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蓓,邵瑜,王爱红
(1.南京中医药大学 翰林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2.江苏省中医院 南院ICU,江苏 南京 210029;3.南京中医药大学 护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医学院校本科大学生的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王蓓1,邵瑜2,王爱红3
(1.南京中医药大学 翰林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2.江苏省中医院 南院ICU,江苏 南京 210029;3.南京中医药大学 护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目的探讨医学院校本科大学生的亚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12月,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亚健康状态评价标准问卷(suboptimal health status questionnaire-25,SHSQ-25)对南京中医药大学320名本科大学生进行调查,并分析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本科大学生亚健康发生率为24.92%,临界状态者(25≤评分<35分)占32.36%。大学生亚健康影响因素有性别(P=0.012),入睡时间(P=0.016)和压力(P<0.01)。结论医学院校本科大学生亚健康发生率低于国内其他报道,但本科大学生的健康状况仍应该引起重视,学校管理者应根据亚健康发生的影响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亚健康;生活习惯;大学生;影响因素
[Nurs J Chin PLA,2014,31(1):25-28]
亚健康是WHO提出的一组介于健康和疾病的边缘状态,也称第三状态、灰色状态、病前状态、亚临床期,是人们在身心情感方面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低质量健康状态和体验[1]。大学生是掌握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和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随着亚健康对身心健康的危害性逐渐加重,大学生“亚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关于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研究日益增多,但亚健康与生活习惯的相关性研究较少。本研究以亚健康状态评价标准问卷(suboptimal health status questionnaire-25,SHSQ-25)为研究工具,研究大学生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指导大学生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科学的依据,以降低大学生亚健康的发生率。
1.1 研究对象 2011年12月,便利抽样法选取某医学院药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等9个学院在校本科大学生320名为调查对象,年龄19~24岁,平均(21±2.5)岁。排除标准:(1)患有心脑血管、肝脏、肾脏、代谢性疾病以及肿瘤等器质性疾病;(2)患非器质性疾病但需用药维持者;(3)近1~3个月内有外伤和急性病史。所有受调查者均知悉本研究目的,并自愿参与本研究。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一般情况调查表。该问卷为研究者在查阅相关资料后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及意见自行设计制定,包括性别、年级、专业、饮食、休息、运动及压力等。(2)SHSQ-25问卷是由闰宇翔等[2]根据亚洲人特质编制的亚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包括疲劳症状、心脑血管症状、消化道症状、免疫力症状和精神症状等5个维度共25个条目,问卷的总体Chronbach α系数为0.92。问卷每个条目包括5个选项,分别按0~4分依次赋值。最低0分,表示健康状况最好;最高100分,表示健康状况最差;≥35分可以评定为亚健康。
1.2.2 研究方法 统一培训研究员,由研究员发放问卷,指导填写问卷方法及告知所需时间。当场填写并回收问卷。共发放问卷320份,收回32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309份,有效回收率为96.56%。
2.1 受调查者的一般资料 309名调查对象中,男63名,占20.38%;女246名,占79.61%。医学生162名,占52.43%;非医学生147名,占47.57%。一年级学生34名,占11.01%;二年级学生73名,占23.62%;三年级学生100名,占32.36%;四年级学生102名,占33.01%。
2.2 受调查者的健康状况 本科大学生SHSQ-25问卷评分≥35分者占24.92%;临界状态者(25≤评分<35分)占32.36%。SHSQ-25问卷5个维度的评分情况见表1。本研究将疲劳症状及精神症状条目中选择≥2分的受调查者视为有该类症状,具体情况见表2。
2.3 受调查者健康状况的单因素的分析 本科大学生亚健康的影响因素有性别(P=0.012)、入睡时间(P=0.016)和压力(P<0.01),具体情况见表3。
表1 受调查者SHSQ-25问卷5个维度的评分情况(n=309)
表2 受调查者疲劳症状及精神状况(N=309)
表3 受调查者健康状况的单因素分析
续 表:
项 目 评分( x±s,分)t或FP入睡时间 22:00之前(n=5)22.20±1.5982.0040.016 22:00-22:59(n=83)25.17±2.563 23:00-24:00(n=188)26.61±1.788 0.00之后(n=33)34.73±2.365睡眠质量 <5h(n=2)23.50±1.8230.3720.778 5-6h(n=21)19.14±2.301 >6-8h(n=244)27.34±1.741 >8h(n=42)26.07±1.559运动时间 不做运动(n=110)28.38±1.6380.2170.636 <30min(n=160)27.50±2.149 30~60min(n=34)22.85±1.652 >1h(n=5)23.40±1.529压力状况 没有(n=20)14.80±2.5663.012<0.01 偶尔(n=194)25.20±1.969 经常(n=78)33.27±2.359 一直处于压力下(n=17)43.47±2.463
