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2014-09-01 11:40李强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德育教育渗透小学数学

李强

摘要:新课程突出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强调了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技能转变为体现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面和世界观,从而树立远大理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使其水乳交融,自然生长,这是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

关键词:小学数学;渗透;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044-01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不只是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和发展智力,还要体现新课改的理念,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概括、判断、推理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要的是要结合学科特点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把德育教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使德育教育落到实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数学中的德育因素虽然没有像语文、品德与社会等学科那么多,那么明显,但只要教师有强烈的教书育人意识,同样能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在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的同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呢?

一、挖掘教学内容,有效渗透德育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用数学史上的光辉成就作为课堂的素材,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数学家的重大贡献,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祖先以高度智慧所创造的价值,进而增强学生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例如,在学习圆周率π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把π值发现的历史过程讲给学生听,告诉学生我国在公元前100多年的《周髀算经》里就记载着“周三经一”,南北朝的祖冲之已经精确地计算出圆周率π的值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这是世界上最早精确地推导出π的7位小数,比欧洲人早了一千多年。通过生动的故事,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鼓舞学生不断探索、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再如,从1963年起,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开始论证哥德巴赫猜想。他经过艰辛的努力,于1973年证明了一个充分大的偶数可表示成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把哥德巴赫猜想的理论证明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取得了在世界上领先的可喜成果。陈景润的研究成果,在世界数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并被外国数学家赞誉为“陈氏定理”。这些光辉的中国数学史,以及为数学献身的数学家的故事,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励学生学好数学,勇攀数学科学高峰的信心和决心。

二、优化教学过程,有效渗透德育教育

课堂是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场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合作式学习,自我探索式学习等。在教学中,可根据每一部分知识的特点,灵活的选择学习方式。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对某一个问题展开论证,经过激烈的讨论、研究,得出结论,让学生体会到与人合作的乐趣。此外,课堂上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也很重要,如养成学会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积极回答问题的习惯,善于发表个人见解的习惯,从而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树立自信心的良好品格。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计算仔细、书写工整以及自觉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该体现在对后进生的帮助上,从让他们回答最简单的问题入手,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捕捉他们身上每一个细微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和鼓励。发动成绩优秀的学生帮助他们,让他们在集体的温暖中感到自己并不孤独。同时也让孩子们感受到集体的凝聚力。我们只有从小培养学生好习惯,才能为学生掌握好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培养学生成为科学家,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三、创造教学情境,有效渗透德育教育

良好的教学情境,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醒学生的思维,激励学生的求学信心,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该注意到德育教育方面的信息,应与本课堂的教学内容有关,而不要东拉西扯,故弄玄虚,用来哗众取宠。如在教圆时,讲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推算圆周率,居世界之首。使学生懂得我国不但古老文明,我国人民也富有聪明才智。在原始落后的时代,便有如此伟大的科学家,而今科学这样高度发达,我们若不努力学习,只是愧对古人。这样不但把学生引导到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上来,而且学生的注意力也更加集中了。其次,在数学教学中要结合教材内容,及时进行德育教学。就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而论,一般可以从下列五个方面去发掘或设置德育的“渗透点”:题意和数据;概念、法则、定律、公式的成因;插页、插图和统计图表;数学史和数学家的故事。例如:教学珠算时,教师向学生介绍算盘是我国劳动人民一大发明。由于它简单易学,运算方便,不仅通行中国,而且远传至东亚及欧洲各国。结合“十进位值制记数法”的教学,介绍我国在公元前商朝就开始使用了这种先进的记数方法,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这种记数方法的国家。

四、联系生活实际,有效渗透德育教育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选取有关德育信息,及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在教学统计知识时,如调查改革开放前后家庭拥有电视机、电冰箱、摩托车等数量进行教学;或者收集历届奥运会获奖的金、银、铜牌数进行教学。还有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可选取生活中一些好的事例:如做好事、节约用水、用电、改革前后的人均收入等,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这样联系生活实际,选取现实生活中与数学紧密相关的新颖信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听到经济飞速发展的声音,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参考文献:

[1] 宋素霞.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学周刊.2011(07)

[2] 刘玉坤.谈小学数学教学的德育渗透[J].考试周刊.2009(30)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渗透小学数学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