。特别是周五,老师完全设计丰富多彩的作业形式,不要错误地认为,只有语文学习才需要可读、可看、可操作、可玩耍,其实数学也需要善于提供给学生数学表达的空间。比如,可以结合数学知识回家摆一摆、拼一拼、说一说、画一画,还可以写一则数学日记,出一期数学小报,查一则数学资料,收集一个数学小故事;更有能力的学生还可针对自己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如“难关”和“困惑点”设为作业内容,也可以把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设计成作业内容。这样的弹性作业不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得到了锤炼,使学生玩得开心,学得有趣。

二、作业批改弹性化

传统的作业批改往往是做的正确率高,就能打优或者给100分。其实作业批改也完全可以实行弹性化、人性化。批改方式:同桌互批或小组内组织批改。同桌互批就是作业相互交换,相互判断对错,可以给错误之处标上记号,然后还给对方。当然也可以同桌相互讨论错误的原因,及时改正。这样互批不仅可以从别人的作业中接受教训或吸取优点,让自己少犯同样的错误(特别是对粗心的学生起了很好的督促作用)同时还可以拓宽自己的解题思路,以达到互相进步的目的。

在批改作业后等级上也可以弹性化。首先要进行横向、纵向的对比,然后用直观形象的“印章”评价提高学生的兴趣。现在网上卖的很火爆的评介“印章”,形式多样,色彩鲜艳,学生们人见人爱,花见花开。比如:学生的作业不仅正确率高,而且字迹整洁、清晰。老师就可以奖给她“你太优秀了,老师为你骄傲!”的印章。再比如学生的作业有些粗心的小错误,但是作业字迹也非常整洁、清晰,老师就可以奖给她“你很棒!但你还可以比现在更优秀,加油哦!”对于一些作业不认真,敷衍了事的学生,我们可以给予“成功=99%的汗水+1%的灵感,老师相信你也能做的到。”对于奇思妙想的解题思路,我们可以这样肯定:“这个想法新颖有创意,你真厉害!”这些模糊量化的方法评价,克服打甲、乙、丙或A、B、C或三星、四星、五星等带给学生审美疲劳,它更多地关注其闪光点,肯定长处,提出不足,使学生愉快地接受教师建议并奋起直追。这种评价方法一改以往呆板,严肃的评价方式,显得童趣活泼,使学生对作业产生出一种亲切之情,进而养成了良好的作业习惯。

总之,数学课外作业的设计,对我们数学教师来说,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更是一门艺术,我们不能用同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的学生,“一刀切”的作业肯定无法顾及各级各层学生的认知需求,不但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和积极性,而且使学生厌烦怕做,教师也改得筋疲力尽。因此,我们应该精心为学生设计弹性作业,给学生“弹性权”和“人性权”,还学生一条真正的“生路”,还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空间。

参考文献:

[1]《美国学生课外作业集锦》.教育学科出版社

[2]朱桂琴.《新课程作业设计的五大坐标》.《教师新概念》,2005年第1~2期

[3]《如何让学生喜欢上家庭作业》.新课程学习.上,2005年第5期

endprint

猜你喜欢
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好习惯伴你健康成长
让学生在关爱中健康成长
打造小学英语有效课堂探究
怎样进行汉语拼音的教学
让学生在高效课堂中快乐学习
小学音乐快乐学习的三种方法
安全相伴,健康成长
因为有你,我才健康成长
为青工健康成长尽心尽力
“三抓”促青少年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