亚健康状态在我国人群中普遍存在,且亚健康状态通常发生在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的中年人群中。近几年,有研究[3]表明,亚健康状态的主体人群开始向低龄化发展。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3个方面的改变[4]。亚健康的成因是多方面而复杂的,如激烈的社会竞争、工作压力、复杂的人际关系、环境的恶化、不良的生活习惯等。
3.1 医学院校大学生存在亚健康问题 本研究显示,24.92%的本科大学生存在亚健康问题,低于国内其他报道[5]。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为疲劳症状和精神症状,这与国内其他报道基本一致[6-8],其中疲劳症状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40.45%)和注意力不集中(48.54%);精神症状主要表现为眼睛酸胀(51.46%)和肩、颈或腰部酸痛(51.32%)。
3.2 大学生亚健康的影响因素
3.2.1 性别 该校男女生亚健康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亚健康发生率为28.05%,男生亚健康发生率为12.70%,女生高于男生。从一般情况调查来看,主要有2个方面的原因:(1)饮食结构的差异,女生偏嗜零食,不利于健康,因此纠正不良饮食习惯至关重要;(2)性格的差异,女生常多愁善感、心境多变、敏感多疑,而男生多活泼开朗、独立性强、善于交际。性格上的差异导致其在面对压力时会产生不同的应对方式。
3.2.2 入睡时间 睡眠占人一生的1/3时间。为唤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的认识和睡眠质量的关注,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每个人每天所需的睡眠时间个体差异很大,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老年人每天睡眠5~6 h就够了,而青壮年一般要睡7~9 h,儿童常需12~14 h。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入睡时间越早,其睡眠时间相对较长,其睡眠质量就相对较好。睡眠不足,容易伤肝,会导致肝火过旺。长时间睡眠不足会导致亚健康的发生。本研究数据表明,入睡时间早的大学生,其SHSQ-25评分较低,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3 压力 压力大最容易导致肝损伤,此外还会引起免疫力低下。因此,压力与亚健康的发生有着必然的联系,本研究结果也支持这一观点。没有压力的大学生,其SHSQ-25评分最低,而一直处于压力下的大学生的SHSQ-25评分最高,且不同压力下大学生的SHSQ-25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压力是亚健康的影响因素之一。该校69.26%的学生感觉基本没有什么压力,除了本次调查处于开学期间,同学们普遍比较轻松外,最大的原因是该校对学生心理状况的持续跟踪。在进入大学伊始,学校就对学生进行了全面的心理测试,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纠正错误的心理状态;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中,每个专业都会设置医学心理学的课程;学校团委每年都会针对如何应对心理压力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校对于学生应对压力的教育很重视。此外,学校还重视对于学生精神世界的关怀,能做到思想政治教育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并能紧密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
3.3 针对大学生亚健康状况的建议
3.3.1 培养独特的校园文化 学生通过课堂和实践学习,可增强其健康意识,健康知识也会进一步的丰富,并具备良好自我保健技巧。该校多部门通过举办各种高质量健康讲座来关注学生健康。明显提高了学生参加健康宣教、听取讲座的积极性,这也是该校本科大学生亚健康现状低于国内的报道的原因之一。
3.3.2 合理的作息制度 有研究[9]指出,22:00-23:00是最佳的入睡时间,此时段生理节律下降(血压、脉搏、体温等),若不按时就寝会导致生物节律紊乱。中医也认为,子时(23:00-1:00)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此时人体经气“合阴”,如果处于深睡眠状态,最能养阴。本研究发现,该校89.32%的同学都在24:00之前入睡,这说明大部分同学都做到了子觉养生。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该校的宿舍管理制度:周日至周四23:00断电,周五、周六24:00断电;每天24:00关闭互联网端口,这样的宿舍管理制度规范了学生的就寝时间,为学生能在最佳的时间内入睡发挥了积极作用。
3.3.3 适当的压力 压力是个体对作用于自身的内、外环境刺激做出认知评价后,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及心理紧张性反应状态过程[10]。本次研究表明,该校本科大学生中30.74%的大学生经常或一直处于压力下,低于其他院校(80.3%)[11]。可能原因为调查的时间在开学初期,寒假的修整及较轻松的学习负担使大家的压力有所缓解;同时,该校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十分注重本校同学的心理疏导,设置了心理热线,24 h有专家值班,能够及时准备的解决同学的心理问题。
