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学生管理中严与爱工作方法的反思

2014-09-01 12:21费煜琦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工作方式学生管理高职教育

费煜琦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管理方式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在管理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将严格管理和对学生的关心结合起来。并且高职院校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结合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管理方式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推进我国高职院校管理体制的逐渐完善。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了“严”与“爱”工作方式的优势和特点,对于高职院校的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职教育;学生管理;工作方式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011-01

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与大学生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和差异,所以在传统的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中,高职院校的教师普遍对学生实施严格的管理方式和管理制度。这种管理方式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的成效,规范高职院校的纪律,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讲,这种方式不利用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压抑学生的个性,加深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误解和矛盾。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将对学生的关爱和管理结合起来,转变传统的管理方式。认识到当前管理工作的不足,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管理,创新管理内容、优化管理队伍。

一、严格管理的观念与方式

在所有的管理活动之中,都离不开严格管理这种管理方式。这是由于,如果管理者管理不严,就会使得整个的队伍和系统呈现松散的态势,使个体失去了组织内的责任感。在高职院校之中,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习习惯不好、学习积极性差、群体意识不强等特点。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要严格地实行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

在进行严格管理的时候,教师要制定正确的、科学的管理规范,并且使学生明确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培养学生自觉地遵守学校的制度,不断提高学生的守纪意识。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共同来制定班级内部的公约,鼓励大家一同来遵守。在制定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公约要尽量制定得细致、具体,不能显得十分的空洞。这样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守纪意识,也同样不利于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同时,在公约之中还要包含有关奖惩的内容。使得学生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事以及做什么事会受处罚,这样就会使学生自觉地遵守规范。

二、热情关心的观念与方式

在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管理时,教师还要充分地体现奉献的精神。教育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教师对学生的真心付出进一步地升华了教育事业。这就要求教师在管理中将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体贴学生的难处、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与学生像朋友一样,平等地交流,逐步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仔细留意学生的心理活动,定期地与一些学生进行谈心,了解他们的想法。当有学生遇到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时,教师要积极地予以疏导和解决,而不能置之不理。

教师要想真正地做到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体谅学生,就需要掌握正确的管理方式。首先就是就是要充分地了解学生的性格、心理。要在客观的、全面的的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管理。这样可以有效地提升管理的水平,丰富管理的形式。

三、如何做好“严”与“爱”

通过哲学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理论我们知道,任何的事物都具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正如在高职院校的管理工作中,“严”与“爱”就是两个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方面。所以,高职院校的教师要采取正确的管理方式,将严格管理和关爱学生相结合。在进行严格管理时也需要包含爱的成分,在对学生进行关爱时也要贯彻严格的规章。努力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将二者相互渗透,互相转化,使二者相辅相成。同时,教师要将严格和关爱统一起来,使二者在相互制约的基础上相互促进,全面提升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教师进行严格管理时要将关爱学生作为目标,而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也是关心学生的一种体现。

如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严格和关爱相结合,是值得每一个教师思考的问题。教师在牢记自己的责任的同时,又要在工作中尽到应尽的义务。本着对学生负责的工作态度,对学生加以关爱,不能辜负家长和同学的期望。教师还要不断地通过学习来完善自身,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技能,从而不断推动我国高职院校管理制度的逐渐完善,使得管理更加人性化、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

综上所述,加强对于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大学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人才资源,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教师只有将“严”与“爱”的工作方式相结合,才能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在当前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高职教育工作也日渐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虽然,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管理工作取得了一些优秀的成果,但是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新问题和新形势。这就需要高职院校的管理人员转变管理观念,全面提升管理的质量,推动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有效地解决当前管理中存在的弊端和问题。确保高职院校的正常运行,使高职院校的管理工作更符合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实现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促进高职院校教学计划的达成和教学体制的优化。

参考文献:

[1] 覃干超.高校学生管理民主化法治化与和谐大学之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01).

[2] 刘五云、刘旺生.探索以校园文化为核心的高职和谐校园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8(03).

[3] 曾琦斐.论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中同职业技术教育,2008(09).

[4] 沈剑.大众化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体制改革[J].继续教育研究,2009(06).

endprint

猜你喜欢
工作方式学生管理高职教育
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工作方式的探讨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