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曦
摘 要:活动主题吸引学生,做到符合学生“口味”;在过程实施中,要组织学生充分开展实践活动,放开学生“手脚;对活动的评价要切实真诚,触动学生的“心灵”。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效果。
关键词:主体;兴趣;主题;过程;评价;人才
综合实践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产生的一门新学科,它以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为宗旨,实践性、主体性是这门学科的核心理念。在乡镇学校综合实践课程实施中,由于地域环境、学校资源、学生差异等多方面因素,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活动主题照本宣科、老生常谈,所谓的活动即学生的闭门造车,或者干脆是教师越俎代庖……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对这门课程也由最初的陌生好奇转为淡然,甚至厌倦。杨振宁教授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如何走出这一局面,让学生对这门课程保持浓厚的兴趣,让这门课程永远保持鲜活的生命力,教师要尊重学生,做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一、主题选择符合学生“口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课程内容要加强学生生活以及现代化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信息兴趣和经验,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翻开各年级的教材,我们不难发现,书中提供的主题不少“远离”学生,面向农村的相对少。而如今的乡镇学校,外来学生正日益增多,班级学生呈现复杂化。这些学生的生活环境、实践条件、能力与城市有一定的差别,这些高要求的主题实施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了解学生所需,了解学生所能,让活动主题符合学生的“口味”。
(1)激发乡土情。爱家乡是每个人最淳朴最基本的感情。“乡土情”不失为乡镇学校综合实践值得研究的主题。为加强本地学生和外来学生的相互了解,尤其是要让外来学生尽快融入新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充分利用、挖掘好乡土资源,引导学生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活动。例如,“走进文明张家港”,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上网搜集资料,通过参观访问,了解张家港的风土人情、人文地貌,唤起本地学生的自豪感,激发外来学生的向往感、归属感。同样,本地学生也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教师也要引导外来学生将家乡独特的风情介绍给本地学生。因此,可以围绕以下方面组织学生开展实践研究。“家乡风光美”“有趣的风俗”“说说我们的方言”“舌尖上的( )”等。这些蕴含着乡土气息的活动,焕发起学生浓浓的乡情,学生耳濡目染,产生亲近感。同时,这些活动可操作性强,学生探究的兴趣更浓。
(2)蕴含生活味。学生生活于现实世界和社会实践中,生活于自然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从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自然生活中提出具有吸引力的主题。如为什么我们江南地区不容易发生地震,为什么近视率日益提高,小学生喜欢哪些游戏……这些问题都可以成为学生研究的主题。再者,日益为全社会关注的环境问题也是学生“触手可及”的课题资源。例如,泗港附近的砖瓦厂就有很多可研究的话题。砖瓦有哪些品种,砖瓦是怎样生产出来的,砖瓦的生产对泗港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砖瓦的生产对环境有何负面影响。再如,成为流行时尚的“新词”也有着学生喜欢探究的话题。说说我熟悉的新词,新词的作用,新词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这些主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提高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过程实施放开学生“手脚”
实践探究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显著特征。这门课程注重学生在参观、考察、实践、设计等一系列操作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去了解和感悟生活。内容的广泛性,课程的实践性,完成任务的复杂性,决定了综合实践绝不囿于课堂这一阵地,它要求学生花更多的时间到社会、大自然中去探究。然而,在乡镇学校实施综合实践过程中,教师面临着一个又一个问题:首先是安全问题,走出学校,意味着不安全因素接踵而至。另外,综合实践课表上仅仅只有2节,80分钟时间步行到某地调查参观,即使能走得出校门,也只能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所以,现实中的综合实践课,绝大部分是课堂上的“纸上谈兵”。学生的手脚被禁锢于课堂,何谈真正有调查和访问?何谈有真正的趣味?何谈真正的实效?因此,教师一定要放学生于大自然,放学生于社会,让学生的“手脚”在广阔的天地中动起来。