3.4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群体中只有男女生亚健康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专业和各个年级的大学生亚健康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我们所抽取的样本量不足有关,提示我们在以后的研究中应扩大样本量。本次研究工具中除了 SHSQ-25,还有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全面性、深入性,这提示我们在研究中应该进一步完善调查问卷。
[1] 赵瑞芹,冯敬.国内外亚健康问题的研究进展及对比分析[J].国外医学情报,2002,23(3):14-17.
[2] Yan Y X,Liu Y Q,Li M,et al.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a questionnaire for measuring suboptimal health status in urban Chinese[J].J Epidemiol,2009,19(6):333-341.
[3] 李军,欧阳铁.大学生亚健康状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南华大学为例[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5):88-90.
[4] 闫宇翔,王嵬.亚健康状态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9):1037-1038.
[5] 范存欣,马绍斌,王惠苏,等.广州大学生亚健康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5,21(4):390-391.
[6] 黄丽玲.大学生"亚健康"状况相关因素分析与对策[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2,19(7):43-44.
[7] 李勇杰,苟定邦,严欣.我国七所重点高校学生亚健康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29(4):334-337.
[8] 马冠生,崔朝辉,胡小琪,等.中国居民的睡眠时间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6,14(2):68-71.
[9] 宋为民.睡出健康睡掉疾病[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52-56.
[10]刘日红,郭爱敏.ICU 护士工作压力与亚健康状况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上旬版,2006,20(3):601-603.
[11]朱毅,岳雨珊.大学生亚健康状态与压力的相关分析[J].中国康复,2010,25(6):462-463.
(本文编辑:郁晓路)
SuboptimalHealthStatusandItsInfluencingFactorsforUndergraduateStudentsinMedicalUniversity
Wang Bei1,Shao Yu2,Wang Aihong3
(1.Hanlin College,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cine Taizhou 225300,Jiangsu Province,China; 2.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anjing 210029,Jiangsu Province,China;3.Nursing College,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anjing 210046,Jiangsu Province,China)
author:Wang Aihong,E-mail:594693562@qq.com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urrent suboptimal health situatio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medical university,so as to provide basic information to increase the health level of university students.MethodsA total of 320 undergraduates from university of medicine were investigated by general condition chart and suboptimal health status questionnaire-25 (SHSQ-25) to analyze the suboptimal health situatio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ResultsThe incidence of suboptimal health was 24.92% among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nd scores ranged between 25 and 35 accounted for 32.36%.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uboptimal health were gender(P=0.012),time used to fall asleep(P=0.016),and stress (P<0.01).ConclusionThe incidence of suboptimal health was lower than other reports.However,the halth situation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and management should take pertinence action to solve the problem based on influencing factors.
suboptimal health situation;daily life custom; university students;influencing factors
2013-04-13 【
】 2013-09-20
王蓓,本科在读
王爱红:594693562@qq.com
10.3969/j.issn.1008-9993.2014.01.007
R197.323
A
1008-9993(2014)01-0025-04