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涛 郭尚敬 梁妍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非全日制教育硕士的特点,分析了学位论文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学位论文质量保证体系的九个方面。
[关键词]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保证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12-0046-02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我国最早设立的专业学位之一,旨在根据基础教育职业领域的需要,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及研究能力的高素质中小学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及教育行政人员。十多年来,先后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专业型的新型教师,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当前我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教育硕士也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全国教育硕士招生院校达到88所,招生规模逐年递增。随着教育硕士规模的不断扩大,培养质量的保证与招生规模扩大的矛盾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
学位论文撰写是教育硕士培养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颁布的《关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标准的规定》中明确规定:通过学位论文工作,使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员进一步掌握和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提高其从事基础教育、教学工作能力及教育科研能力。加强学位论文管理,对于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非全日制教育硕士不同于全日制教育硕士,都是来自于基础教育的在职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但往往欠缺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系统的科研训练,往往存在论文写作不规范、论文体系不完整和参考资料不充分等问题,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只是把一些理论知识和观点简单地罗列和拼凑,并没有对实际问题进行探讨,脱离了实践,违背了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本文根据非全日制教育硕士的特点,对非全日制教育硕士(以下简称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保证体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开展学术道德规范教育
为规范学位论文管理,推进建立良好学风,教育部专门出台了《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对学位论文做假行为所包含的范围及具体的处理办法做了明确的规定。加强教育硕士的学术道德规范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术道德,帮助学生养成恪守学术规范的习惯,是每个高校都面临的任务。从教育硕士入学开始,各单位应陆续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道德规范教育。通过介绍国内外许多违反学术道德规范的事例,引起广大教育硕士的共鸣,使其能够严格遵守学术研究和学术活动的基本规范,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二、加强科研写作能力训练
教育硕士都是在职攻读,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实践能力较强,但普遍理论功底较弱,写作能力较差。教指委规定教育硕士的学位论文字数应该在一万字以上,很多学校往往要求更高。教育硕士撰写长篇幅的学位论文经常感觉力不从心。因此,加强教育硕士科研写作能力训练,练好写作基本功,是非常必要的。某门专业课程教学结束后,任课教师应要求学生撰写课程论文,锻炼其写作能力;学生毕业要在期刊杂志上公开发表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学生要在原单位进行教学实践活动,撰写调研报告,导师组对其进行评议打分。以上措施,有助于提高教育硕士的科研写作能力,对今后的学位论文写作打下基础。
三、做好学位论文选题工作
教指委规定:教育硕士的学位论文形式可以是基础教育学科教学或管理的专题研究,或是高质量的调查研究报告,也可以是基础教育学科教学或管理的实验报告、典型诊断报告等。因此,学位论文选题范围非常广泛,选题的合适与否,对于今后的撰写工作非常关键。教育硕士的学位论文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应要求教育硕士的学位论文选题立足其岗位,结合所学专业,紧扣教育教学实践,选择具有重要实践价值和对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改革与管理有一定价值的题目。教育硕士应多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实践经验和研究兴趣提出选题意向,多方查找资料,多与导师交流,探寻合适的选题。导师是学生选题合适与否的第一责任人,应对学生选题严格把关。
四、严格写作过程管理
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开题工作是教育硕士学位论文撰写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提升学位论文学术水平的重要保障。教育硕士开题应公开进行,除本单位的教育硕士导师外,应注重吸纳基础教育一线专家型教师担任开题小组成员,要邀请本专业的导师和学生旁听。如开题小组认为教育硕士所选题目不恰当或研究内容不可行等,应推迟其开题,待其修改后择期再次开题。从论文开题到论文提交至少有一年的时间,为确保能按时完成高质量的学位论文,应加大中期检查的力度。教育硕士须到校介绍自己的工作情况和论文写作进度,以及遇到的问题,下一步的工作措施等。各检查小组应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提出具体的建议,督促其加快进度,修改完善。
五、积极发挥导师指导作用
教育硕士不同于全日制研究生,他们日常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家庭生活负担,主要利用寒暑假期间来校学习,在校时间较短,和导师见面机会较少。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导师对学生论文的指导作用,是能否写出高质量学位论文的关键因素之一。首先要积极利用学生来校学习的机会,导师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探讨,结合论文选题、论文开题、中期检查、论文提交和论文答辩等各环节进行;其次学生不在校期间,导师经常通过电话、电子邮箱、QQ等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对其学位论文进行指导,确保指导时间与指导效果。
六、严格学位论文格式要求
学位论文质量的高低,与格式是否规范有着很大关系。教育硕士由于没有受到比较系统的科研训练,和其他研究生交流较少,对学位论文的格式要求不甚了解。大多数院校对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的格式要求都做了详细规定,明确了格式要求。部分院校还制作了学位论文样本,挂在网站上,供学生参考借鉴。教育硕士在提交论文时,各学院应严格按照要求对其进行格式审查,写作不规范的坚决不予提交,确保每篇论文都做到格式规范。
七、实行学术不端行为检测
近年来,全国各大高校都开始使用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对拟毕业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进行检测。这套系统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对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和遏制学术道德失范具有很好的作用。每所学校对于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的结果都有具体的规定,如果引用超过一定的比例,达不到要求,将推迟答辩。每年都有学生因检测超标被推迟答辩。该项措施的实施,在教育硕士中引起了极大反响,减少了抄袭现象,净化了学术空气,保证了学位论文质量。
八、开展双盲外审工作
很多学校都实行双盲评审制度,但是对于教育硕士,有的学校是实行抽查送审,或者是由学院自行送审,不能完全保证送审质量。我校自教育硕士首届毕业生开始,就对所有毕业生的学位论文进行双盲外审。即将不显示学生和导师任何信息的论文送到外单位,请至少两名专家双盲评审。此项工作由研究生处统一组织实施,学院和导师概不参与,保证了评审质量。双盲评审的实施,杜绝了论文评审过程中的“人情评审”,降低了评审的不公正因素。
九、把好学位论文答辩关
学位论文答辩,是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保证的最终环节。我校对教育硕士的学位论文答辩做了明确的规定。论文答辩前要招贴海报,实行公开答辩。每名学生答辩都要由不少于5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组成,要聘请两名校外专家担任评委,其中一名是从事基础教育的专家,答辩主席全部由校外专家担任,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不能作为答辩委员。在答辩过程中严格执行标准,不牵强、不凑合、不走形式。答辩会后,研究生和导师将根据答辩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完善,并最终定稿,形成一篇高质量的教育硕士学位论文。
建立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保证体系,对于提高非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关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标准的规定[N].教硕发[1999]07号文件.
[2李高峰,杨祖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中的问题、原因与对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2).
[3]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J].社会科学论坛,2002,(6).
[4]鹿荣建.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及治理对策[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
[责任编辑: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