(1)打开“绿色通道”。一方面,教师要广泛做好宣传教育,要争取家庭、社会的配合,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为学生实践打开一条“绿色通道”。学校、教师首先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做好家长的工作,让家长摒弃只重视分数、轻综合能力的陈旧思想,让家长给孩子的活动提供必要的帮助与服务。另一方面,学校领导要做好动员协调工作,争取社会配合,通过开辟“实践基地”“科学园地”,聘请校外辅导员、实践指导老师等,为学生活动开展提供平台。例如,我们泗港小学,离杨舍镇消防中队比较近,可将消防中队列为我们学校的实践基地。可以聘请消防战士做讲座,也可以通过实地参观访问,探究相关知识,提高消防意识和能力。
(2)强调实践体验。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是课程的直接实施者。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鼓励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协作、实践、研究。学生参与过程中经历越丰富,体验越深刻,活动就越有价值。虽然有时探索可能会是一个没有结果的过程,但是只要学生积极参与,其意义仍然是不可低估的。因为在探索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带给了学生乐趣,而这些往往超过结果本身。例如,采集信息是综合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活动。学生根据课题方案所需要的资料,上网查询,或者走进图书馆查阅,或者通过咨询家长、老师,收集信息,进行整理,然后在小组或者班级中进行交流。交流的内容、资料呈现的方式方法,学生根据自身条件,相互借鉴,相互启发,有的通过图片,有的通过视频,有的通过吟诵,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各方面能力得以锻炼、提升。如在“社区环境调查”活动中,学生根据既定方案规划,根据各自条件,分工选择,带着各自任务开展研究考察。从问卷的设计、访问对象的落实,到图片的拍摄整理等,都由学生自己动手,亲自体验,参与实践的细节。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感受社区环境的变化,体会到环保的重要性,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培养了动手能力。实践证明,只有真正解放了学生的“手脚”, 学生才会真正地有兴趣活动,学生的思维、能力才会在活动中得以发展。
三、活动评价触动学生的“心灵”
及时正确的评价能起到导向、激励、促进的作用。综合实践课的特点,决定了不可能如语文数学那样,以一张考卷来评判学生在活动中的优劣。反观一些综合实践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是教师无关痛痒的一家之言,也许会沦为学生的“耳旁风”。而对活动本身的评价,上级主管部门、学校领导关注的也不是“人”,而是一些资料“台账”。资料厚实、表格照片齐全,对课程开展情况的评价就得高分。这样的评价,哪里体现学生思想,反应学生能力,彰显学生个性?因此,评价要有内涵,要能触动学生的“心”,要让评价成为成功的阶梯,要让评价成为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叩击学生的心灵,使之成为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1)重视评价过程。综合实践课中,从主题的产生、过程的开展、成果的总结汇报,是一个相对长的过程,其间注重的是学生在活动时的自主性、创造性以及兴趣、合作、情感态度、探究能力等,而这一切绝非是一沓资料就能够反映的。因此,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应将关注的视角指向小学生获得结果的过程,注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和表现。教师可以通过观察,采用即时评语的方式记录学生在活动中的行为、情绪情感、参与程度、努力程度等方面的表现,挖掘每一位学生在组内、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闪光点,对每个同学最出色的一面给予恰如其分的肯定。如授予“访谈之星”“探究之星”“写作之星”“管理之星”“服务之星”等,使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实践活动后的成就感,从而使他们对综合实践活动保持长久的兴趣。
(2)重视自主评价。学生是实践活动的主体,评价要注意发挥他们的主体性,要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让评价倾吐“学生的心声”。这既能充分调动他们参与评价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又能使评价的过程成为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改进、自我完善的过程。每进行一个课题的研究,教师可设计“我的收获”为话题的学生自我评价记录,要求学生对自己一阶段的活动做自我评价。例如,在活动结束后,有的学生写道:“这次活动我看到了消防战士训练的刻苦,他们为我们带来了平安,他们的精神值得我学习。”有的学生写道:“我知道了一次性筷子环境对危害,我要动员爸爸妈妈参加拒绝一次性筷子活动”……虽然有时学生的评价只是三言两语,但这样的评价,记录了学生活动的过程,出自学生的心灵。从寥寥数语中,我们感受到的是学生探究中的浓浓兴致,分享到的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份喜悦之情,
综合实践活动过程的开展,为我们的基础教育开辟了崭新的天地,为学生成长、个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空间。只要我们全体同仁不断探索,做到眼中有学生,心中有学生,我们的学生一定会兴趣盎然地在综合实践这片沃土中快乐成长,绽放异彩,收获未来。
(江苏省张家港市泗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