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欣
[摘要]目前,我国地方高校大学生在社交方面普遍存在着“缺少社交礼仪常识”、“自我为中心”、“缺少自信”、“沉迷网络社交”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受到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学生自身方面诸多因素的影响。为此,必须在认真分析这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以提高大学生的社交能力。
[关键词]社交能力问题影响因素对策大学生地方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12-0160-03
良好的社会交往是增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也是其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由于一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社会交往。那么,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影响因素是什么?又该采取哪些措施呢?为了了解并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在任教的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700多份,收回有效问卷656份。通过调查问卷,笔者对当前地方高校大学生在社交中存在的问题有了初步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主要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一、地方高校大学生在社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少社交礼仪常识
讲究礼仪,遵从礼仪规范,可以有效地展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和魅力,更好地体现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和尊重程度,从而使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恰当的礼仪不仅能给他人以可亲可敬、可合作、可交往的信任,而且会使双方的合作愉快和成功。但是,从本次调查问卷来看,同学们普遍认为缺少基本的社交礼仪常识,一些同学不清楚服饰礼仪、行为礼仪和沟通礼仪,不知道如何着装、如何举止、如何进退、如何扩大交往圈、如何使自己成为受别人欢迎的人等。总之,缺少社交礼仪常识是阻碍大学生社交的首要问题。
(二)自我为中心
当代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自幼备受家庭的宠爱与呵护,在人际交往中,更习惯于从自己的立场、观点出发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对别人期望高,要求严,自我约束松,要求低。因而,在与同学、朋友、老师相处过程中,很少去体会别人的想法与感受。在交往中缺乏与人合作的意识、缺乏换位思考,总是从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要出发,不体谅他人的感受,致使一些大学生很难交到知心朋友,很难适应大学的环境和集体生活。
(三)缺少自信
自信是一个人对自己的个性心理与社会角色进行的一种积极评价的结果,它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一个人取得成功必须具备的心理特质。由于城乡生活环境不同,农村生活环境相对比较单一、民风淳朴,使农村孩子缺少了应对复杂人际关系的环境。农村孩子一旦进入大学,面对城市复杂的人际关系时,他们往往显得手忙脚乱,应付不来。加上经济条件制约,不少农村大学生觉得事事不如人,觉得自己比别人差,缺少自信,极度自卑。
(四)沉迷网络社交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成为使用网络的主力军。从调查问卷来看,很多大学生将课余时间耗在网络上,通过网络交朋友,诉说感情,甚至于沉溺网络无法自拔。虽然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给大学生带来了全新的社交平台,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无论网络多么的方便快捷,始终是无法替代现实社交的,我们更不能过分依赖。
二、影响地方高校大学生社会交往的主要因素
笔者通过调查问卷发现,目前影响地方高校大学生社交的主要因素有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和学生自身因素等。
(一)学校因素
长期以来,学校在高考的指挥棒下,过分追求分数与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智商高、情商低,往往处理不好与他人相处、沟通、交流等问题。另外,目前高校没有或很少开设相关社交知识和技巧方面的课程,使得大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和技巧欠缺。最后,高校虽然有不少社团活动,按说它们是培养和强化学生社交能力的有效形式,但这些社团通常缺少专业人员的指导,且宣传力度达不到理想效果,使得参加的学生很少,不能发挥社团应有的作用。
(二)家庭因素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自幼受到父母宠爱,习惯于自我为中心,缺乏包容他人、理解他人、关爱他人的意识。此外,大部分家长关心的是孩子学习、考试和升学等问题,根本没有意识到从小培养孩子社交能力的重要性,致使在家庭教育上形成了盲区,此外,还有部分贫困大学生礼仪道德修养在家庭教育环节上欠债太多,甚至形成盲区。最后,还有部分家庭贫困的大学生在社交中不自信,甚至很自卑,他们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愿意积极地与他人交往,生活相当封闭,以表面上的自强,甚至是自负来掩盖内心的自卑。半数以上的贫困大学生有社交障碍,自我封闭现象严重,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较多,这一点应当引起重视。
(三)社会因素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竞争日益加剧,导致人际关系疏远,人情淡漠。过去人们所弘扬和提倡的重义轻利的传统观念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似乎已经荡然无存, 相反金钱、财富在人们观念中的地位得到提升,物欲、功利意识愈来愈浓,致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嫌贫爱富”、追逐名利的思想意识。在这些不良思想意识的影响下,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有功利化的趋势,且日趋严重,还存在个别同学对老师溜须拍马的情况,其对家庭有权有势的学生刻意讨好,对家庭贫困的学生不屑。这样的同学虽然不多,但其影响不可忽视。
