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长会是学校、家庭沟通的有效桥梁。现在全国正在深化新课改,而学校教育的家长会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几乎都停留在传统教育的层面。本文指出了传统家长的特征和原因,同时在如何开好家长给出了创新策略。
【关键词】告状会;新闻发布会;培训会;创新策略
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是培养一代新人的必要条件。学校教育是主体,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外部环境、补充和扩展,而家庭教育则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基础。《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强调指出:“心和保护中小学生健康成长,不仅是教育部门和学校的职责,而且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要把社会和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密切结合起来,形成全社会关心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舆论和风气。”当前,在改革学校教育工作的同时,必须充分发挥学校指导家长教育的作用,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配合、协调一致,起到强有力的辅助作用。
一、传统家长会的特征和原因
当前,许多学校的家长会还停留在传统层面,“流于形式多、单向灌输多、一味要求多”是当前教育改革中家长会表现最为突出的问题。我们常见的家长会形式是教师的“一言堂”。
特征一:家长会变成“告状会”。传统的家长会上,一般都是任课教师或班主任向家长介绍学生近期的学习和表现情况。对那些学习差的学生反复点名,再三强调、批评,把一道道罪状呈现给家长,让家长回去后帮着“教育”。这一现象在农村中学特别普遍。
家长会这样开,显然是不合适的。父母感受到的心理压力是巨大的,而所有这些都将不可避免地转嫁到孩子身上。造成这种家长会的原因,老师们还在接受“考试指挥棒”的指挥,孩子课堂表现不好,学习成绩不佳给教师带来沉重的思想压力。而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规定又给教师的管理、教育套上了“紧箍咒”。无形之中,教师把这种压力发泄在家长身上,寄托在家庭教育上,期盼家长“严厉”教育孩子。
特征二:家长会变成“新闻发布会”。家长会往往在考试后召开,在应试教育在人们教育观中仍占重要位置的大环境下,家长会往往变成了向家长汇报在校表现和考试成绩的新闻发布会。教师不惜运用一多半时间,来向家长宣读每个学生本次考分、上次考分、进步幅度和其在班内同学中所排的名次等。这样全班五六十名学生,每个学生都有四五项数字需公布,少说也得半个小时。不仅浪费了时间而且成绩名次又会造成学生对家长的“难看”。在这样的家长会上,信息的交流是单向的,即校方向孩子的父母单向传递信息,家长只有听的份儿。家长在家长会上变成了“录音机”。造成这种单向交流的根本原因还是应试教育的“指挥棒”的影响。对学校的考核,对老师的评价主要看他的教学成绩,所以希望以这种形式也向家长“施压”,希望家长的督促与帮忙能够提高学生的成绩。
特征三:家长会变成“培训会”。家长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家庭教育的水平。为此,一些学校利用家长会对家长进行理论培训。培训常常由校领导向学生家长灌输怎样教育孩子的大道理或请专家作有关教育孩子的报告等等。结果,领导讲了不少,报告听了很多,真正适合自己孩子特点的却不多,不仅浪费了时间,还让家长对家长会的作用产生了怀疑,失去积极性。这种家长会出现的原因是学校忽视了受教育者的心理特点、面对问题的心态等问题。
二、开好家长会创新策略
1.时间上创新
以往的家长会要么集中在某个周五的下午,要么集中在某个周六周日。这样有时间家长们在上班,有些家长的单位是很难请假的。如果周六周日,我觉得也侵犯了老师的公民休息权。得益于厦门一中2013年11月教师志愿服务活动的启发。我认为把家长会的时间放在某一周的周一至周五的白天。采用教师轮班制度,形式可以是“志愿者活动”,也可以适当的给予财政补贴。这样老师和家长都能够从时间上得到解放。
2.地点上创新
以往家长会要么集中在班级教师,要么在老师的办公室。这样氛围有时候很浓重、紧张。如果改成某个户外场所,可以在公园泡泡茶、在咖啡厅喝喝咖啡、或者爬爬山等等。这样既解放了人的心情,又能使话题比较轻松。2011年,我组织了一次班级的部分家长和部分教师以及部分学生利用周末自愿参加“万石植物园”的爬山活动,活动中家长和老师、老师和老师、家长和家长、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家长、学生和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沟通,包括学习、心情、人生等等方面的话题,效果非常良好。活动后家长们纷纷表示,希望以后多组织这样的活动,大家在一起既能锻炼身体,又全面了解了孩子的情况,特别是谈话的心情也很放松。
3.内容、形式上创新
以往的家长会一般先由校领导通过传声器开“大会”,报告学期或年度教学工作成绩,介绍学校取得的各种荣誉等,然后再由各班班主任开“小会”。校长做报告、老师台上讲、家长下面听,“家长会”成了“家长课”。整体汇报多、个体交流少;讲成绩多,客观评价少;老师挑“尖子生”的成绩汇报,来证明教学工作的业绩,却从不把“后进生”的不足作为教学工作的失职。总之,家长了解孩子、监督教师的内容少,接受教育和家庭作业的任务多。待家长会结束时,原本不少兴趣浓厚和有备而来的家长,不仅一头雾水,而且连张嘴的机会都没有。因此建议家长会必须改变固有的模式,以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
(1)把家长会办成一个学生作品展示会。展示分为三部分:第一展区展示的是学生的作业本、书本、写字本、日记本等。第二展区展出的是学生的练习、试卷。学生的第三展区展示的是孩子们的成功快乐袋,里面记载着他们一个学期以来获得的点滴成功,以及老师的鼓励和家长的寄语。
(2)把家长会办成一个学生成果介绍会。在家长会中,由孩子们自己来总结班级各项活动。把班级工作分成几大块儿,分别由分管日常工作的班委干部汇报情况。如班级文体活动由体育委员汇报,班级好人好事由组织委员汇报。还可以让学生做小记者,针对班级的主要工作或存在的问题采访家长,让他们谈谈看法,还针对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做了采访。
(3)把家长会办成一个使家长正确认识孩子的评价会。以往一个学期结束的时候,孩子们得到的只是教师的只言片语,而老师对学生的这种评价是片面的。如果增设写给自己的话(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同学的话、老师的话和父母的话四个部分,家长在家长会上可以看到前三项,然后当场写下自己对孩子所要说的话。这样的评价使学生全面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同时从老师、家长、好朋友的评价中受到激励,树立自尊与自信。
开好家长会,要使每一个家长都会有所收获,有一种拨开迷雾的感觉,有利于素质教育、有利于教师与家长、学生的相互交流与协作,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作为班主任,应以新的教育理念为基础,开拓创新,大胆尝试各种形式内容的家长会。
参考文献:
[1]刘旭东.论教育对生活世界的回归[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2]唐其慈.苏霍姆林斯基的家庭教育思想初探[J].外国教育动态,1982年04期
[3]文宝石.别开生面的家长会[J].班主任之友,2004年11期
[4]邱文华.我这样做家长会的准备工作[J].班主任之友,2006年04期
[5]魏书生著.《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2000年版
作者简介:
何丽杰(1981~),女,汉族,吉林扶余市人,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