(四)网络因素
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打破了人们在时间和空间交往上的限制。但是,虚拟的网络交往代替不了人们之间直接的情感交流。网络在快速传递知识信息、提供娱乐游戏的同时,也为大学生提供了发泄不良情绪、寻求精神寄托、逃避现实生活的虚拟场所。在这种情况下,一些自制力差的学生沉迷于网络交往,忽视现实交往,从而导致自己缺乏责任感,社会角色错位,人际交往能力下降,最终严重脱离了社会生活。
(五)学生自身因素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学习内容大多集中于书本知识,他们虽然掌握了较为扎实的理论知识,但是生活阅历简单,心理承受能力差,思想意识单纯。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教育大多也是以学习作为基点。升入大学后,虽然大学生的生理比较成熟了,但是他们的心理尚未完全成熟,要求独立但又存在依赖心理,敢想敢干但又脱离实际,希望多交友但又不善交友,想理性处事但又感情用事等。此外,不少大学生的适应能力、自我认知能力、交往能力、人格健全等方面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都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产生影响。
三、提高地方高校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对策措施
针对目前大学生在社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应该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社交能力。
(一)学校方面
第一,学校应该针对目前大学生普遍缺乏社交礼仪常识的情况,定期举行讲座或增开礼仪课程,通过这些手段普及礼仪知识,让大学生们在掌握基础礼仪知识的同时,培养好习惯,并逐步完善礼仪行为,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二,学校的老师要自觉了解和学习相关礼仪知识,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来起到表率作用。第三,针对个别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加强心理辅导,通过开设心理咨询室、心理信箱、心理热线等咨询形式,了解学生、引导学生,使他们摆脱心理阴霾,成为身心阳光的青年。最后,应该增强学校社团活动的实效性,多开展一些广受学生欢迎的社团活动,以此来达到增强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目的。
(二)社会方面
第一,应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面对多元化的价值选择与各种不良思想的诱惑,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念,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在全社会倡导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营造互助、友善、宽容、和谐的良好社会环境,这无疑对学生的人际交往、成长成才是有利的。其次,应该改变“唯学历论”的片面人才评价标准,使社会、学校和家庭不单只是重视学生课本知识的学习,而且还要重视其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促使其成为高素质有能力的人才。
(三)家庭方面
首先,家长应该意识到培养孩子社交能力的重要性。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交能力,不仅是孩子智力发展、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孩子未来人生走向成功的需要,对此家长千万不可轻视。其次,父母应该注意与他人交往时的言行,因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就是他的父母,孩子会自然以父母为榜样,所以父母的言行举止关系到孩子日后的成长。最后,家长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并且教给孩子一些正确的社交方法,鼓励孩子走出家门、走出学校与他人多交往,也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些交往的机会,比如邀请朋友来家做客,或带着孩子出去走亲访友、参加聚会等。总之,只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相信长此以往会有成效。
(四)学生自身方面
首先,大学生应该真正认识到社交的重要性,利用一切机会进行锻炼,通过发传单、兼职、假期社会实践等活动,接触更多的人与事,扩大自己的交际面。同时,在与人相处时要真诚相待、以礼相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才能使自己成为善交往受欢迎的人。其次,对于部分沉迷于网络交往脱离现实的同学,应该学会如何妥善处理传统与现代社交的关系。传统社交方式的特点是真实,而网络社交方式的特点是方便快捷且范围广阔。大学生应学会利用这两者的关系来培养自己的人际关系。而针对那些仍旧沉迷于网络社交的大学生,我们应及时与其沟通,纠正他们的社交观,宣传现实社交的可靠性,促使其成为一个完整和完善的人。
[参考文献]
[1]王琼.当前大学生社会交往问题及优化途径探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23(4).
[2]谢新洲,徐金灿等.“身体缺席”催生人际交往新变革[N].光明日报,2010-07-08.
[3]刘小溪.大学生社交礼仪教育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9,(4).
[4]李亚宏,张素桥.河北省贫困大学生社交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9(3).
[5]朱敏芳,何君丽.职校生社会交往的主要特点、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2008,(10).
[6]刘娅凤.大学生礼仪教育内涵厘定[J].文教资料,2011,(8).
[7]冯柏燕.大学生社交路在何方[J].国际英才,2011,(5).
[8]李荔.论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交的影响[J].赤峰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32(12).
[责任编辑: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